有一次,雍正做皇子的时候,微服私访到杭州,看到一个书生在湖边卖字,笔法甚是了得。

百年战争录 2025-04-07 11:00:39

有一次,雍正做皇子的时候,微服私访到杭州,看到一个书生在湖边卖字,笔法甚是了得。雍正让书生写副对联,书生竟把其中“秋”字的禾写在了右边。雍正指出错误,书生拿出一册名帖让雍正看,并说这不是错误。 那时候的雍正,还是四阿哥胤禛,没有繁忙的政务压身,隔三差五就能去民间游山玩水。 当时胤禛跟三五好友,在西湖上泛舟,下船后出了涌金门就偶遇了一个卖字的书生,此人虽然衣着朴素,却是器宇轩昂,有股书生意气。 胤禛在旁边观望了好一阵子,笑着说:“你给我写副对联吧。” 书生笔走龙蛇,不一会儿就以“秋”为题,写好了一副对子。胤禛端详起来,不论是文笔还是书法,都有几分功夫。 胤禛指着其中的“秋”字问道:“这个‘秋’是不是写错了,禾火为秋,火应该在右,禾应该在左,可你却把它们的顺序写反了。” 书生淡然一笑,没有答话,转身往后面取出了一本名帖,让胤禛自己对照,胤禛一看,果然有“火禾”秋这种写法。 胤禛不好意思地说:“先生,是在下孤陋寡闻了。” 又问道:“既然你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当考个功名,效力朝廷才是。在这里卖字,真是大材小用了。” 听罢,书生长叹一口气:“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若是有机会,谁不想入朝为官呢?可我家里穷,又没什么本事,连老婆孩子都养活不了,如何去读书,参加科考。能养家糊口,我就很欣慰了,怎敢去奢求大富大贵。” 胤禛点点头,直接给了书生一个钱布袋,书生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明晃晃的金子。 书生赶忙跪下:“老爷,无功不受禄,如此恩德,我怎能接受。” 胤禛摆摆手:“无妨。无妨。若你真能博个功名,到时候不要忘了我便是。” 说完,胤禛转身离开,留下书生一人在原地错愕。 书生果然是学习的材料,回家以后发奋图强,果然考得功名,入了翰林。 胤禛登基后,改年号为雍正。某一天,他在翻阅翰林院的花名册,看见了书生的名字,于是把他叫来皇宫当面答对。 胤禛认出了书生,书生却没认出贵人。 书生见到胤禛时,他正在磨墨写字。胤禛写了一个“和”字,有意将口写在了左边。 书生看罢,诚惶诚恐的说:“陛下,请恕臣无礼。这个和,您写错了。” 胤禛听完,笑笑不说话,于是让书生离开了。 转天,胤禛派书生回浙江,去找浙江巡抚。 巡抚拿出了胤禛颁布的诏书,诏命称:“此书生应在涌金门继续卖字,三年后方可继续供职。” 书生这才明白,当今圣上就是当年资助自己的贵人。 胤禛微服私访时,不但有趣事,有时也有危险。 当年,他接受康熙诏命去江南赈灾,返程的路上为了避免是非,换上普通衣服,身边只带着十三阿哥、李卫还有年羹尧和几个随从。 夜晚,胤禛一行入宿江夏镇张五哥家中。江夏镇的胡教头,见胤禛一行穿着不凡,就动了歪心思,准备劫掠一番。 不过,老十三和年羹尧都是有功夫的高手,收拾几个土匪恶霸还是不在话下。年羹尧三下五除二击溃了那群人,并准备一刀杀死胡教头。 准备动手之际,江夏镇的庄主刘八女赶了过来。刘八女是江夏镇的土皇帝,他跟朝廷大员任伯安是儿女亲家,也跟九阿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刘八女的手下,将胤禛他们团团围住,胤禛丝毫不惧:“我知道,你很想知道我是谁,但是我的名字你不配问。现在我要告诉你,你的江夏镇再厉害,也是我大清的天下,你要遵循我大清的王法,不要鱼肉乡邻。” 刘八女意识到来者不善,但他不会轻易低头,虽然没有羁押胤禛一行,却也把他们赶出了江夏镇。 刘八女高居城楼之上,用扇子指划着城下的胤禛和十三阿哥:“我不管你们是谁,要想从我这个江夏镇过去,都给给我乖乖下马。” 说罢,刘八女让人揭下康熙赐的匾额--礼仪德化。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胤禛只好带着十三阿哥下马通行。 胤禛一行只得下马通过,脸上露出了杀气,十三阿哥羞愤不已,指着江夏镇怒骂:“我从小到大,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胤禛虽然没有说话,可已经想好了复仇的策略。 不久后,胤禛直接派年羹尧率人血洗江夏镇,3000余人,一个不留。      

0 阅读:77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