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省委副书记的家中突遭偷窃,扒手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最终扬长而去,而堂堂省委副书记家中遭遇盗窃,警方当即展开抓捕,可是谁知当小偷被抓获后,结果却令众人感到意外。 1990年秋天,湖南省委副书记家中突遭小偷光顾,屋子被翻得底朝天,所有人都以为会丢点大件值钱货。可警方抓到小偷后,他却交代只拿了4000元公款和两包香烟就跑了。一个省委副书记,家里咋会穷成这样? 1990年,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家里出了件怪事——被小偷翻了个遍。这事在当时传得挺火,小偷溜进他家,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结果就带走4000元公款和两包香烟。警方接到报案后动作很快,没两天就在城郊把人抓住了。可审讯时,小偷一开口,大家都愣了:他说翻遍了屋子,除了那点钱和烟,啥值钱玩意儿都没找着,柜子里就几件旧衣服,抽屉里除了文件啥也没有。一个省委副书记,家里咋能寒酸到这地步?连小偷都失望得不行,这事儿一传开,街坊邻居都炸了锅。 郑培民这人,出身可不富裕。他1946年出生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村,黄土高原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地方。家里祖祖辈辈种地,住的是土窑洞,屋里就一张破木桌、几把晃悠悠的凳子,连个像样的锅都凑合着用。他小时候跟着爹妈下地干活,日子紧巴巴,但父母硬是咬牙供他读书。村里小学离家五公里,土路坑坑洼洼,冬天冷得脚趾头都冻麻,他穿着打补丁的布鞋还得走。后来靠着一股倔劲,他考上县城中学,再到西北工业大学,学的是航海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 大学那会儿,他也没啥讲究,穿件旧棉袄,捧着书本死啃,食堂里吃点粗粮就对付过去。毕业后当了工程师,1973年入了党,开始干公共事业。他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跑过内蒙古、青海、云南,不管当多大官,生活习惯一点没变。到了湖南做省委副书记,还是那老样子,家里饭桌上就青菜豆腐,衣服破了补补接着穿,骑辆破自行车上下班,连车铃都不响了。 那次盗窃案就发生在1990年秋天。小偷撬开窗户溜进去,把屋子翻得像遭了台风。结果呢,4000元公款是女儿单位采购用的钱,两包香烟还是朋友送的,除了这些,啥也没捞着。警方查案效率高,第二天就抓到人。那小偷是个瘦小的年轻人,说自己翻遍了屋子,愣是没找到啥值钱货,只能拿点现金和烟跑路。这结果一出来,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省委副书记家里咋能穷得连小偷都看不上眼? 这事儿传出去,有人笑话:“这日子过得比我还抠门!”也有人感慨,郑培民平时骑个破车,家里连个家电都没有,真是少见得很。案子破了,他也没多在意,照旧早起上班,中午在食堂吃青菜馒头,跟同事聊工作,跟普通人没啥两样。街坊邻居提起这事都乐,说他家被偷还成了段子,真是活久见。 郑培民这人,工作上可一点不含糊。1988年当上省委副书记后,他老往乡下跑,看看修水渠、铺路的事儿咋样了。坐着绿皮吉普车,颠得屁股疼,也要去村里转转。他推了不少惠民项目,修桥铺路、建学校,忙得脚不沾地。公款他一分不乱花,自己却从不讲究啥享受。办公室里就一摞文件、一支旧钢笔,家里也简单得不行,连小偷都嫌弃。 2002年,郑培民因病去世,才56岁。他走的时候,单位里花圈摆了一院子,悼念的人挤不下了。消息传开,大家伙儿都说可惜,街头巷尾都在聊他的事儿。他的清廉故事后来成了典型,有人提起他办公桌上的老花镜和笔记本,说这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这桩盗窃案,乍看是小偷失手,其实倒把郑培民的为人照得清清楚楚。他当官几十年,家里没攒下啥值钱东西,反倒是小偷翻了个空,成了笑谈。一个省委副书记,活得这么朴素,不是装出来的,而是骨子里的习惯。他小时候家里穷,靠读书翻身,后来当了官也没忘本。老百姓提起他,都说这人实在,为人低调,干事靠谱。 放到现在看,郑培民这种人真不多见。当官的,能几十年如一日过得这么清贫,还一心扑在工作上,挺让人佩服。他不光是小偷眼里的“穷光蛋”,更是老百姓眼里的好官。那4000元公款和两包烟,反倒成了他清廉的证据。小偷失望了,可大家伙儿却记住了一个不一样的省委副书记。 他走了十几年,他的故事还没被忘。有人说,他那破自行车和旧衣服,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用行动告诉大家,当官不一定非得阔气,过得简单点,心思放正点,老百姓自然看得见。
北京,副区长欲乘坐飞机,结果在通过安检时,被安检人员发现袜子里放了个打火机。副区
【543评论】【3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