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医生王延涛趁妻子不在,偷偷服下有毒的曼陀罗花。随后,王延涛重度昏迷9

红尘漫步人生 2025-04-07 18:39:44

1970年,医生王延涛趁妻子不在,偷偷服下有毒的曼陀罗花。随后,王延涛重度昏迷9小时,同事们想尽了办法抢救。谁料,妻子得知后却说:“这是他该做的!我为他骄傲!” 上世纪五十年代,刚从大学毕业的王延涛怀着对医学的满腔热爱投入到了医生的岗位上,并选择去了当时医疗资源不足的徐州一家医院。 因为王延涛大学学的是麻醉方向,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麻醉技术还很熟练,于是王延涛便一直任职于麻醉工作。 在医院工作期间,王延涛凭借精湛的麻醉技术深受院领导重视,王延涛的麻醉技术不仅在一次次手术中成功应用,他还很乐意分享指导大家自己的经验,使得当时他所在的医院整个麻醉业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而王延涛也并没有因为有了好工作就停止了学习的步伐,他将自己在临床中的经验总结下来,不断深耕麻醉业务。 时间来到1960年,当时中国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物是乙醚,但此时全国的医疗条件还没那么发达,而且受各方面的影响,后来用于制作乙醚的物资缺乏,而且对人体也有很多副作用,所以不得不停止生产。 但是,药物虽然停产了,但是治病救人却不能停下。当时乙醚短缺之后,很多手术都无法按照计划进行,更何况是要进行全麻的病人。 没了麻醉药物不能及时进行手术,不仅对病人来说是很大的折磨,面对病人和家属的乞求当时的很多医生也很着急。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此时的王延涛作为麻醉医师纵使有着精湛的麻醉技术,但没了麻醉药品也难以开展工作。 面对这样贫困的医疗条件,王延涛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研制出更好的麻醉药品”,此后王延涛便全身心投入到寻找更安全的可以应用到麻醉中的药品。 然而在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王延涛始终没找到让他觉得合适的药品。直到有一天,王延涛突然想到既然现代没有合适的麻醉药品,那么古代大家是如何进行麻醉的呢? 华佗可是有名的医学家,还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所以王延涛便开始查阅古书,想要从中借鉴。 于是,王延涛便根据书中记载找来了洋金花和闹羊花,而洋金花也就是曼陀罗花,但两种都含有剧毒。至于哪一种能应用到临床中,谁也不好做出判断。 于是王延涛便对这两种药品都进行了实验,但用作动物身上和用作人身上毕竟反应不一样。为了找到更合适的一种,王延涛便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对象,并按照剂量喝了下去。 然而服用洋金花之后的王延涛很快便失去了意识且长达9个小时,在此期间外界对他的一切行为,他都察觉不到。 后来在更严格的实验和改良下,洋金花被应用到麻醉中,为此后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王延涛作为医疗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也深深被大家铭记。 参考资料:

0 阅读:79
红尘漫步人生

红尘漫步人生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