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74年兵马俑出土时的情形。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遭遇干旱,村民杨志发、杨全义等人在骊山北麓的荒滩上挖井抗旱。当挖到约4米深时,锄头突然碰到硬物,随后发现了大量破碎的陶片、青铜箭头和陶制人头。 随后,陕西省成立考古队,清理出长230米、宽62米的一号坑,发现数千件陶俑、战车和青铜兵器。陶俑最初色彩鲜艳(朱红、紫蓝、粉绿等),但因当时保护技术有限,颜料接触空气后迅速氧化脱落,仅少数残片得以保存色彩(如二号坑的绿脸俑)。 陶俑身高1.8米左右,面容各异,甲胄、发髻、鞋履等细节高度写实,甚至鞋底针脚都清晰可见。兵器如青铜剑历经2000年仍锋利如新,表面铬盐氧化层技术令专家惊叹。
这是1974年兵马俑出土时的情形。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遭遇干
世界通
2025-04-07 21:26: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