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三个武安君,个个都是牛人,却又下场十分悲惨、不得善终

一壶清茗品春秋呀 2024-12-31 09:28:55
武安君 苏秦

苏秦是著名的纵横家,被赵国封为武安君,出使山东六国,仅凭着口舌之利,被,被任“纵约长“,腰佩六国相印,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苏秦的成就是显著的,但他的合纵却是失败的。

山东六国相互之间实力大小不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他们利益不同,最关键在战国大争之世,都想着算计别人壮大自己,根本就没打算相互和平相处。

在苏秦被迫离开支持自己的赵国,六国合纵就解散了。

苏秦来到燕国,在燕国期间,苏秦与太后私通。燕王知道了这件事,反而更厚待苏秦,苏秦害怕逃到齐国。

虽然史书上记载,苏秦因为害怕逃到齐国,但更多应该是对燕王内疚,才逃到齐国并一直为燕国做间谍。

在齐国,苏秦很受齐王重用,他让齐王大兴土木,以达到削弱齐国国力的目的。但苏秦受宠,也遭到齐国大夫们的记恨,他们派人将其暗杀。临死前,苏秦让齐王下令将其车裂,并对外宣称因为齐国发现自己为间谍才被车裂,并要对杀手重赏。命令一出,不久两人前来讨赏,审问之下果然是杀害苏秦的杀手。

苏秦死后复仇手段确实十分厉害,也只有他早些时候吴起有此智慧。

武安君 白起

白起是大名鼎鼎的杀神白起。根据《史记》记载,白起率领秦军将士,斩杀六国将士有一百多万,为秦国夺取了七十多座城。

在白起为秦国夺得楚国都城郢后,被秦国封为武安君。

白起一生打得硬仗无数,最为人称道、也最为人诟病的就是长平之战,白起娴熟的运用自己高超的指挥艺术,一举包围并迫使四十万赵军投降,之后又展示其极其残忍一面,下令将四十万赵军坑少,仅放回二百多名老弱士卒。

长平之战是白起一生军事生涯的顶点,但“水满则溢、月盈则缺”。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想一举灭赵,但丞相范雎嫉妒白起战功,向秦王进谗言,下令白起班师回国休整,以致秦国丧失绝佳的灭赵时机,此举也令白起十分不满。

返秦后,白起便称病不朝。后来,秦国再次伐赵,大军围困邯郸三年没有战果,秦王想要白起再次统兵灭赵,但白起认为灭赵时机已经失去,拒绝率军出征。

秦王大怒,先是将白起流放,不久又在流放路上将其赐死。

取得长平之战胜利,白起已经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不可避免的功高盖主。君主一旦感觉他无法控制,就会毫不吝啬地将其出去,这不仅是白起的悲剧,也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武将的悲剧。

武安君 李牧

李牧是战国末期的赵国李牧。李牧可以说是战国末期,山东六国唯一能抗衡秦国的名将。

经过长平之战、邯郸之战,赵国元气大伤,赵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赵王迁二年,秦将桓齮率军进攻赵国,斩杀十万赵军,再次给赵国以重创。赵王急命李牧从赵国北部边境返回,抗击秦军。李牧大败桓齮,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两年后,秦国再次派兵进攻赵国,李牧在番吾大败秦军。此战,为赵国赢得喘息的机会,三年内秦国没有再次攻赵。

赵王迁七年,秦国灭韩后,命王翦、杨端和率军攻赵。即使如名将王翦也无法击败李牧,双方相持一年多,秦军也没有进展。王翦只得使用反间计,一方面停止进攻,与李牧和谈;一方面派人去邯郸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散布谣言,称李牧私自与秦讲和,已经约定好了破赵的日期。

赵王听信谗言,就命赵葱为大将军,接替李牧指挥。李牧拒不受命,赵王就派人暗中将其逮捕并杀死。

李牧死后仅三个月,赵国灭亡。

李牧之死无疑是赵国自毁长城的行为,但其实纵观李牧一生,其实从未被赵王信任过。

虽然李牧在防守赵国边境,击败匈奴、燕国,防守边境战功卓著,但赵王宁愿重用70多岁的老将庞煖,重用名不见经传的扈辄,也不重用李牧,直到扈辄把赵国最后那点家底败完了,赵王才想起李牧,让他做大将军。

或许赵国上层对当年李牧先祖李兑,饿死赵武灵王,专擅赵国大权这段时光,还未忘怀。虽然过去六七十年,仍然对李家在心理上有所提防,不愿对李牧重用。

为什么王翦的反间计轻而易举,就蒙蔽了赵王,李牧抗命,赵王就派人暗中将其捕杀,还是因为从心里赵王就不信任李牧。

李牧的悲剧就在于忠而见疑。

1 阅读: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