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主(1545年–1787年),也常被称作“郑朝”,是越南南北朝(1533年-1592年)及郑阮纷争期间四大政体之一,由郑氏家族牢牢把控,历经十三代领袖的辉煌岁月。郑氏家族因在后黎朝反莫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地位逐渐超越后黎朝皇帝。
郑氏家族的第一代首领郑检,自称是后黎朝开国功臣郑可的后裔。莫登庸篡夺后黎朝皇位后,阮淦于1532年拥立黎维宁登基。郑检作为阮淦的心腹大将,因参与反莫战争,功勋卓著,成为后黎朝的重臣。
阮淦逝世后,郑检驱逐了阮淦之子阮潢,独自掌控朝政大权。阮潢则退守南方,成为世袭的阮主。
随后,郑氏家族世袭执掌后黎朝朝政,1592年在夺取升龙、诛杀莫英祖莫茂洽的战役后,郑氏家族的权势更是如日中天,完全凌驾于后黎朝皇帝之上。
1677年,郑柞攻灭高平莫氏政权后,开创了“入朝不拜、书奏不具名”的先例,并在黎帝的御座左侧设置了郑主的座椅,后黎朝皇帝至此彻底沦为傀儡。
在郑氏掌权期间,皇室被称为“朝廷”,而郑主的幕府则被称为“府僚”。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事务,皆由府僚全权处理。后黎朝的朝廷徒有虚名,毫无实权,这与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武人政权、日本历史上的幕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许多郑主甚至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随意废立皇帝,诛杀反对自己的后黎朝宗室成员。
自1627年起,郑主与南方的阮主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泥潭。最终,这场战争在1673年以和解收场,双方在清朝的斡旋下达成协议,以江(今越南争江)为界。
郑主占据江北领地,因此在当时越南的正式文件中被称为“北河”、“河北国”或“北河国”;在民间口语中,则被称为“塘外”。而中国人称之为“交趾国”,日本人则称之为“东京国”。
1672年农历六月,当时身处升龙的武公俊趁着黎嘉宗与重臣郑根一同南征阮主之际,逃回宣光发动叛乱,攻掠附近州县。
武公俊后来逃往中国云南,投靠土官侬氏,并自封“小交冈王”。他与莫氏余党勾结,于1685年和1686年煽动当地土著士兵多次劫掠越北边境的宣兴地区。后黎朝虽多次派兵征讨,却始终未能将其彻底消灭。
1689年农历六月,后黎朝将领通过疏通云南官员,云南总督对开化、广南、临安三地进行了清查,将共计一百二十余人移交给越方,武公俊被俘并处死,其党羽也随之解散。
1699年,后黎朝成功平定了侵扰宣光、保乐地区的岑池鳯,当地的动荡局势才逐渐平息。
从17世纪初开始,欧洲葡萄牙、法国等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纷纷来到越南进行传教活动。
传教士们利用罗马字创造了越南国语字,并将其推广使用,这一书写系统日后成为了越南的重要文字。
17世纪下半叶,欧洲天主教徒在㕊宪(即兴安市)、会安等地进行贸易和传教活动,但郑主和阮主都对传教活动持抵制态度。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明清更迭,大量中国移民涌入越南,郑主在其统治地区要求中国移民遵守越南的法律和风俗习惯,不得随意迁徙。
1771年,归仁西山邑的阮岳、阮惠、阮侣兄弟三人发动起义(史称西山起义),沉重打击了阮氏政权。
西山阮氏联合郑主,于1776年攻破富春(即顺化),次年击杀阮氏太上王阮福淳和新政王阮福旸,推翻了阮主政权。1778年,阮侣称帝,阮主势力仅剩阮福映仍在抵抗。
此时,北方的郑主政权也已显露衰败迹象,“将领懈怠,士兵骄横”,阮惠趁机北征郑氏,于1786年击败郑军,郑主郑楷自杀,升龙落入西山阮氏之手。
郑槰继位成为末代郑主,但又与黎闵帝发生内讧,在位仅一年多便仓皇出逃,郑氏政权至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