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照目前的趋势判断,2024年全国生物医药的融资数量和IPO公司均比去年缩减;
• 泰格医药旗下的投资机构表现较为活跃;• 今年有9家医药上市公司投资了创新药企业;• 老牌医药公司正在投资创新药企的方式跨入创新赛道。生物医药行业仍然在寒冬的迷雾中继续前行。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12月11日,中华香港生物科技指数全年下跌逾10%,太平洋的另一边,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全年上涨5.2%。尽管2024还未结束,但照目前的趋势判断,全年国内生物医药融资数量较上一年继续缩减。研发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截止12月11日),国内创新药行业共发生166起融资,2023年全年是244起;仅8家公司实现IPO,2023年全年实现IPO的生物医药公司共13家。可见一级市场投资人依旧信心不足。回顾研发客历年统计的投融资数据,从2022年开始,曾经活跃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多家明星风投机构,逐渐偃旗息鼓。但仍然有一些投资机构继续坚持。明星机构投了哪些公司
红杉中国今年仅有两次投资:一笔是和启明创投、天汇资本共同领投了士泽生物的逾亿元B1轮融资,另一笔则是参与跟投了正序生物的A+轮融资。OrbiMed 和Novo Holdings、F-Prime Capital 共同领投了昂阔生物1亿美元A轮融资,用来推进一款靶向CDH6的ADC产品的临床开发。刚刚经历了管理层变动的启明创投,2024年在生物医药行业共有三次出手,除了士泽生物之外,另两笔领投分别帮助洛启生物完成了2亿元A轮融资,以及天辰生物的近亿元B轮融资。泰格医药旗下的投资机构表现较为活跃,领投了诺灵生物、安龙生物、羿尊生物、百懿生物、英派药业共5家生物医药企业。此外,泰珑投资还参与了天境生物的重组。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箕星药业是今年最大的赢家。由拜耳与RTW分别以3500万美元和1.27亿美元,帮助其完成D轮融资。2019年,RTW孵化创立了箕星药业,通过此轮融资合作,拜耳获得了箕星在心血管和眼科领域产品线商业化权益的优先谈判权。今年以来,箕星的管线进展颇丰。最近,旗下干眼症产品获批在中国上市,并与远大医药达成合作。10月,公司的一款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aficamten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CDE受理。其合作伙伴Cytokinetics也同步向FDA递交了这款产品的新药申请并获受理。此外,治疗老视的产品LNZ100的中国3 期临床试验获得积极顶线数据。单笔融资金额排在第二位的是先声再明,由国投招商(先进制造)领投8亿元,中深新创投资1亿元,杏泽资本、中和资本参与。作为先声药业在肿瘤创新药赛道上的一颗重要棋子,先声再明拥有多条创新管线,并处在临床不同阶段。前不久,先声再明自主研发的Polθ抑制剂SIM0508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普方生物1.12亿美元B轮融资,排在今年单笔融资金额的第三位,领投方为汇桥资本,RA Capital Management、OrbiMed、Surveyor Capitai等参投。普方生物拥有多条ADC产品管线,目前进展最快的Rina-S是一款以叶酸受体α(FRα)为靶点的ADC药物,正在进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2期试验。传统医药上市公司入场
研发客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共有9家医药上市公司投资了创新药企业。除了授权合作之外,老牌医药公司正在以这样的方式跨入创新赛道。(见下表)已经有了先声再明的先声药业,继续在一级市场寻找有潜力的创新者,并在今年领投了安帝康生物,一家专注于呼吸道感染及疼痛领域新药研发公司。目前,先声药业与安帝康合作开发的抗流感创新药玛氘诺沙韦的儿童适应症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实际上,经历了从纽交所退市,再到港股IPO,先声药业已将自己定位成一家新药研发企业,在肿瘤、自免、神经系统领域建立了庞大的管线。而成为思路迪的股东可能是先声最尴尬的一次投资。公司在中期业绩报告中提到,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4.57亿元,同比下降79.9%,其中原因包括持有的3DMedicinesInc.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使得2024年上半年产生的公允价值税前亏损净额约人民币0.48亿元,而去年同期该投资实现税前收益净额约人民币11.34亿元。中国生物制药今年领投了礼新医药C1轮,以1.42亿元获得了礼新医药4.91%的股权,就LM-108在中国内地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另外,中国生物制药有权选择礼新医药在研管线中多个双特异性抗体或ADC创新药物进行合作。礼新医药管线中有多款ADC产品,近两年在授权合作方面收获不小。在获得中国生物医药融资之前,礼新把在研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独家授权给默沙东,其潜在最高交易总额达32.88亿美元(约238亿人民币)。去年5月,礼新已与阿斯利康达成临床前ADC项目LM-305的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潜在最高交易总额高达6亿美元(约43亿元人民币)。今年6月,普乐康医药获得双鹭药业4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据悉,普乐康聚焦于眼科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目前已有两款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分别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及老花眼。曾顶着来那度胺国内首仿光环的双鹭药业,正在经受严酷的集采压力。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5.4亿元,同比下降30.4%,归母净利润为-1674万元,同比下降105.27%。亟待转型的双鹭药业对于创新的策略是采取“VIC模式”即(VC(风险投资)+IP(知识产权)+CRO(研发外包))相结合的新药研发模式。多家药企冲击港交所IPO
尽管港股的流动性一直备受诟病,但是2024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仍有10家生物科技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中不乏多次冲刺二级市场未果的药企,如派格。派格医药的上市道路异常曲折。2021年8月,公司曾提交拟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不过,2022年4月,公司撤回了上述申请。2022年12月,公司与中金公司就A股上市订立辅导协议。但该协议于2024年4月终止。今年11月份,派格生物正式递表冲刺港股上市。从公司的管线来看,派格医药几乎全部押注在GLP-1赛道上。其中,维培那肽注射液位一周一次注射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适应症已在中国递交NDA。同样命运曲折的维昇药业已是第四次申请IPO。公司的核心产品隆培促生长素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MNPA受理、并获美国和欧盟批准。布局GLP-1的银诺医药,也计划在香港上市。据公司招股书披露,其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此外、翰思艾泰、长风药业、上海细胞治疗、泽辉生物、华芢生物等均递表港交所。编辑 | 姚嘉yao.jia@PharmaDJ.com 总第2281期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和每日新闻抢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