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东野便开始着手准备南下作战了。
这时,刘亚楼忽然找到野司,表明自己想担任兵团司令。相较于一直待在后方指挥所,他更喜欢到前线作战。
野司经过商讨后,便同意了他的提议。
随后,领导们便将兵力最强的十四兵团交给了他。可以说,这支强劲的部队就是专门为他配置的。
但可惜的是,十四兵团只成立了四个月便撤销了。而且撤销的原因也是来自刘亚楼。
要知道他此前一直担任参谋工作,因此有人疑惑,难道是他难以胜任军事指挥职位,才造成了这种结果吗?
从后方到前线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老蒋的生力军都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战场上基本不会再出现大规模作战范例。
于是为了更灵活的指挥部队,我军决定对各野战军进行改编。首当其冲的就是兵力过于雄厚的四野。
为什么会说“过于”二字呢?因为当时经过调查后发现,四野麾下各军的装备和兵力都处于超编状态。仅仅一个39军,兵力就超过了七万。
要知道,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很多兵团的总人数都达不到这么多。
于是中央决定,在四野原有的十二、十三兵团基础上,再扩编四个兵团。
但四野考虑到,其他野战军部队最多也就四个兵团。为了和兄弟部队持平,他们也决定只增加两个兵团,分别是十四、十五兵团。
接下来就要考虑该由谁来指挥这些庞大的队伍了。
一般来说,兵团司令的人选,军中都会从部队里的军事主官直接提拔。因为他们对部队比较熟悉,指挥起来也比较方便。
但十四兵团却是个例外,直接从总部“空降”了一个参谋长刘亚楼过来。
这其实是刘亚楼自己主动申请的。原本他在红军时期就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军事指挥员,只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能打仗的机会变得少了。
拿事实来说,他还是更倾向于做一名“武将”的,并且他也有这个能力。这一点,从攻打天津时就能得到佐证。
那时他担任前线的总指挥。中央给野司留出的战斗时间是三天。结果野司将时间缩短到了两天。
刘亚楼收到命令后,直接回复说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他信誓旦旦地保证,三十个小时就能解放全城。
当时谁也不信,毕竟刘亚楼实战的经验比较少。结果,战斗发起后,他率领部队仅用29个小时便拿下了整个城市。
从此,各位首长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后来在部队改编,刘亚楼提出要担任十四兵团司令时,野司也没有顾虑地答应了。
因此,所谓“不能胜任军事指挥员”的这种说法,其实是根本不成立的。
刘亚楼将军不仅有谋略,懂战术,在前线指挥上也是一把好手。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不是他的能力问题,十四兵团又为何会撤销呢?
战斗理想无疾而终因为目睹了刘亚楼高超的军事本领,罗荣桓等首长对他便更加器重了。后来在给他分配兵力时,总部更是不遗余力地给他增装备,添猛将。
那时四野有五个公认的王牌军,分别是38、39、40、41以及43军。
按照常理,要想让各兵团实力相当,战斗力不会相差太远,这些王牌军都会分散到不同的兵团。
但为了给刘亚楼增添战斗力,野司特意将39、41两大王牌军都分到了十四兵团中。
而这区区一个兵团,人数就已经高达十八万。这比一些野战军总人数还要多,可见十四兵团有多么强盛。
不仅如此,各级领导班子也都是将星云集,从这支部队走出的上将有三位,中将更是多达十个。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样雄壮的部队,却没有设参谋长。其实大家一想便能猜到,刘亚楼之前就是野战军的第一参谋,他自己就能同时兼任两份职位了。
就这样,一支从领导机关到装备配置都极其强悍的十四兵团诞生了。
若是刘亚楼能率领这支部队上阵杀敌,相信我军又会多一支威震全国的“雄师”。
但可惜的是,在十四兵团成立后,南下与白崇禧作战时,刘亚楼还没有完成总部的交接工作,于是错过了第一场战斗。
但等他好不容易忙完,赶往兵团任职的途中,突然旧疾复发,只能临时前往苏联疗养了。
刘亚楼一开始并不想到国外,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十四兵团。但毛主席担心他的身体,特意嘱咐他要好好治疗。
就这样,刘亚楼在苏联待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十四兵团在野司的指挥下,打了不少胜仗。
就在刘亚楼康复回国后,毛主席的一纸急电又将他叫了过去。
临危受命原来,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让他担任空军司令,组建我国的第一支空军部队。
其实不止他,四野的萧劲光也被任命为了海军司令。
当时虽然解放战争还没完全结束,但主席已经开始考虑军队的未来发展了。
为了不重蹈百年前的历史,我军必须马上跟上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不管是建设空军还是海军,我军都离不开苏联的帮助。当时有留苏背景,且资历深厚的人少之又少。
刘亚楼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任务来得突然又极为艰巨,中央可以说是“临危任命”。刘亚楼虽然有很多顾虑,却还是决定服从中央的安排。
随后,他还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将十四兵团的指挥部也一起调过来。中央很快就批准了。
领导班子都没有了,那么十四兵团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由此,十四兵团的番号仅在成立四个月后便取消了。
当时刘亚楼要离开四野时,各位首长非常不舍得让他走。这不仅是个人感情上的不舍,更是为了他的将来考虑。
因为凭他的能力,留在战场上一定能屡立奇功,更别提后来很多四野名将都是在朝鲜战场上打出名声的。
在1955年授衔时,刘亚楼只是因为军功不够,最后只得了一个上将。
四野的将士们都为他感到惋惜。因为当初和他一起退出四野的海军司令萧劲光,后来也被评为了大将。
但这也没有办法,毕竟在抗战时期,他一直在苏联学习。相较于其他打了八年抗战的将领,他也就少了一些优势。
不过,他对部队的贡献却是没人能超越的。在他就任空军司令期间,他创办了大量的航空学校,培养了大量的空军干部。
后来,经过他训练的空军部队,还被派到了朝鲜参战,为志愿军取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刘亚楼将军的辛苦付出。
可以说从革命时期开始,他便一直将个人意愿放在最后,总是毫不犹豫地去往组织最需要的地方。
在红军时期,他的军事能力刚崭露头角时,他便被临时派到了红军大学,担任训练部长;抗战开始后,他又被派往了苏联,为将来的全国解放做准备。
而他也从未在意过自己的军衔和职称。
在他心中,只要能为祖国效力,只要国家还有用得到他的地方,他也一定义不容辞,无怨无悔地奔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