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领导和我说:在单位里,能提拔的人都在用这套思维方法

老付杂谈屋 2024-11-15 11:04:21

干成一件事,不在时间长短,而在思维方式。

你好,我是老付。

本文答案不唯一,需要各位读者结合自身处境场景做到更优解,本文仅做单一方向的逻辑分析:

01

记得九月底的一次工作会上,一个棘手的问题难了业务部三个月:每到雨季,偏远山区的货运线路就频频出现延误,导致客户投诉不断。之前也尝试过几种解决方案,但都治标不治本。

刚入职不久,从驻点实习回来的小王突然提了一个方案:

"我们其实不是缺少备用路线,而是缺少提前预警。如果能提前48小时获知天气信息,完全可以调配车队避开恶劣天气。"

领导认为可以尝试一下,将这个事情交给他办。

后面我观察了一下他的做事方法。

他先联系了当地气象部门,和人家负责天气预警的部门领导借由学习交流的名义吃了几次饭,喝了几顿酒,后来看到那个领导见他都是笑眯乐呵的。

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到10月底,当地的气象部门给他额外开了一套天气预警机制,他呢,和领导几次汇报后,获批在重点路段设了一个临时整备点,形成了完整的应急预案。

方案开始执行后,期间确实遇到几次恶劣天气,但是延误率直接降低了80%。

会后,二把手专门把小王叫到办公室。

我正好路过,听到领导说:"小伙子,努力干,我看好你。"

说真的,过去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职场里,真正的高手不是能力有多强,而是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02

之前我还在综合办公室对接业务工作的时候。

业务部每次遇到货损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赔付了事,这种情况也会牵连到我的绩效。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前辈提醒我:"你就不想想,为什么总是这几个路段出问题?"

那时候坐办公室坐傻了,很多事情只看到了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听了这个老前辈的话后,我特地跟我的直管领导请示到驻点去深入调研,经过调查才发现,问题出在装卸环节的交接管理上。

有些装卸工不满意公司的一些福利制度,福利待遇,就暗中做手脚,驻点工作人员基本是和他们打成一片,甚至部分客户也是如此,货损高报,从中拿一些东西。

其实这样的潜规则在很多行业都是存在的,只是这样的行为已经触及到底线了。

而市场部那时候的领导,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解决眼前的问题。

等我将调研结果报给领导后不久,驻点,以及部门的架构都产生了调整。

货损的问题一下就减少了,变得正常了。

所以我之后常观察,高手是怎么去思考问题的?

后来过完年,因为我经常远离办公室深入各个驻点去了解业务,我被调任市场部做部门负责人。

比如去年我谈的一个大宗货运的线路,给了我深刻启发。

这个线路要求跨越三省运输,途经多个管控路段,还必须保证每天固定时间到达。

按照常规思维,第一反应是去调配车辆、规划路线。

但领导教我换个思路:"先别急着干,想清楚什么是完美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客户最关心的是"准时"和"安全"。

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我在此前就已经和这条线路上面的交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基层碰了很多次了,关系一来二去,熟得不能再熟,就跟我聊了各个路段的管控时间的消息。我再根据这些时间节点倒推发车时间。在重点路段都设立了应急联络点,与当地修理厂建立合作,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立即调配支援。

最后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准时问题,连续三个月无一起货损事故,客户主动要求续签了来年的合同。

03

虽然我也并非高手,但我经过多年的职场观察。

总结了高手思考问题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跳出问题看问题。

以前部门里有个快退休的老李,每次开会都最后发言。但每次他的建议都能切中要害。

有次我好奇请教,他说:"遇到问题先别急着想对策,而是要问三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反映了什么?解决它会带来什么连锁反应?还有没有更根本的办法?"

就拿前面说的货运延误来说,与其每次临时应对,不如建立一套预警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第二,反向思维找答案。

最近部门在筹划一个零担的项目,要在三个月内搭建省内快运网络。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扩充运力,但迟迟没有进展。

一天在一个会上,有位老同事点了一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自建网络?能不能整合现有资源?"

这一提醒让我们转变思路,我去研究可行性方案,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后,最终采取直接收购一家当地货运企业,拿现成的路线和县城的客户,在这家货运公司退场前,还约定了3个月的交割周期,老板手把手带着下面过去驻点的兄弟做事,不仅快速搭建了网络,还节省了大量成本。

第三,系统思维解难题。

之前还在综合办公室的时候,年底开总结会评绩效,也涉及来年部门人事变动,那时候零担亏损眼中,涉及多个部门,情况复杂,一直陷入僵局。每个部门都在强调自己的难处,却没人愿意让步。

当时快要调到上级公司的领导跟我说:“小付,要懂得用系统思维梳理各方诉求。”

我列了一张表,把每个部门的核心诉求、资源优势和潜在风险都列了出来,又实际深入到零担项目部去走访基层驻点员工了解实情,和合作的老板、司机沟通,学习先进经验。在会上直接用数据和案例说话,得到全场一致认可,后来过完年项目直接启动,用了三个月时间实现扭亏小盈。

——————————

说白了,高手的思维方式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实践培养的。

一是培养全局观。每遇到一个问题,先别急着下结论,跳出当前处境,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就像下棋,高手总是能看到几步之后的局面。

二是重视复盘。工作中,我有个习惯:每处理完一个问题,都会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式是最优解吗?还有什么是我没有考虑到的?

三是持续学习。思维方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经常向身边的老同事请教,了解他们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和提升。

工作中的每个问题,都是提升自己的机会。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面对它。

所以,下次遇到问题时,不妨先停下来,换个角度思考。

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其实背后要么有转机,要么有机会。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