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了她在南方超市的奇遇,让我对甘蔗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在那里,甘蔗是整根出售,还有“节”和“肉”分开卖!这让我想起自己每年过年时家里买的一捆捆甘蔗,它们甜美可口,剥皮实在太麻烦,对于牙口不好的我来说,更是个挑战。因此,我选择街边小贩削好皮、切成段的那种,一咬就能享受,只不过价格比不削皮的贵了一些。
回到那位网友的话题,她对这种新颖的销售方式感到震惊:“以为已经很方便了,没想到还有分开的形式。”确实,这种思路让我也忍不住想问,那些买回去的人究竟会怎么用这些甘蔗节呢?除了煲水,我似乎也想不到其他用途。
评论区里,不少人对此表示好奇。一位来自广东的小伙伴告诉大家,其实可以用来煲汤或做糖水。另一位小姐姐则分享了她独特的做法:将胡萝卜和马蹄与甘蔗一起煲汤。这种饮品清热润肺,而且冬天喝起来特别舒服,她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味道。
看着那些削好皮却要十几块钱的小盒子,不禁让人感叹,连一根普通的甘蔗都越来越贵。一名湖南网友无奈地吐槽:“现在真的是连甘蔗都吃不起,以前十多块钱能买到长长的一根,现在三四十块才行。”这样的声音引发众多共鸣,也让我们意识到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
说起来,我已经很久没吃过正宗的甘蔗,对市场上的价格并没有太多了解。本想着反正也不是非得吃不可,看到下面一个评论时,却忍不住心中一紧。同样是同样产自广东,为何价格差异如此之大呢?
其实,这个现象背后反映的仅是商品本身,还有地域文化和消费观念。在南方,人们对于食材的新鲜度和搭配讲究得更多,而我们可能更习惯于简单直接的方法。这就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有时候,我们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尝试新的事物,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当然,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变化并没有必要,毕竟传统的方法依然存在。时代总是在变迁,我们是否应该学着接受这些新鲜事物,并从中找到乐趣呢?
小编想问:你有没有尝试过将传统食材进行创新搭配?你认为这种改变值得推崇吗?对此你怎么看?
我广西的,我吃甘蔗从不削皮,感觉削皮后就没那个味了[笑着哭]
甘蔗能这样卖?让我觉得多无语!这是城市里人消费吧?没点科技与狠活你们就不觉得甜?
甘蔗节头可以拿来焖羊肉,也可以煲茅根甘蔗水,[得瑟]
[吃瓜]我一个广西人都没见过这么卖,广西南宁路边卖6至10元/根,帮削。产地十元三根,买回来自己削。
小时候过年家里也买不起水果,都是买一捆甘蔗回来,又没有削甘蔗皮的刀,几个兄弟姐妹吃甘蔗都不削皮,洗洗抹抹就吃,妈妈说我们几个吃甘蔗像劈柴
牙不好就把甘蔗结切掉,一节切4根(长条)放冰箱冻起来吃的更甜,以前去kT∨常点的果盘。
吃干蔗用钱的?[开怀大笑]
茅根、竹蔗、马蹄、红萝卜煲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甘蔗我几乎没买过,都是去偷来吃的,偷了几次嫌麻烦再送我我都不吃
贵的,证明你们那已经没什么人种甘蔗了!
甘蔗怎么吃才好吃?第一:烤着吃,烤完再削皮;第二:水煮了吃,先削皮再砍成一段一段的煮。熟的甘蔗比生了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