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阳虚?理中汤、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怎么选?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10-27 10:02:57

霜降过后,气温一日比一日低,一直到明年3月份之前,对很多畏寒怕冷的人是折磨。出门怕着凉,在家又无聊,身体怕冷,肯定是“阴阳”有问题了。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阳盛阴亏或阴盛阳亏都不是好事,症状主要分为阴虚、阳虚,哪一种病患更多一些?有人说是阴虚,比如“国民神药”六味地黄丸热销就是证明;有人说是阳虚,主要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

临床发现,阳虚的更多,现代中医前辈李可曾说:阳虚之人十有八九,阴虚之人百不见一。这样的表述起码反映两个问题:

一个是现代人不爱运动、喜欢熬夜、常吹空调、爱吃冷饮,慢慢把阳气耗没了,寒气乘虚而入;

一个是不少人可能存在假阴虚真阳虚的问题,结果按照阴虚来调理,方向错了,反而搞坏了身体。

所以,正确辨证阳虚,不要被阴虚的表现蒙蔽,是中医的基本功。阳虚有“三观五象”的辨证方法,占了四条以上,基本就差不离了。

三观:

1、观手,大小鱼际不饱满,手指偏细长,手掌颜色偏白,手背呈现不健康的晦暗,手摸起来发凉,掌面弹性差。

2、观舌,舌体水分充足,胖大且有齿痕,舌苔白腻,舌头颜色暗淡,舌面青暗,舌尖较红。

3、观脸,口唇偏白色淡,面色萎黄,眼圈发青,两颊苍白,头发软黄稀疏,易脱发和分叉。

五象:

1、精神不振,不爱说话,神疲乏力,心情抑郁。

2、寒热不均,怕冷畏寒,喜欢多穿衣服,自汗频繁,手脚不温。

3、睡眠不佳,晚上容易疲惫,但久久难以入眠,白天嗜睡。

4、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滴沥、尿不尽。

5、大便不畅,不是容易拉肚子就是便秘,反复折腾。

知道了阳虚的表现,关键要怎么治?

阳虚一定离不开寒邪,寒邪可深入五脏六腑,主要在六经捣乱,如果寒在厥阴,则上热下寒;寒在少阴,阴盛格阳;寒在太阴,运化失司;寒在少阳,入里化热;寒在阳明,寒热夹杂;寒在太阳,气化不利。症状最重在厥阴、少阴,最轻在太阳、阳明。

阳虚可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肺阳虚、肝阳虚、肾阳虚,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哪怕辨证准确,治疗方法不对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比如,临床很常见的肾阳虚,症见怕冷、四肢冰凉、大便异常等,有的人会选“壮阳”的治法,虽然见效很快,但可能会带来“尾巴除不尽”的后遗症,有经验的中医一般采用“温阳”的办法,稳扎稳打,徐徐图之。

实际上,中医温阳的方剂很多,如当归四逆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桂枝汤、葛根麻黄汤等,由于阳虚在五脏都有表现,而且在多个脏器并存,传统中医更多是从轻到重,分别用不同的方证调理。

有4个典型的方证:理中汤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哪个轻哪个重?

1、理中汤证:理中汤,出处是《伤寒论》,又叫“人参汤”、“治中汤”。

理中汤共4味药: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益气、扶阳、健脾、燥湿同步推进,这些药都是中焦的“熟人”,实际是温中健脾的,且可益及肾脏,很多人用温水送服,感觉肠胃很快暖和。

理中汤适用于最轻的阳虚证,多为中焦脾阳虚,需连用数周。

2、真武汤证:真武汤,其出处是《伤寒论》。

该方共5味药:炮附子、白术、芍药、生姜、茯苓,通过温脾肾以助阳气升发,通利小便祛除水邪,是温阳利水的祖方,是阳虚引起水泛,出现四肢困重、湿难运化等问题。

真武汤调理阳虚,辨证药有水泛内停的问题,一般伴有浮肿表现,是温补肾阳逐水的。

3、附子汤证:附子汤,出处为《伤寒论》。

附子汤共5味药,和真武汤很相似,只是把生姜换成人参,所以搞清生姜、人参不同的功效,就知道附子汤的主攻方向了。它是温经助阳气升发,祛寒化湿,是对付寒湿阳虚的好方子。

附子汤辨证多见于畏寒怕冷、背部疼痛、四肢疼痛。

4、四逆汤证:四逆汤,出处是《伤寒论》。

四逆汤最初由3味药: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后来加入一味人参,所以有的书说3味组方,有的是4味。四逆汤是用于急救的方剂,主回阳救逆,尤其是心肾阳虚衰微且寒厥,病重卧床,脉极微细,现代叫“心梗”、“心力衰竭”等。

四逆汤用在阳虚最重之时,已经手足逆

冷,脉微弱了,所以用生附子刺激心肾脾肺。注意四逆汤不是四逆散,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方剂,四逆散是治阳郁症状的,也就是阳气阻滞不通,靶点在肝脾。

总之,临床常见的阳虚,重在辨证,关键是用药精准,不可乱用错用造成不良后果,而且要遵医嘱用药。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