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那红军的钱哪来的?

世界的多重视角 2024-10-06 11:50:38

提到我军的发展史,大部分资料都是从装备、战术、组织、人员等角度解析的。但是,很少有人从经济层面去分析这个问题。

都说我军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的穷、如何的弱,但是有一个基本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吃饭的钱哪来的?

红米饭南瓜汤,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战场上缴获的枪炮,可以用很久;缴获的衣服,也可以穿很久。但是,战场上很难缴获粮食。就算是伏击到了敌人的后勤部队,缴获了部分粮食,也不能长久保存。至于更紧俏的物资(比如药品),那就更难缴获的到。更主要的是,人类几千年以来,没有哪支军队是靠纯缴获来生存的。就算是当年的游牧民族,靠着劫掠中原为生,也得自己解决战争工具的问题(比如马匹)。我军不是天兵天将,也要吃喝拉撒,这些都需要钱。我军还执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政策,那平时用的钱都是哪来的呢?战争的背后是经济,本文我们就从经济的视角看一下,我军在红军时期是怎么发展的。

1928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两支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此时的红军,面临的最大问题还不是国民党军的围剿,而是吃饭问题。井冈山是山区,没有工业,没有发达的农业。当地的老百姓养活自己都勉强,再加上近万的红军,形势就更严峻了。此时的红军,已经确立了团结农民闹革命的方针。于是,井冈山附近的地主就成了首批革命的对象。红军下山,到各个村了解情况。根据压榨百姓的程度,将地主、豪绅划分等级。作恶多端的,手上有人命的直接枪毙,财产全部没收。剩下的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轻者警告罚款,重者没收土地等。这个做法,不仅筹到了足够的粮饷,还让老百姓感到了红军跟其他武装的不同,提高了百姓参加红军的积极性。至此,红军在井冈山算是初步站住了脚。

​‍打土豪分田地,这是最朴实也是最有威力的口号

老百姓参军积极性提高,红军的队伍也逐渐扩大,对粮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周边的土豪地主也被打的差不多了,再加上国民党军队开始对井冈山的封锁,筹措粮饷也越来越难。于是,红军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在这之前,红军跟其他旧式军队一样,实行的是军饷制度,也就是按月给士兵发工资。这种制度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士兵的意识里自己为了军饷打仗。那么军队一旦没钱发不出军饷了,部队就会哗变。这在国民党军队和那些军阀里,是屡见不鲜的现象。所以,这次红军决定废除军饷制度,改成供给制。即红军不再发军饷,但是士兵的一切吃穿用度,都由公家来负责,最多发一点津贴当零用钱。这样改革的好处,就是让红军士兵意识到,他们不是为了军饷参军打仗,而是为了理想,为了信念。是为了保护革命的果实,保护父老乡亲脚下的土地,而不是为了领那点银元。而且,这样的改革,相当于做了一次筛选,把那些革命意志坚定,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战的战士留下,更加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这次改革后,井冈山上的红军数量从1万人减少到5千左右。短期看,战斗力是受到影响的。但是从长期发展来讲,这是绝对有利的。因为部队被提纯了,留下的是钢,精钢。

当然,客观困难还是存在的。国民党的封锁没有解除,附近的土豪也被打干净了。如果不把农民运动扩大到别的地方,红军的生存依然很艰难。转机在1929年出现。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的注意力从井冈山移开。趁着军阀混战的时机,红军立刻从井冈山打了出去,冲到了福建。红军把在井冈山打土豪的方式复制到了福建,一同操作下来,筹集了大量的钱粮和物资。但是,不要以为红军只会打土豪。因为打土豪只是短期解决问题,要想长期发展,还得自身造血。

无论是在哪里建立了苏区根据地,红军把土豪的田分给百姓后,都会大幅度降低赋税。国民政府、地主老爷定的那些七七八八的税目,都会被红军铲除。红军一开始只征收农业、商业和工业三种税。考虑到根据地的工业实在薄弱,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基本都把工业税免除了。农业税和商业税,收的都是累进税。意思是你有收成或者收入,且达到一定的额度,才需要交税。农业税,富农和贫农的征税标准有不同。当时规定,农产品平均每家每人年收成四石(1石125斤)起征。共分为十二个等级,即四担至十五担,其中四担收税1%,十担收税8%,十五担收税16.5%。对于富农则从两担起征,税率为1%,超过2两担后也有相应的税率。商业税,200元以下免征,200元以上则分为13级税率累进征税,税率为2%至 18.5%,资本在10万元以上税率另定。相比国民党的苛捐杂税,红军的税收可就轻了太多。如此一来,苏区的农业和商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刺激,快速发展。并且,因为苏区的税收低,国统区的商人也很愿意来这里做生意。人来人往,物资流通,税收进一步提高。红军初步实现自我造血。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并开始发行苏区纸币。这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能成立银行,说明苏区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财富。而且,苏区手里有了大量的黄金、银元、银角等硬通货,作为准备金,用于跟苏区纸币挂钩(就跟后来的美元跟黄金挂钩一样的逻辑)。发行纸币,苏区开始玩金融了。红军占领的是农村,虽然工业不行,但是农业发达。周边国统区的城市想要购买苏区的粮食、布料等物资,必须用苏区的货币购买。那么,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国统区也得认可苏区货币,否则就饿死吧,或者从更远的地方调粮食来。那么苏区就可以拿着自己印的钱,去国统区购买自己想要的工业物资,比如金属、药品、衣服,甚至是武器等。当然,这个钱不能随心所欲的印,否则会造成通货膨胀。苏区发行纸币时,时刻遵循一个援助——货币锚定物资。有多少物资,就发行多少货币。这个经济规律,国民党直到败退台湾之后才想明白。有了强大的货币体系,再加上给力的税收政策、商业政策,苏区的经济进一步繁荣。这是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

红军有钱了,士兵的待遇就更好了。再加上红军实行官兵平等的政,从不打骂士兵,还教人读书识字,苏区的青年参军意愿更强烈了。注意,参加红军完全是自愿的,跟国民党拉壮丁的方式完全不同。被拉壮丁的国民党士兵,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参军,为什么打仗,为了谁打仗。但是红军士兵不一样。他们拿到了土地,吃到了饱饭,感受到革命的成果。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不再被地主抢去,为了保卫这些革命的果实,到了战场怎么会不拼命?这种意识上的差距,才是红军战斗力的保证。红军前期数次反围剿胜利,表面上是军事上的胜利,背后却是政治、经济的衬托。

前面提到了,苏区前期的税收来源主要是农业和商业。不过到了1933年,工业收入占据了苏区全部收入的70%,这是怎么回事?苏区主要的范围是江西南部,这里工业不发达,却产出一种稀有的矿产——钨。钨可以有效的提高钢材的硬度,是制造穿甲弹、坦克防弹钢板不可缺少的材料。30年代初期德国急剧扩军备战,生产大量的坦克,对钨的需求量很大。而德国自己又没有钨矿,于是就找中国买。在出产钨矿的中国南方各省份中,尤其江西南部地区的钨矿产量最为丰盛。当时,国民党曾做过统计,赣南的钨矿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七成之多。随着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开辟,相当一部分赣南钨矿被纳入了苏区的管辖。不过,红军也面临一个问题,在敌人的包围下,怎么把生产出来的矿卖出去?军事上无法突破,那就想其他的办法。苏区瞄准了南边的军阀——控制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

1933年5月,陈济棠与德国在广州签订了一份易货协议。协议规定,陈济棠以中国的原材料交换德国的工业品,协议总额高达2亿马克。陈济棠需要提供的原材料,就包括钨矿。陈济棠是个聪明人,没有选择强攻苏区以占领赣南的钨矿,而是答应跟苏区合作。由陈济棠负责从苏区手里购买钨矿,然后再转卖给德国。根据后来的资料估算,在长征之前的两三年的时间里,苏区至少出产了4000吨的钨矿,销售额达到400多万银元,几乎占据了苏区全部财政收入的70%。所以说,在第5次反围剿之前,苏区以及红军的日子是相当滋润。如果不是后来那一系列的失误,红军是可以在湖南东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长期生存并发展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赣南钨矿的巨大利益,蒋介石加大了封锁、围剿苏区的力度。第4次围剿后,国民党严格禁止往苏区贩卖盐、洋油、药品等苏区不能制造,又必需的物资。一旦被查出来,立即枪毙。对于苏区的粮食农产品,也不允许卖出。这一正一反,导致苏区的食盐等物资价格暴涨,粮食价格暴跌,经济陷入严重的危机。此时的红军人数又急剧扩大到了近20万人,后勤压力又骤然增加。为了改善经济情况,苏区又捡回了打地主的办法。但是地主之前已经被打的差不多了,于是打击对象扩大到富农。这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产量降低,进一步恶化了经济情况。于是,苏区又大量发行纸币,造成通货膨胀,货币体系又崩塌了。军事上,从原来的游击战、把敌人放进来打的战术,变成了阵地战、跟敌人硬杠、打大城市,连连受挫。短短1年多的时间,苏区的经济、货币、军事体系,全部崩溃。

4 阅读: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