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薛珝作为东吴使者出使蜀国,为何回来就断言对方要亡国了?

奶油随笔 2024-12-14 18:39:07

三国时薛珝作为东吴使者出使蜀国,为何回来就断言对方要亡国了?

世人皆知三国时代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相互角力。然而在这纷争的年代里,却有一位东吴使臣,仅凭一次出使就准确预言了蜀国的灭亡。他就是薛珝,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外交官。

薛珝此行历经千山万水,跋涉艰辛。当他终于抵达蜀国都城成都,拜见了蜀汉皇帝刘禅后,他的心中已经笃定:这个表面繁华的国家,离覆灭不远了。究竟是什么让这位东吴使臣如此笃定?他又是如何在众多迹象中看出蜀国即将灭亡的征兆?

一、薛珝其人

东吴建业城内,一座幽静的宅院中传出朗朗读书声。这便是薛家,江东名门望族之一。薛珝正在院中背诵《春秋》,这是他自幼养成的习惯。

薛珝出身不凡,其父薛综是东吴开国功臣,官至太子太傅。薛综不仅是一位饱学之士,更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在孙权统治时期,薛综多次建言献策,为江东政权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家学渊源让薛珝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弟弟薛莹同样才华横溢,后来也担任了太子太傅一职。薛氏兄弟在东吴朝中可谓名声显赫。

建兴元年,年轻的薛珝初次入朝为官,担任侍中一职。他为人谨慎,处事老成,深得孙休赏识。不久便升任五官中郎将,专门负责朝廷的礼仪和外交事务。

在东吴朝堂上,薛珝以"识人之明"著称。有一次,大将陆抗向孙休推荐一名官员,其他大臣都表示赞同,唯独薛珝提出质疑。他指出此人虽有才干,但为人轻浮,恐难担重任。后来此人果然因处事不当被贬职,朝臣们这才认识到薛珝的眼光独到。

孙休二年,吴蜀两国交好,需派遣使节出使蜀汉。朝廷上下一致推举薛珝担任此任。此时的薛珝已经官至威南将军、大都督,在朝中位高权重。

临行前,孙休召见薛珝,特意叮嘱道:"此次出使意在修好,卿要细察蜀国虚实,为我江东谋划。"薛珝郑重应诺。

就这样,薛珝带着东吴朝廷的厚望,踏上了这趟注定被后人传颂的出使之路。他或许没有想到,这次出使不仅让他看清了蜀汉的国势,更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精准的预言。

这位出身名门的使臣,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政治智慧,即将揭开蜀国这个表面光鲜的国家究竟藏着怎样的危机。而他的这次出使经历,也将在三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千里跋涉见闻

建兴四年仲夏,薛珝一行人从建业出发,踏上了前往蜀国的漫漫长路。从建业到成都,这一路上要经过长江三峡、巴山蜀水,可谓路途艰险。

出发第三日,船队行至丹阳郡时遇上暴雨。当地官员劝他们暂停行程,薛珝却说:"使命在身,岂能因风雨阻延?"于是冒雨前行。这一幕被当地百姓传为佳话。

船队沿长江西行,很快便进入三峡地区。这里峭壁林立,江水湍急。船工们个个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慎就会撞上暗礁。薛珝在船上见到不少商船往来,询问得知这些都是运送粮食和丝绸的商队。

经过十余日航行,船队终于抵达白帝城。在这里,薛珝遇到了一位老渔夫。这位渔夫曾亲眼见过诸葛亮北伐时的场景,他对薛珝说:"那时候军队过境,秋毫无犯,百姓们都说这是仁义之师。如今可不同了,州郡征税越来越重,百姓们叫苦连天啊!"

离开白帝城后,一行人改乘马车,沿着蜀道前行。这条路上,处处可见当年诸葛亮修建的栈道,然而多年失修,已经摇摇欲坠。薛珝注意到,沿途的驿站大多破败不堪,补给匮乏。

行至剑阁时,薛珝特意下车察看。当年诸葛亮曾说"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今守卫却十分松懈,关隘残破,地方官员解释说因为没有经费修缮。

越过剑阁,便是富庶的川西平原。然而入目之处,农田荒芜,村落凋敝。一位老农告诉薛珝,这几年赋税加重,加上官府征用壮丁,许多人家只得弃农经商。

临近成都,沿途的景象倒是繁华起来。街市上商贾云集,酒楼林立。薛珝听闻这些酒楼多是朝中大臣开设,专门招待权贵。而城郊的百姓却面黄肌瘒,衣衫褴褛。

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无不显示着蜀汉江山已现颓势。那些曾经让蜀国引以为傲的关隘、道路、城防,如今都已破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却见权贵享乐,这与当年诸葛亮创立的清明之治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这样,历经四十余日,薛珝终于抵达成都。这一路的见闻,为他后来做出蜀国将亡的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朝堂内外的深刻洞察

薛珝入住成都驿馆的第三天,便被安排觐见蜀汉皇帝刘禅。按照礼制,他先在承乾殿外等候。殿前的侍卫稀疏,军容不整,与东吴宫廷的森严截然不同。

待入殿后,薛珝发现刘禅正在观看歌舞表演,身边环绕着大群宫女。宦官黄皓站在一旁,不时低声与刘禅耳语。直到表演结束,刘禅才让薛珝上前。整个觐见过程中,刘禅的注意力始终不在国事上,对东吴带来的外交文书也是草草过目。

翌日,蜀汉设宴款待薛珝。席间,几位重臣推杯换盏,谈笑风生。然而当薛珝问及边防军备时,这些大臣却语焉不详。一位年迈的老臣私下告诉薛珝:"如今朝中大事,都要先过黄皓才能定夺。"

在成都期间,薛珝注意到宫中几乎天天都在举办宴会。一次,他看到运往宫中的酒水车队足有数十辆之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中百姓衣着褴褛,市面萧条。

薛珝还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每到早朝时分,大臣们都刻意在黄皓府邸外驻足,等待黄皓一同入宫。甚至有位将军,因为得罪了黄皓,被贬到边远地区。

一日,薛珝在街市遇到一位退下的老将。老将告诉他,姜维虽然领兵在外,但军中粮草补给经常受阻。原来朝中主管军需的官员,都是黄皓的亲信,他们中饱私囊,导致前线将士不得不靠就地取材度日。

更令薛珝震惊的是,当他提出要巡视成都城防时,陪同的官员竟然推说钥匙丢失。后来他才得知,负责城防的将领早已将兵权交给了宦官的亲信掌管。

在参加朝会时,薛珝亲眼目睹了朝臣们为了讨好黄皓而互相攻讦的场面。有位大臣刚刚指出边防存在的问题,立即就有人上书弹劾他"危言耸听"。最终,刘禅却对这些意见置之不理。

在成都逗留期间,薛珝多次看到军械库存放的武器锈迹斑斑,训练场上杂草丛生。而皇宫内却在大兴土木,建造新的园林。宫中每日歌舞升平,仿佛天下太平。

这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表面上繁华的国家,内里已经腐朽不堪。权臣当道,军备废弛,朝纲松散,百姓困苦,种种乱象已经预示着一个王朝即将覆灭的征兆。

四、回国后的惊人预言

建兴四年深秋,薛珝完成出使任务,返回建业。这一次出访的经历,让他对蜀国的局势有了清醒的认识。

回到建业的第三天,孙休便召见了薛珝。此时的朝堂上群臣云集,都在等待这位使臣带回的消息。薛珝向孙休详细汇报了此行的见闻,最后提出了一个令在场众人震惊的判断——蜀国离灭亡不远了。

这个判断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当时吴蜀两国同为联盟,蜀国更是号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少大臣对薛珝的判断提出质疑。

面对质疑,薛珝从容地说出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厦,地基已经腐朽,柱子也开始倾斜。可屋顶上的燕雀还在欢快地筑巢,浑然不知大厦将倾。蜀国如今的情形,正是如此。"

接着,薛珝向孙休详细分析了蜀国的几大弊病。他说:"蜀中百姓面黄肌瘦,田地荒芜,而朝廷却日日笙歌。剑阁、栈道年久失修,守军懈怠,粮草匮乏。更令人忧心的是,朝廷大权旁落,宦官专权。"

一位大臣打断道:"可是蜀国还有姜维率军在外,兵力尚存啊!"

薛珝摇头道:"姜维虽然屯兵在外,但朝中奸佞当道,军需补给不继。况且,蜀国境内守军空虚,一旦敌人来犯,内外难以呼应。"

听完薛珝的分析,孙休若有所思。他问道:"依卿之见,蜀国还能支撑多久?"

薛珝回答说:"最多不过三年。如今魏国司马氏已掌大权,若他们趁此时机伐蜀,恐怕蜀国将难以抵挡。"

这番对话被当时的史官详细记录下来。薛珝的这个预言,不仅展现出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预见亡国的经典案例。

此后不久,东吴朝廷开始加强边防,调整了对蜀国的外交策略。薛珝的这次出使经历,成为了东吴决策层重新评估蜀国形势的重要依据。

五、预言成真

建兴五年春,魏国大将邓艾突然率军向蜀国发动进攻。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蜀国朝廷还沉浸在新年的欢庆之中。

正如薛珝所预言,蜀国的防御体系已经千疮百孔。邓艾没有选择正面进攻,而是带领精锐部队,从阴平小道迂回包抄。这条崎岖难行的山路,本应有重兵把守,却因为年久失修,守军松懈,让邓艾抓住了战机。

消息传到成都,朝野震动。此时姜维正在汉中屯田,接到军报后立即挥师回援。然而为时已晚,邓艾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此时担任成都防务。面对来势汇汌的魏军,他率军出城迎战。这个决定恰恰印证了薛珝之前的判断——蜀国大臣已经丧失了理性决策的能力。以成都当时的兵力,固守待援才是明智之举。

战斗异常惨烈。诸葛瞻父子战死沙场,成都守军全线崩溃。百姓们四散奔逃,街市上一片混乱。正如薛珝所见,民心早已涣散,无人愿意为这个腐朽的政权牺牲。

当魏军攻入城郊时,一个令人讽刺的场景出现了:宫中依然在举办宴会。直到敌军的战鼓声传入皇宫,刘禅才意识到大势已去。

建兴五年冬,刘禅在黄皓等人的劝说下,决定投降。当他走出皇宫时,成都城内已是一片愁云惨淡。那些曾经歌舞升平的街市,如今冷清萧索。

蜀国的灭亡,正如薛珝所预言的那样,来得既迅速又彻底。从邓艾挥师入蜀,到刘禅投降,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当这个消息传到建业时,孙休召见众臣,感叹道:"薛珝之言,果然言中。"

就这样,蜀国在历史长河中悄然消逝。薛珝当年的那个比喻——金屋上的燕雀尚且不知大厦将倾,最终成为了一个预言灭国的经典故事,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1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