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怨妇

恨真聊经济趣事 2024-12-01 05:12:37

话说在宋朝仁宗时期,北方有个小村子叫桃源村,这村子背靠青山,前临一湖,湖水清幽,平日里无风时,就像面大镜子,映着蓝天白云、绿树青山,周边田野肥沃,庄稼长得那叫一个喜人。

村里家家户户虽说不上大富大贵,倒也安居乐业,和和美美,只是这平静日子下,也藏着些不为人知的琐碎与暗涌。

咱这故事的主角林婉儿,本是村里最招人稀罕的姑娘,模样生得俊俏,性子又温柔似水,还绣得一手好花,做得一手好菜。到了婚嫁年纪,就嫁给了村里的小伙儿李三郎,小两口那感情,甜甜蜜蜜,如胶似漆,田间地头,总能瞧见他俩并肩劳作、说笑打趣的身影,旁人瞧着,都羡慕得紧。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回,李三郎上山砍柴,本想着多砍些,好攒着过冬,哪晓得山上突然下起暴雨,那雨跟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下个不停,引发了泥石流。李三郎躲闪不及,就被无情的泥石给吞没了,等村民们找到时,人早就没了气息。

林婉儿听闻噩耗,哭得那是肝肠寸断,眼睛都快哭瞎了,整个人瘦了一圈。可她心里头牢记着与三郎的情分,想着即便三郎走了,也得替他好好孝顺公婆,把这个家撑起来,咬着牙收起悲痛,操持起家里大小事儿,洗衣做饭、种地织布,一样不落。

村里有个叫刘二赖的,实打实的泼皮无赖,打小就没了爹娘,在村里没少受冷眼,看着旁人家庭美满,自己却孤苦伶仃,心里头渐渐积满了怨愤。平日里游手好闲,正事不干,就爱到处溜达,蹭吃蹭喝,眼睛还老往漂亮姑娘身上瞟,可每次想凑近乎,都被人嫌弃,愈发觉得大伙都在小瞧他。

自打林婉儿成了寡妇,他瞧见婉儿那娇俏模样,心里就像猫抓似的,痒痒得很,成天找借口往婉儿家凑,不是帮忙挑个水,就是假装路过寒暄几句,嘴里时不时蹦出些不三不四的浑话。他觉着,只要能把婉儿弄到手,既能满足私欲,还能在村里扬眉吐气,让大伙瞧瞧他刘二赖也不是没本事的人。

有一回,他又厚着脸皮去了婉儿家,嬉皮笑脸地说:“婉儿妹子,你一个人过日子多辛苦,要不我来搭把手,往后有我照顾你,保准你吃香的喝辣的。”

林婉儿听了,脸一沉,把手里的扫帚一立,冷着脸道:“刘二赖,你别在这儿瞎咧咧,我守着我丈夫的家,侍奉公婆,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你少打歪主意,以后别再来了。”说完,“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把刘二赖晾在那儿。

刘二赖吃了闭门羹,心里头那股子邪火“噌噌”往上冒,脸涨得通红,像只斗败的公鸡,心里直骂:“哼,这小娘们,给脸不要脸,看我不好好收拾你。”回到家,越想越气,就叫上几个狐朋狗友来家里喝酒,酒过三巡,舌头都大了,话匣子也打开了。

刘二赖眯着眼睛,神秘兮兮地说:“你们知道不,咱村那林婉儿,看着柔柔弱弱、规规矩矩的,实则背地里作风不正呐。”几个朋友一听,眼睛瞪得溜圆,好奇得不行,催着他快讲。

“前几天夜里,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就听我家狗叫得厉害,我起床一瞧,嘿,好家伙,街上有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就进了林婉儿家,那身形一看就不是好人。”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比划着动作。

有个朋友将信将疑地问:“真的假的呀,你可别瞎编排。”刘二赖把酒杯一摔,提高了嗓门:“我还能骗你们不成?这事儿我可瞧见好几回了,每次进去的还都不是同一个人,那林婉儿,指定是背着公婆,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众人听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心里头那点歪心思也被勾了起来,想着哪天也去凑凑热闹,占点便宜。

没几天,这谣言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在村里传开了,传得那叫一个邪乎,人人都在说林婉儿的坏话。林婉儿的公婆起初还不信,可听得多了,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脸上挂不住了。

有一天,婆婆把婉儿叫到跟前,皱着眉头,眼里满是失望,说道:“婉儿啊,咱老李家向来本本分分,名声清白,可如今村里传得沸沸扬扬,说你夜里不安分,和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你可不能丢了咱家的脸呐。”

林婉儿一听,泪水夺眶而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婆婆,您可别信那些谣言呐,我对三郎的心意天地可鉴,怎么会做那种事呢?我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心只想着孝顺您二老,操持这个家呀。”可公婆被谣言迷了心窍,根本不听她解释,公公还在一旁气得直跺脚,骂道:“哼,无风不起浪,你要是真没做,咋会传成这样?”

林婉儿满心委屈,回到屋里,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场,心里头又气又绝望。想着这日子咋就变成这样了呢,自己一片真心,却被人污蔑,如今连公婆都不相信自己了。哭着哭着,她猛地起身,眼神里透着决绝,径直往湖边走去。

到了湖边,湖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阴森森的,仿佛一个无底黑洞。林婉儿望着湖水,泪珠子簌簌往下掉,嘴里念叨着:“三郎啊,这世道咋这么不公,我没了活路了,只能来寻你了。”说完,一闭眼,纵身跳进了湖里,湖水瞬间吞没了她,只留下几圈涟漪,在月光下晃荡。

那段日子,村外山上那座古老佛塔,频频放出奇异光芒,村里人议论纷纷,都说定有高僧大德要莅临,能为村子消灾解难、带来祥瑞。可谁也没料到,还没等到佛塔下迎来贵客,灾祸便先一步笼罩了村子。

自林婉儿投湖后,桃源村就像被阴霾笼罩了似的,没了往日的安宁。夜里,湖边时不时传来女人凄惨的哭声,那哭声时远时近,时高时低,听得人脊背发凉,头皮发麻。有村民晚上路过湖边,恍惚间瞧见湖边坐着个白衣女子,长发披肩,低着头,身形像极了林婉儿,可等壮着胆子走近一瞧,那女子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死寂。

村里猎户张大山家,那几条平日里凶悍护主的猎狗,像是被啥邪气附了身,突然发狂,挣断铁链,对着主人又扑又咬,张大山手臂被狠狠咬了几口,鲜血直流,吓得瘫倒在地。

村里种粮大户王财家,原本肥沃的庄稼地,每晚都出现神秘脚印,大片大片的庄稼被践踏得东倒西歪,眼瞅着就要绝收了。家家户户储存的粮食,也莫名奇妙地发霉生虫,一股子腐臭弥漫开来。

村民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都说是林婉儿的冤魂在作祟,心里头又怕又气,对着湖边指指点点,骂骂咧咧。

刘二赖也没好日子过,夜里常被噩梦惊醒,梦里林婉儿满脸血泪,伸着双手来掐他脖子,嘴里念叨着:“你这造谣的恶人,还我清白,还我命来!”吓得他冷汗直流,浑身哆嗦。

家里的物件也老是莫名奇妙地挪动位置,大半夜的,时不时传来“砰砰”“哐哐”的响声,像有人在故意捣乱,可点灯一看,啥人也没有,只有空荡荡的屋子和摇曳的灯火。

村里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正发愁呢,这天,村外来了个高僧。这高僧身披袈裟,手持禅杖,慈眉善目,浑身透着一股祥和之气。

原来他云游四方,专赴有灾厄之地化解怨念,听闻佛塔放光,知晓此处定有异常,便加快脚步赶来,刚到村子附近,就察觉湖边怨气冲天,故而径直前往。

有大胆的村民瞧见了,小心翼翼地凑过去,轻声问道:“高僧,您咋在这儿诵经呐,咱这村子最近可邪门得很,是不是有啥鬼怪作祟呀?”

高僧睁开眼睛,看了村民一眼,缓缓说道:“施主有所不知,此地有一冤魂,因被人恶意造谣,含恨而终,怨念积聚,才致使村里灾祸不断。”

村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跑回村里,把大伙都叫了过来。

高僧见村民们都来了,站起身来,双手合十,说道:“诸位施主,那投湖而亡的林婉儿,本是个至孝至善、忠贞守节的女子,却被人污蔑,清白蒙羞,不堪受辱,才走上绝路。”

说着,目光看向刘二赖,刘二赖吓得脸色惨白,身子直往后缩。高僧接着道:“造谣之人,正是他——刘二赖,为一己私欲,信口雌黄,害人性命,罪孽深重呐。”

村民们听了,面面相觑,心里头满是愧疚,纷纷埋怨刘二赖。刘二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哭着说:“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造谣,求高僧救救我,救救咱村子啊。”

高僧叹了口气,说道:“要化解此怨,需得众人齐心,真心忏悔,在湖边立碑铭记此事,向冤魂致歉,或许还有转机。”

村民们听了,二话不说,赶忙上山采来一块巨大的石头,日夜赶工,精心雕琢成一块三米来高的石碑。石碑一面刻上了大伙诚挚的忏悔词,字字句句饱含懊悔;另一面刻满了高僧亲手书写的经文,笔锋刚劲,透着佛光祥瑞。

立碑那天,高僧领着村民们来到湖边,众人神情肃穆,整齐地跪在碑前。高僧闭目诵经,声音洪亮,如洪钟鸣响,在湖面上回荡。村民们低着头,心里默默念叨着对林婉儿的歉意,有的眼眶泛红,有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土地上。

就在这时,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狂风大作,湖水掀起巨浪,拍打着岸边,溅起高高的水花,那架势像是冤魂在愤怒地咆哮。可高僧不为所动,诵经声愈发沉稳,村民们也不敢抬头,心里头七上八下,默默祈祷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风渐渐停了,浪也平息了,湖面恢复了平静,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透着一股暖意。高僧缓缓睁开眼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阿弥陀佛,林婉儿施主怨念已消,她原谅诸位了。”村民们听了,长舒一口气,欢呼雀跃起来,心里头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从那以后,桃源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和。湖水水位慢慢回升,清澈如初,庄稼也重新焕发生机,绿油油的一片,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村里的牲畜也都病愈了,活蹦乱跳,欢叫着在田野里奔跑觅食。

刘二赖呢,经过这一遭,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再游手好闲、惹是生非,每天老老实实,跟着村民们一起种地干活,逢人便说:“我以前做了错事,差点害了全村人,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多行善事,弥补我的过错。”

林婉儿的公婆,更是对之前的事懊悔不已,常常来到湖边,在碑前摆上祭品,念叨着婉儿的好,眼泪止不住地流:“婉儿啊,是我们老糊涂,错怪了你,你就原谅我们这一回吧,愿你在地下安息。”

村里的孩子们,也都从长辈那儿听说了这个历史,知道了谣言的可怕,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名声。每到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来到湖边,祭拜林婉儿,感恩她的原谅,也时刻警醒自己,莫要重蹈覆辙。

岁月悠悠,湖边还建起了一座小庙,供奉着林婉儿的牌位,庙里香火不断,成了村民们寄托哀思、祈求平安的地方。

而桃源村,也在这场风波后,更加团结和睦,传承着善良、公正与宽容,那一段过往,化作了村史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警示着后人:善恶到头终有报,谣言如刀,伤人无形,唯有秉持真心,坚守善良,方能护佑一方安宁。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