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古代照明是这样演变的

嘉慧浏览趣事 2024-11-14 04:17:06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凿壁借光” 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西汉时期,农夫之子匡衡因点不起灯烛,便在墙上凿洞,借助邻居家的光源读书。以现代眼光审视这个故事,会发现许多细节经不起推敲,但它却准确地反映出一个问题:在古代,夜间照明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在宋代完成照明革命之前,对于大部分老百姓而言,每天天黑之后能做的事只有一件,那便是洗洗睡。

匡衡

照明早期的艰难探索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夜间照明这件事本质上需要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和一个经济问题,即技术上要能 “制得出”,经济上要能 “用得起”。在夜间照明的早期阶段,发展极为缓慢,常常几千年都没有太大变化。

最初,人们使用火把、篝火来照明。这些原始的照明方式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光亮,但存在诸多弊端。比如,火把和篝火的光亮不稳定,容易受到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它们的使用范围也比较有限,无法满足人们在室内等特定场所的照明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豆灯、烛盘灯、烛钎灯等灯具。这些灯具的燃料是动物油脂。从动物尸体上提取油脂,在技术上实现了 “制得出”,但却远远没有做到 “用得起”。动物油脂的提取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提取效率、运输、保存等。在古代,这些环节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提取效率低下,使得动物油脂的产量有限;运输成本高昂,使得动物油脂的价格居高不下;保存困难,使得动物油脂容易变质。因此,动物油脂特别昂贵,一般老百姓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价格。即便是用得起动物油脂的王公贵族,也得忍受燃烧带来的黑烟和难闻的味道。在没有更好的照明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也只能无奈地忍受着这些不便。这一忍,就是几千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照明方式。

油灯时代的曙光初现

直到油灯的出现,才为夜间照明带来了一丝曙光。油灯的出现与大量榨取植物油的技术密不可分。植物油的榨取技术经历了漫长的进步发展过程。

油灯

从西汉粗放的 “捣治” 法到西晋的水代法,榨取效能逐步提高。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明确记载:“苴麻子黑,又实而重,捣治作烛,不作麻” 和 “荏,油色绿可爱,又可以为烛”。这里所说的就是植物油的压榨以及用作燃料的情况。苴麻和白苏子的种子可以炼制出燃油。唐朝的韩鄂所著《四时纂要》提到:“此月收蔓箐子,压年支油”,意思是用蔓箐子来压制油,可以满足一年的用油量。当时的压榨技术产能已经比较充足,植物燃油的高效榨取解决了 “制得出” 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用得起” 的问题。由于植物油提取技术相对成熟,老百姓也有了使用植物油作为灯具燃油的可能。

在市场经济这张无形大手的推动下,民间逐渐发展出了与植物油相关的商业生意。隋唐五代时期,植物油已经可以随意在市场上购买。走街串巷卖油的商人被称为卖油郎。欧阳修作品《归田录・卖油翁》说的就是这样的卖油商人。巨大的商业利益引导了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因此在隋唐时代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经济利益体,如油铺、油行。尽管植物油的出现为夜间照明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运输、存储等问题,植物燃油依然没有让老百姓完全用得上。比如,植物油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泄漏,保存不当容易变质。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植物油在夜间照明中的广泛应用。

寻找完美的照明解决方案

到底什么东西真正完全解决了 “制得出” 和 “用得上” 的问题呢?在古代,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尝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找到了一些更好的照明方式和燃料。

在后来的发展中,人们发明了更加高效的灯具,提高了照明效果,同时也降低了燃料的消耗。人们还不断改进植物油的提取和加工技术,提高了植物油的质量和产量,降低了成本。虽然在古代,夜间照明始终没有达到现代社会这样的高度便利,但人们的努力和探索为后来的照明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古代夜间照明的演进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从火把、篝火到动物油脂灯具,再到油灯和植物油的广泛应用,每一次进步都是技术和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人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更好照明方式的追求。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文本来源 @科普中国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