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一提起国民党军中的悍将,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总是会成为热门人选之一。包括一级陆军上将,出自粤系的薛岳同样“名声在外”。
有句话说的好,“不看广告看疗效”。张灵甫的确有一定的指挥能力,也对解放军造成过一些麻烦,薛岳也是如此。
但是,要论及国民党军中真正的悍将,应当另有人选……
“善谋将军”杜聿明无论解放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杜聿明的表现都能算得上可圈可点。
在全面抗日战争初期,杜聿明带领国民党第五军参加过淞沪抗战,他麾下的第五军是国民党百万大军中唯一一支机械化装甲部队,在南京和上海保卫战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1939年底,杜聿明率领第五军参加昆仑山战役,与日军第二十一联队正面拼杀。最终,中国军队以重大的代价全歼昆仑关守敌4000多人,缴获不计其数的枪支弹药。
在整场战役中,杜聿明因为指挥得当,且麾下第五军勇猛善战,令他声名鹊起。
1941年底,缅甸首都仰光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码头被毁,电力和交通中断,英军总司令胡敦请求中国派出援军。
蒋介石想起了“王牌战将”杜聿明,委派杜聿明担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官,率领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共10多万兵力入缅甸作战。
入缅作战初期,杜聿明察觉到时任中国远征军司令罗卓英和美国顾问史迪威将军错误制定了所谓“曼德勒会战”计划。但他当时人微言轻,提出的建议均遭到驳斥。
最后,杜聿明率领远征军主力经野人山回国,极大程度上保存了军队主力。
可见,身为一名前线指挥的将领,杜聿明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韧性,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能够得到部下、同僚信任的重要原因。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北国共双方于1946年春爆发了一场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四平保卫战。
四平保卫战爆发时,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因病住院,前线战事主要由副司令长官郑洞国指挥。4月下旬,杜聿明身体好转后,迅速制定了一个全新的作战方案。
当时国共双方除了在四平地区爆发大战外,还在本溪方向激烈交火。杜聿明分析认为,两个方向同时用兵效果不好,应该立即调整部署,首先集中兵力拿下本溪,然后进军四平,一定可以收获奇效。
后来的历史进程,证明了杜聿明的“临场应变”收获奇效。四平保卫战时,杜聿明凭着独有的军事指挥技术,及时调整军事计划,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打破僵局,改变整个战役的进程。
经此一战,杜聿明为国民党在东北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甚至还传出了“善谋将军”这一带有褒义的绰号。
此后的杜聿明运气急转直下,再也无法获得任何战略性胜利。1947年夏,羽翼丰满的东北民主联军发起进攻,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杜聿明辗转于东北沈阳和江苏徐州,最终于1949年初被我军活捉。
尽管成为解放军的俘虏,却不能否认杜聿明的军事指挥能力。身为出自黄埔第一期的学生,杜聿明确实有着极其扎实的军事指挥知识。
数年抗战,让他取得了扎实的指挥经验,同时还拥有指挥机械化部队,和美军英军联合作战的宝贵经验。
这一切都使得杜聿明成为同时期国民党将领中的佼佼者。
抗日有功,青史留名的卫立煌第二个能称之为国军悍将的,便是卫立煌。
卫立煌生于安徽合肥,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受到革命锻炼。北伐战争时期,担任十四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因为忻口战役阻击有功,担任第二战区副长官。
曾访问延安,相继拜访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中共中央党政军领导,学习过军队政治工作和游击战术。
因为战功显赫,卫立煌能以非黄埔生的身份跻身于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序列。与其他四位“虎将”相比,卫立煌称得上是实至名归。
抗日战争期间,卫立煌曾妥善处理好国共双方军队的摩擦问题。1943年秋,他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做了许多战略战术上的准备工作。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十七个师共16万人在短期内收复龙陵、芒市。
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会师,打通中印公路。这些不能说都是卫立煌一个人的功劳,但至少与卫立煌在前线及时调整战术部署有着密切关联。
抗日战争胜利后,卫立煌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在1948年春担任东北“剿总”司令。到达东北战场后,卫立煌提出了坚守沈阳的战术部署,却遭到蒋介石的拒绝。
最终,东北战场的局势不是卫立煌、杜聿明所能控制得了,浩浩荡荡的东北野战军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国民党军打得节节败退。
抛开种种客观因素的加持下,卫立煌当时能在国民党军处于绝境的情况下,根据现有双方兵力军事综合情况制订恰当的战术计划,已经难能可贵。
只是蒋介石“外行指导内行”,他不愿意,更加不会相信卫立煌提出的任何军事建议,卫立煌调任东北只是“背黑锅”。
看清楚国民党与蒋介石的真实嘴脸后,卫立煌选择投入人民的怀抱,于1955年回到祖国大陆,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陈毅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因此,卫立煌在民国时期就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北伐、抗战无所不从。虽出身“杂牌”,足以称得上是国民党中少有善于指挥的猛将、悍将之一。
意外出逃,却给我军造成大麻烦的胡琏国民党军中第三个能被称之为悍将的,便是在淮海战役中侥幸逃脱的胡琏。
胡琏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戎马一生,参加过北伐与军阀混战,也曾在石牌要塞与日寇浴血奋战,率领部队在淮海战场上与粟裕斗智斗勇。
孤悬台湾岛外的金门,是他凶狠阻击解放军的战场,更成为他不堪回首的伤心处。
但客观地说,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比其他同僚们略高一筹。
有人评价他具有张灵甫的“悍”,却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谋”和“勇”却超过黄百韬。他统辖的十八军,是国民党五大“王牌部队”之一。
曾几何时,胡宗南与胡琏一个号称“西北王”,另一个号称“金门王”。但在国民党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胡宗南抵不上一个胡琏。
晚年的胡琏撰写回忆录,详细回忆了他刻骨铭心的经历。他还常跟身边人说这么一句话:“我这一生就干了两件事,打仗和读书。”
胡琏的确是国民党军中善于指挥,却又给我军造成许多麻烦的悍将。
无论是杜聿明,还是卫立煌、胡琏,他们都是国民党军中可圈可点的悍将,其个人指挥能力包括意志力,都远超张灵甫、薛岳。
因为种种主观或客观因素,导致这三位真正的国民党悍将一直有些名不见经传。
这些是基于权威资料和实际表现得出的综合结论,但也衬托出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刘立军.国民党悍将胡琏[J].领导文萃,2009(02):73-79.
[2]赵延垒,罗孝如,杜林洁.从善谋将军到悲情将军——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杜聿明评略[J].军事文摘,2018(23):71-75.
[3]许浩.辽沈战役前东北国民党军撤留问题研究——以蒋介石、卫立煌的战略分歧为中心[J].军事历史研究,2021,35(06):89-98.
孙立人厉害
国难当头,抵抗外族入侵,不分党派,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团结在一起杀侵略者者,
杜长官进攻厉害,胡琏防守厉害。
胡琏善守不善攻,动不动就做缩头乌龟,命保住了
去看看,(特赦1959)里面的战犯都怎么说
薛岳说委员长宁用奴才,不用人才。薛岳和孙立人不是黄埔嫡系而且战场上不听命令。杜垏明知道解放军要包围他本来已经跑了的又被命令不得撤退,他不敢抗命所以被活抓了。
都是血海里游出来的
卫立煌就是7.9路军😂
卫半路
黄百韬也可以
薛不想打内战
是昆仑关而不是昆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