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烦恼:一顿饭吃完,肚子鼓得像个皮球;坐在办公室里,总觉得气堵在肚子里,想放又放不出。更有甚者,晚上睡觉都能被肚子里的“咕噜声”吵醒。
有人以为是吃多了,有人觉得是肠胃不好,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消化系统出毛病了”。可到底是咋回事?难道真没办法治了?
今天咱就聊聊这事儿,特别是那些总觉得肚子里“气多排不尽”的人。中医有办法。
咱们从“气”的来源说起,再告诉你为啥你总觉得“气胀难消”,最后奉上3个实用的中医妙招,让你轻松告别这烦人的“产气之源”。
肚子里为啥总有气?别只怪“吃多了”咱们先得搞清楚,肚子里的“气”到底是哪儿来的。
人体的肠道里本来就有气,这是正常现象。
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吃进去的空气,二是食物在肠道里被细菌分解时产生的气体。
吃进去的空气你可别小看这一口气,吃饭时狼吞虎咽、边说话边吃饭、嚼口香糖,甚至喝碳酸饮料,都会让大量空气被吞进肚子里。
这些空气一部分会随着打嗝排出去,剩下的就只能在肠道里“打转”了。
食物分解时的产气有些食物,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的,比如红薯、豆类、洋葱、卷心菜等,到了肠道里会被细菌分解。这一分解,气体就来了。
特别是肠道菌群不平衡时,产气会更多。
但问题来了,为啥有的人肚子胀得厉害,有的人却没事? 这里头的玄机,其实和中医讲的“脾胃功能”有很大关系。
中医怎么看“肚子里的气”?关键在于脾胃和肝气在中医看来,肚子里的“气”不是简单的空气,而是和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以及肝气郁结密切相关。
专业点说,这叫“气机不畅”。
脾胃虚弱,运化失调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如果脾胃功能不好,食物就容易滞留在肠胃里,形成“食积”,进一步产生大量气体。
你吃得越多,肚子越胀,恶性循环。
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肝主疏泄,负责调节全身的气机。如果你长期压力大、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气机运行受阻,肠道里的气就不容易顺利排出去。
也就是说,明明有气想放,却怎么都放不出来。
这两大问题常常互相影响,比如脾胃虚弱的人更容易受情绪影响,导致肝气郁结;而长期肝气郁结的人,脾胃功能也会被拖累。
哪些人容易被“胀气”缠上?3类人中招最多不是所有人都容易肚胀,但以下这3类人中招的概率更高:
饮食习惯不好的人吃饭快、爱吃油腻食物、喜欢喝碳酸饮料,这类人容易吞入过多空气,肠胃负担也大。
压力大、情绪不佳的人长期工作压力大、爱生闷气的人,肝气郁结明显,气机不畅,胀气更严重。
肠道菌群紊乱的人有些人经常腹泻或便秘,这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
菌群一失衡,食物分解时产气量明显增加。
中医教你3招,轻松消除“产气之源”既然胀气的根源在于脾胃和肝气,中医就得“对症下药”。
以下3招简单有效,日常就能用。
1. 调脾胃:健脾祛湿,少吃易产气的食物脾胃不好的人,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
中医常用健脾祛湿的药材,帮助脾胃恢复正常功能。比如:
薏米红豆汤:薏米健脾祛湿,红豆利尿排湿,适合脾胃虚弱、肚胀明显的人。做法:薏米和红豆按1:1比例煮汤,每天喝一碗即可。
山药粥:山药补脾胃,帮助运化功能恢复。煮粥的时候可以加点大枣或莲子,效果更好。
饮食上要少吃红薯、豆类、洋葱等容易产气的食物。
饭后可以喝点陈皮茶,帮助消食化滞。
2. 疏肝气:放松心情,学会“顺气”肝气郁结的人,关键在于疏泄肝气、调整情绪。中医常用的办法有:
泡脚顺气每天晚上泡脚时,可以在热水里放点艾叶或生姜。
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肝气疏泄。
按揉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脚背大拇指和二拇指之间的凹陷处。
每天按揉3-5分钟,有助于缓解肝气郁结。
调节情绪也很重要。平时可以做做深呼吸,学会放松心情。
情绪顺畅了,气机自然也就畅了。
3. 通腑气:促进排气,别让气“憋”着如果肚子里的气已经积得太多,最快的方法就是帮助排气。以下方法可以试试:
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部,力度适中,每次5-10分钟,这样能促进肠道蠕动,让气体更快排出去。
艾灸神阙穴神阙穴就是肚脐,艾灸这个部位能温暖脾胃,促进气机运行。特别适合肚子胀气、腹部发凉的人。
做“小燕飞”运动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同时抬起头、胸和双腿,类似燕子飞翔的姿势。
这种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肠道排气。
调理胀气要有耐心,别让“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肚子胀气看似是小事,但如果长期不重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胀气并不是“忍忍就好”,而是需要科学调理。
中医讲究“治未病”,趁着问题还小,赶紧调理脾胃、疏通肝气,才能避免更大的健康隐患。
总结:小改变带来大健康肚子里的气不是无缘无故的,根源在于脾胃和肝气。通过调整饮食、疏肝解郁、促进排气,完全可以轻松告别胀气烦恼。
健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脾胃论》,李东垣
3. 《肠道菌群与胃肠疾病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