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从历史角度出发,评判历史人物的角度不可能非黑即白,特别是对赫鲁晓夫这么一位和中国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
赫鲁晓夫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对中国的态度很矛盾,纵观历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援助中国的力度最大,但与此同时,正因为他,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今天我们来看看赫鲁晓夫究竟为中国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国人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
赫鲁晓夫对中国援助力度之大 绝无仅有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虽然在国际上打出影响力,不过在外交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这次访华意义非凡,不仅为我国引进苏联几家铁路修建公司,同时在原有援助基础上增加十多个项目。
不仅如此,赫鲁晓夫为我国提供5.2亿卢布低息贷款,要知道,当时人民币和卢布的汇率在1:5左右,也就是25亿人民币。而我国1954年的GDP总量仅为859.82亿元,由此可见援助力度之大。
如今的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但那时中国工业产值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没有先进技术支撑,整体发展速度不理想。
更让人钦佩的是,赫鲁晓夫对中国农业和轻工业领域的援助,其实顶着国内重重压力。
因为苏联在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同样不理想,苏联国内不少人对赫鲁晓夫的援助计划颇有不满。
不过赫鲁晓夫还是顶住压力,开启了长达多年的援华路线。
其实在国家关系上,两国交往的核心在于国家利益,赫鲁晓夫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才力排众议坚持对中国援助,他深知,援助中国对苏联的发展利大于弊。
和高大威武的斯大林不同,赫鲁晓夫身材矮小,和大家印象中的“战斗民族”形象大相径庭。
其实在1953年竞选时,大部分人看好贝利亚,就算论资排辈,也轮不到赫鲁晓夫,可最终他站上苏联的最终统治地位,由此可见其强硬手腕。
赫鲁晓夫上台后,不仅要妥善处理斯大林时期的民族分裂问题,还要时刻提防邻国北约。
在此背景下,苏联希望与一个强大的邻国建立友好关系,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住脚。
从国家利益出发,赫鲁晓夫的做法没毛病。
不过苏联国内对其援助力度产生疑问,彼时的苏联经济发展缓慢,政治局势动荡,为何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援助中国。
赫鲁晓夫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他的援助计划除了经济援助之外,为我国工农业注入新鲜血液,从根本上推动中国工农业发展。
欧美国家对赫鲁晓夫的做法属实看不懂,别说欧美国家,连本国重要领导及民众都难以理解。
赫鲁晓夫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贡献1954年前后,中国工业发展滞后,产值上不去,生产技术落后,赫鲁晓夫大手一挥,把苏联4家公司送给中国。
这可不是普通的公司,它们分别是轮船制造、石油勘探、有色金属以及民航企业,这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工业,无疑是雪中送炭。
另外,赫鲁晓夫还增加两百多个援助项目,从军工到钢铁,从化学到金属,几乎涵盖所有工业领域。项目的推进需要技术人员,于是赫鲁晓夫直接调遣上万名优秀技术人员进驻中国,手把手教学。
我国不少学者和技术人员在苏联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系统学习各类工业技术。
如此援助力度,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罕见的,在西方国家对我国技术封锁时,苏联“老大哥”把各领域生产技术定制成教学大纲,让我国学者和技术人员真正学到有用的技术。
据相关统计,苏联共援助4000多份教学大纲,提供5000多项生产标准。
说句题外话,中苏关系恶化之后,苏联撤走技术人员时,已经有上百个项目可以投入使用。
要知道,在当时的国内环境下,单靠我国去探索实践,可能需要30年时间。
二战之后,国际局势重新洗牌,美苏英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把旅顺分给苏联,这一切均在未通知我国的前提下进行。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旅顺一直属于苏联军事管辖。
旅顺的战略价值极高,对苏联同样如此,苏联利用旅顺港和海参崴构建远东地区强有力的海上军事力量。
所以,赫鲁晓夫提议归还旅顺时,遭到国内大批官员反对。
归还旅顺也是赫鲁晓夫援助中国计划的一部分,这位小个子领导人,却有着广阔而深远的战略视野,在他看来,归还一个旅顺港,换来与中国的友好建交,何乐不为。
1955年,中苏共同发表《联合公报》,虽然在过程中,苏联撤离旅顺的时间有所延迟,不过相较于香港回归,这些小插曲不值一提。
从以上几点足以体现赫鲁晓夫对我国做出的贡献,除此之外,赫鲁晓夫对我国的援助还涉及多个方面。
国家主权方面,1950年,中苏签署同盟条约,彼时的中国处于朝鲜战争初期,苏联要求在中国东北、新疆等地区享受别国没有的待遇,换言之,除了苏联以外的国家禁止在这些地方经商。
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破坏中国主权的行为,因此,赫鲁晓夫把这项补充协议废除作为援助中国的一部分内容。
军事方面,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让全世界人认识到原子弹的威力,由此引发全球核危机,对于中国而言,发展核武器是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砝码,但彼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匮乏。
中国希望苏联给予援助,起初苏联并不答应,核武器作为战略武器,人无我有才能形成威慑力。
不过随着1956年匈牙利事件爆发后,苏联内部出现不同声音,而赫鲁晓夫的态度开始转变。
最终,苏联援助中国建造核能,援助内容包括专家指导、教学、设计图纸等。
值得注意的是,苏联的援助仅限于核反应堆加速器,只是从核能方面提供指导,并非核武器。
当然,我国根据苏联方面提供的技术指导,进一步开发,最终成功研制出原子弹,这是后话了。
民生方面。从1959年起,我国经历三年困难时期,连年自然灾害导致我国粮食产量锐减,全国各地出现大规模灾荒。欧美国家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还在国际舆论上冷嘲热讽。
此时,苏联“老大哥”再次出手,援助几百万吨物资,多以粮油米面为主,切实解决我国粮食紧缺问题。
不过苏联的援助并非没有条件,苏联表示以贷款的方式援助,五年内偿还,中方慎重考虑后否决这项提议。
无论如何,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中国援助的力度最大,如果中国当时没有苏联的援助,发展步伐可能要晚几十年。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必须承认赫鲁晓夫对中国做出的贡献。
不过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体现两面性。
中苏关系恶化的关键人物,同样是赫鲁晓夫,甚至在某种程度来看,赫鲁晓夫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关键。
是好是坏 一切由国家利益决定据熟悉赫鲁晓夫的高层回忆,赫鲁晓夫在会议上经常大发雷霆,一旦意见不合,他根本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性格极为火爆。
另外赫鲁晓夫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强行加入个人主观因素,只要他不认可的思路,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拒不承认。
还有一点,赫鲁晓夫属于典型的顽固派,尤其针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上更是固执,他认可的目标,必须动用全国资源完成。
正因如此,赫鲁晓夫执政后期,苏联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出现明显的倒退迹象,最终走向解体。
赫鲁晓夫上台后,全盘否定斯大林的贡献,甚至引发苏联国内大规模的意识形态冲突。
在赫鲁晓夫第二次访华时,中方善意提醒,可赫鲁晓夫对此置之不理,甚至在一段时间出现激烈争执和矛盾。
美苏争霸期间,美国在亚太地区培养众多“忠实粉丝”,苏联提议开放我国沿海地区长波电台,我国海军力量并不发达,一旦提议成型,无疑会把海防力量拱手交给苏联,苏联肆无忌惮在我国领海活动,直接影响我国海军力量的发展。
对此,主席对这项提议大为恼火,双方第三次会谈剑拔弩张,最终蜜月期正式结束,中苏关系破裂。
如果有人执意要问,赫鲁晓夫到底是好是坏?小编认为是好的,毕竟“好人也会办坏事。坏人却不认为自己做的是坏事”。
赫鲁晓夫对我国的援助,确实让中国的工农业大幅度提升,而他也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关键人物。
从国家利益层面来看,赫鲁晓夫的做法没错,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基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中国与苏联相邻,国家间的合作与摩擦不可避免。
从这点来看,中苏关系恶化似乎是迟早的事,只不过赫鲁晓夫刚好出现在这个位置。
参考资料
《赫鲁晓夫回忆录(全三卷)》
《赫鲁晓夫全传》 威廉·陶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