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非洲国家掏心掏肺?等到苏联解体时,非洲各国为何毫不留恋

逍遥读历史 2024-11-06 08:26:45

苏联作为世界上唯二的超级大国,对全世界都有指手画脚的实力。那么非洲这块“香饽饽”,自然也成了苏联特别照顾的对象。

那时候欧洲、亚洲等地,美苏已经划定好了势力范围,拉美和大洋洲主要是美国的市场。那么苏联所能争取的地盘,自然也就只能在非洲了。

原本非洲主要是英法的殖民地,不过二战后,这些老牌列强全部退居二线。实力不够的,自然就要把位置让出来,苏联这才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埃及是苏联在非洲的第一桶金

苏联一开始想要扶持的对象是以色列,因为苏联籍的犹太人,大批量前往以色列建国,且这些犹太人的主张和苏联几乎一样,打算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的以色列。

苏联对此十分感兴趣,不光坚决支持以色列建国,而且还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帮助以色列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

但是除了苏联支持以色列,美国也在支持,以色列本打算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奈何苏联没有这样的耐心。斯大林去世后,苏联见以色列总是把社会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捆绑在一起,因此他们调整战略目标,彻底和以色列一刀两断。

1953年,苏联开始接触阿拉伯国家,第一个切入口便是北非的埃及。那时候埃及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变动,法鲁克王朝被纳赛尔带领的军队给推翻了,苏联立刻开始与纳赛尔接触,并且着手对埃及进行了一系列扶持。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又被称为苏伊士运河保卫战,埃及背后的支持者正是苏联,否则埃及绝对会被英法和以色列给打崩了。关键时刻还是美苏两国紧急施压,才让英法被迫撤军。

到了1960年,苏联更是开始帮助埃及建造阿斯旺水坝。这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担忧,他们认为苏联不仅开始染指中东地区,更是对非洲有了足够的野心。

不过苏联在扶持埃及的过程中,也是比较烦恼,票子、技术、武器,该提供的都提供了,可埃及愣是不肯当自己的小弟。

当时纳赛尔的态度很明确,坚决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坚持不结盟主义。因为苏联对埃及有所求,所以埃及同样在美苏之间游离。

时间一长,苏联对埃及自然也失去了耐心,他们在埃及既然得不到他们想要的港口,此后对埃及的援助,就远不如从前了。不过有了埃及这么一块跳板,苏联终于敲开了非洲的大门。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对非洲的影响力最大

苏联对非洲的影响,主要可以分成经济、军事和文化这3个层面来看,尤其是文化层面,是苏联打算掌控非洲的关键一步。

第一,经济层面

埃及和苏联处于蜜月期时,非洲其他国家也在蠢蠢欲动。谁不想让这样的土豪国家支持一把呢?至于人家提的要求,拿到赞助再说呗。

所以埃及吃了第一口红利后,埃塞俄比亚、突尼斯、摩洛哥、加纳等非洲国家,纷纷开始与苏联展开合作,表面上是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实际上纯粹就是苏联手把手帮扶他们。

相对于非洲国家,苏联不仅商品多,而且兜里有钱,且军事实力也非常强。非洲国家当然乐于购买苏联的商品,但是兜里没钱啊,这可咋整?

没关系,老大哥借钱给你买东西。为了打开非洲市场,兜售社会主义思想,苏联只好又开始放开贷款政策,让这帮非洲兄弟们尽情地借钱买东西。

你别说,票子是真好使,这玩意儿是人人爱啊。所以赫鲁晓夫时期,几内亚、马里、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莫桑比克、刚果、贝宁等非洲国家,全都开始学习苏联模式,大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趋势。

不过,赫鲁晓夫本人也坦言,帮扶这些非洲兄弟国家,主要靠的就是金钱的魅力。如果哪天不烧钱了,可能他们就要跟你唱反调了。而且,这些钱表面上是借出去的,实际上人家压根就没打算还。

第二,军事层面

胡萝卜加大棒,才能管理好一片地区,所以苏联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前提下,也在非洲参与了一系列军事斗争。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达到全盛时期,对非洲的投入就更大了。

比如说安哥拉内战、莫桑比克内战、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之间的战争背后,都有苏联参与的影子。

当然了,苏联不是直接派军队来参战,而是通过派遣军事顾问、专家、医护、飞行员等专业人士,来干涉这些非洲国家内部或者之间的战争。哪怕是自己不参与,也会通过本阵营内的其他国家,给予非洲国家一定的军事支持。

第三,文化层面

除了经济和军事以外,苏联还特别注重文化传播。苏联希望非洲国家能够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此向世界证明,苏联模式就是比美国模式强。

为此,苏联积极鼓励非洲国家的有识之士,到苏联来留学,学习苏联文化和先进的科学知识。没好处人家是不可能随便出国的,毕竟对非洲人来说,一张机票就非常昂贵了。

因此,苏联还特地给这帮非洲留学生提供了高额的奖学金。只要来苏联学习,不仅不需要自己掏钱上学、生活,还能额外领取一笔赞助金。相当于带薪上学,别提多爽了。

那时候苏联国内的学生,待遇根本没法和非洲学生相提并论,因此有不少苏联女性和非洲男性留学生混在了一起,毕竟人家的补贴高啊。

这些能到苏联留学的非洲人,其实家里条件都不差。有一个笑话叫,村里的首富才领得到低保,非洲各国挑选留学生时,是从相对有权有势的家庭中选择子弟前往苏联的。人家多数就是去看个热闹,见见世面,压根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

苏联为何与非洲逐渐疏远

经济上无限制地帮扶,可伴随着在非洲的盘子越铺越大,苏联根本扛不住这么撒钱啊。毕竟见不到几个回头钱,这种持续输血的策略,明显无法长久。

到1978年的时候,苏联对非洲的投入,已经超过了300亿美元,而当时苏联的经济已经陷入了停滞,所以他们根本无法持续为非洲供血。

不给钱?那对不起,此前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人家不仅不会继续给你好脸色,甚至会直接倒向老美。你说气不气人?

军事层面的成果,也是差强人意。比如说支持埃及和以色列对着干,结果埃及照样被以色列打得遍体鳞伤。等到埃及换个领导以后,为了阻止苏联获得地中海港口,索性赶走了所有苏联专家,甚至与苏联一刀两断。

在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争斗中,苏联也是犯了难,毕竟两家都是苏联要支持的对象。可不表态又不行,最终苏联选择了看似更有前途的埃塞俄比亚。这可把索马里给气坏了,直接撕毁了与苏联签订的友好条约,索性倒向了美国。

文化层面上,更是导致苏联和非洲渐行渐远的关键。那时候大量非洲留学生,跑到苏联来压根不学习,他们左手拿着伏特加,右手搂着苏联姑娘,小日子别提多潇洒了。

更关键的是,他们拿的补贴非常多,所以往往同时和好几个苏联姑娘交往,有些甚至挖墙脚,强行和一些有男朋友或者丈夫的苏联女性交往。这自然会引起苏联男性的强烈不满。

但是你敢动他们一下吗?动一下,他们就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欺辱行为,到时候反倒是苏联男性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人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在苏联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便学到的也是半吊子知识,回国以后,他们也无法为苏联传播苏联的文化和模式。

苏联解体,非洲各国是何态度

并没有什么态度,因为他们觉得,这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很明显,苏联在非洲的这些投资,基本算是打水漂了。

上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基本陷入了停滞状态,但是费用支出,却一直在攀升。为了维持自身在全球的霸主地位,苏联必须要在海外投入大量的资金。而非洲,更是他们这么多年来,重点投资的地方。

可是兜里没钱了啊,这么搞下去,不把自己搞完了才怪。为此,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逐步退出非洲。

其实从苏联的遭遇来看,非洲各国其实并不想给任何国家当小弟,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之所以和苏联好,那是为了骗补,其实他们和老美的关系也不差。

或许是当年埃及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的行为,启发了非洲各国。所以他们对苏联其实没什么感情,有钱就是好大哥,没钱你算什么玩意儿?

1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