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19年,贺子珍凭三点认出儿子毛岸红,为何毛主席却拒绝相认?

梅梅评历史 2024-09-06 15:58:54

1953年6月中旬的一天,上海市溧阳路一座幽静的洋楼庭院里,一片喜气洋洋,贺子珍特意穿了一身新衣服,焦急地站在门口,不停朝外张望着。

不久,一辆汽车载着一个满脸沧桑的中年妇女和一个20多岁的白净小伙子,停在了门口,贺子珍赶紧将来人迎进了屋里。

寒暄一番后,贺子珍拉起小伙子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她越看越激动,眼里也不禁泛起了泪花:“不错,是毛毛,就是我失散19年的儿子小毛毛!”

在场的人见状,无不为贺子珍感到高兴,众所周知,贺子珍与毛主席结识于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年代,他们在一起相濡以沫了10年。

贺子珍与毛主席

在这10年里,贺子珍先后生下了六个孩子,可最终留在她身边的,只有李敏一个,如今,满身伤痛的贺子珍,能在茫茫人海中,再见到朝思夜想的儿子,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安慰 。

“找到小毛毛”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然而,就在贺子珍满心欢喜地期待孩子与父亲相认时,事情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就连贺子珍确信的“小毛毛”的身份,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被贺子珍找到,并认为是“小毛毛”的年轻男子是谁?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毛主席对他,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李敏与贺子珍

一、“毛毛比我有出息”

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生下了她和毛主席的第二个孩子,这是个男孩,长得白白胖胖,浓眉大眼,和他的父亲像极了。

由于贺子珍的第一个孩子,刚出生一个月就因为革命形势被迫送人了,所以,夫妻俩对这第二个孩子,格外疼爱,毛主席还按照家里孩子的辈分,特意为他取名“岸红”。

贺子珍生下毛岸红后不久,不幸得了疟疾,为了不影响孩子,在傅连璋院长的建议下,毛主席就托人给孩子找了个奶妈。

奶妈是江西人,在家里,她常称呼小岸红为“毛毛”,渐渐地,大家都把“毛毛”当成了孩子的小名,就这样叫开了。

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毛毛一天天长大,也慢慢地懂事了,他会跟着大人牙牙学语,也会在傍晚守在门口,等着爸爸回家一起吃饭。

每当这时候,贺子珍怕孩子等久了,饿肚子,就叫他先吃点,小毛毛就学着大人的语气说:“我不饿,我要等着爸爸一起回来吃。”

对这个一直养在身边的孩子,毛主席怎么爱都爱不够,他常把毛毛扛在肩膀上,骄傲地说:“我才一个毛,你比我多一个毛,看来将来你比我有出息啊!”

然而,还没来得及看着毛毛长大,一场载于史册的中央红军的突围行动,又将毛主席夫妇和孩子永远地分开了……

那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刚刚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据情报人员送来的消息,蒋介石又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剿,为了保存有生力量,8.6万红军主力只能开始长征。

前路漫漫,充满艰险,为了安全起见,数以万计的红军只能含泪与妻子、儿女分别。

贺子珍和毛主席也不例外,他们将年仅2岁的毛毛,托付给了留在苏区的毛泽覃、贺怡夫妇抚养。

随着战争形势越来越不乐观,毛泽覃担心毛毛留在自己身边,反而不安全,就又把他悄悄托付给了一位警卫员,让警卫员为毛毛找一个可靠的家庭寄养。

1935年4月,在江西瑞金的一次战斗中,毛泽覃为了掩护同志撤退,英勇牺牲,他的警卫员也下落不明。

从此以后,没人知道毛毛被寄养在哪里。

直到建国后,毛主席才再次从贺怡口中,得知了毛毛的消息。

毛泽覃

二、“就让他在人民中受教育吧”

1949年3月,毛主席刚从延安来到北京,一天,贺怡兴冲冲地过来说:“在江西丢掉的小毛毛找到了!”

毛主席很高兴,便一一询问了很多问题,在得到答案后,他的神情又马上黯淡了下去,因为这个孩子的岁数、相貌、特点与他记忆中的“毛毛”均不符合。

贺怡不死心,准备亲自到江西去找,毛主席叹了一口气,制止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毛毛早就把养父母当成了他的亲生父母,如果我们贸然将孩子找回,他的养父母该怎么办?别人也是付出过巨大心血的,依我看,就让他在人民群众中接受教育吧!”

可倔强的贺怡怎么肯轻易放弃呢?

贺子珍与贺怡

这么多年,她心里一直怀有一丝愧疚,当年,毛主席和贺子珍将毛毛托付在她和毛泽覃手上,可他们却没有保护好孩子,反而把孩子给弄丢了。

虽然毛主席和贺子珍谁也没有因此责怪过贺怡,但她就是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找到小毛毛。

1949年11月,贺怡被任命为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长,在赴任之前,贺怡专门请了个假,去赣南寻找毛毛。

然而,贺怡寻访了很多地方,都一无所获,就在这时,她突然接到了江西吉安地委的电话,说是找到了疑似毛毛的下落。

放下电话后,贺怡就让司机火速往吉安赶,可此时天已经大黑,众人都劝贺怡在泰和先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再上路,贺怡急于找到小毛毛,说什么也不肯耽误时间。

结果,就在一行人乘车疾弛在颠簸不平的泰和至吉安的公路上时,由于视线不清,吉普车突然掉进3米多深的山沟里,年仅38岁的贺怡,不幸遇难。

听闻贺怡为寻找毛毛离世的消息,毛主席悲痛万分,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毛毛,不要再找了,就让他留在民间。”

就这样,寻找毛毛的事,随着贺怡的去世而暂告一段落。

李敏与毛主席

可身为母亲的贺子珍,却始终没有放弃,在她生下的六个孩子里,除了李敏,唯一还有可能活下来的,就是毛毛了,她是多希望还能再见孩子一面啊!

1953 年3月,一直在上海养病的贺子珍,给时任江西省长的邵式平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写道:

“我在瑞金时,生有一个男孩,叫‘毛毛’,长征开始后,毛毛被毛泽覃寄养在当地群众家里……现在思儿心切,请千万千万帮助查找……”

邵式平非常尊重贺子珍这位革命老大姐,也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为此,他对寻找毛毛这件事,格外重视,特意指派了省优抚处的干部王家珍组成专项任务组,落实此事。

王家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也听说过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英勇捐躯的事迹,因此当他接到这个任务时,再三表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会给贺大姐一个交代。

他赶回瑞金后,先是找到当地县长,组织了一场老红军座谈会,然后又查阅了档案馆,试图找到关于毛毛的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一腔热情的王家珍很快被泼了一盆冷水。

老红军们告诉他,当年红军长征前,留下孩子的时候,都是悄悄进行的,为的是防止泄露消息,被国民党反动派知道,因此这些孩子的下落,一般没人知道。

而且,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国民党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这里,他们为了“斩草除根”,秘密残杀了很多红军的后代。

言下之意,时隔多年,想再找到毛毛的下落,是几乎不可能的。

“问不出来,查不出来,那我就自己去群众中调查!”带着这样的信念,王家珍开始了一个村又一个村的走访。

就在他走访了近一个月后,两个收工回来的农民 ,在闲聊中突然告诉他:“朱坊村的朱盛苔,听说曾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

王家珍喜出望外,第二天就找到了朱坊村朱盛苔家,在他表明来意后,朱盛苔的妻子黄月英大方承认说:“我们是20年前收养过一个红军孩子, 名叫朱道来,今年21岁了。”

年龄和时间都对得上!

“他人呢?能不能叫出来让我看看?”王家珍激动地心都快蹦到嗓子眼了。

可听到黄月英接下来的回答,他一下子又迷惑了。

“道来他,前不久被人领到南京去了。”

原来,早在两个月前,一个从南京来的名叫“朱月倩”的中年妇女,拿着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的介绍信,找到了朱盛苔夫妇,她说朱道来是她的孩子,原本姓“霍”,叫”霍小青“,这次来,要把他带到南京去上学。

朱盛苔夫妇见来人哭求不止,又拿着官方信件,不像假的,便让朱道来跟着她去南京了。

王家珍不死心,又问道:“家里有没有道来的照片?”

“有,有,还是道来不久前从南京寄来的!”

黄月英急忙从屋里取出照片,交给王家珍,从接过照片的那一刻起,王家珍心里就升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照片中的他浓眉大眼,高额头、宽脸庞,多像年轻时的毛主席啊!

朱道来

三、“把他交给党组织”

王家珍不敢耽搁,立即将发现的情况,反应给了省长邵式平,很快,邵式平有了回话:将黄月英和朱道来带到上海,由贺子珍亲自辨认,于是,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贺子珍为什么认定朱道来就是失散19年的儿子毛毛呢?

笔者在遍查史料后,发现她是从三个方面来确认的:

第一,朱道来是“油耳朵”和“腋下气味”,她的所有孩子都遗传了毛主席的这一特点;

第二,黄月英带来了朱道来小时候穿过的一件棉袄,贺子珍一眼认出,这件棉袄是送出毛毛前,她用自己的旧军装连夜改做成的;

第三,为了慎重起见,贺子珍的哥哥,时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员的贺敏学,曾带着朱道来去体检验血,结果他的血型和贺子珍的吻合。

贺敏学

很快,“毛毛被找到”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半个多月后,中组部发来通知:要朱道来、 黄月英、 王家珍同去北京, 贺子珍则不必同行。

想到孩子终于能和父亲相见了,贺子珍的内心难言激动,她特意给正在北师大读书的女儿李敏写了一封信:“娇娇, 我给你找到了你的亲哥哥,就是我以前给你讲过的那个毛毛,多么不容易呀! 毛毛到了北京,你要好好陪他玩,要是去看望你爸爸,你可要陪着去,让你爸爸高兴!”

朱道来临上车前,贺子珍拉着他的手,说了很多不舍的话,也交代他,到了北京,要懂事、听话,她原以为此去会很顺利,没想到,到了北京之后,会发生那么多变故。

这最大的变故,就是孩子还没来得及和毛主席相认,朱月倩就赶到了北京,她在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大哭大闹,坚持认为朱道来就是她的儿子“霍小青”,是革命烈士霍步青的遗孤。

霍步青是我国工农红军的一位高级将领,也是我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他指挥并参与了多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活动,1933年9月,霍步青在福建宁化的一场战斗中,壮烈牺牲。

他牺牲后,已经八个月的妻子朱月倩受不了打击,早产生下了一个男孩,为了纪念丈夫,朱月倩为孩子取名“霍小青”。

经过朱月倩这么一闹,事情变得一下子复杂起来,如果当时有DNA检测技术,那么一切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医疗技术不发达,关于朱道来身世的问题,贺子珍与朱月倩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只能请毛主席出面定夺,毛主席在听过周总理的汇报后,为了不伤害革命家属的感情,于是下决断说:“不要说这件事了!管他是哪个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朱道来留在北京读书,住进了中组部副部长帅孟奇的家里,当时,她和邓颖超都收养了不少革命烈士的子女,由她来照料朱道来,也合情合理。

这之后,朱道来的身世虽然依旧存疑,但他和黄月英、贺子珍和朱月倩三个“妈妈”都没断了联系,三个妈妈时常给朱道来写信和寄送衣物。

朱道来虽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的孩子,但是有三个妈妈的关心和照顾,他也算是很幸福了。

朱道来留在北京后,先是在清华大学附中读书,四年后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国防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

可惜的是,1971年,年仅38岁的朱道来,就因患肝癌病逝了。

总结:

朱道来究竟是不是伟人遗失的孩子毛毛,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答案。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也变得愈发无足轻重,但回顾那段历史,却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毛主席曾说:“我们干革命,是为了造福下一代,而当时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没有他们的牺牲和骨肉分离,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参考文献:

1、《寻找毛泽东儿子毛毛之始末》,刘晓农,党史文苑,2011.5

2、《毛泽东和贺子珍失去的五个子女》,孔冬梅,人物与历史,中国知网

3、《也说贺子珍与她失落的几个儿女 ——兼评“贺子珍与她的儿女们”一文》,方蔚,世纪桥,2008.6

20 阅读: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