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治盗之术

志怪细细谈 2024-11-26 17:23:01

唐时,崔安潜出任西川节度使,到任之后并不急于追究盗贼之事。他言道:“若盗贼间产生隔阂,不互相支援包庇,那便无法为盗。”于是,他从府库中取出钱财,放置于三处集市,并在上面张贴榜文,写道:“告发并捕获一名盗贼,赏赐钱五百缗。若是同伙告发捕获,可赦免其罪,赏赐与平常人相同。”没过多久,便有捕获盗贼之人前来。然而,那盗贼却不服,报告说:“他与我一同为盗十七年,赃物皆平分,为何释放他并奖赏?”

崔安潜回应道:“你既然知晓我已张贴榜文,为何不先捕获他前来?如此一来,他应被处死,而你可受赏。你既然被他人抢先,还有何理由不死?”随即下令给予捕盗者钱财,让那盗贼亲眼目睹,而后将这盗贼斩杀于街市。于是,众盗贼与其同伙彼此猜疑,竟无容身之地,纷纷逃窜出境,其辖区遂平安。《容斋随笔》

晋国深受盗贼之患,苦不堪言。此时,有一人名为郄雍,此人具备非凡之能,能够审视盗贼的容貌,仔细观察其眉睫之间的细微之处,从而洞悉其真实情况。晋侯听闻其能,便派遣他去视察盗贼,结果在他的明察之下,众多强盗纷纷落网。晋侯大喜过望,兴奋地对赵文子说:“我得到这一人,整个国家的盗贼便能被清除殆尽,哪里还用得着更多的人呢?”赵文子却回应道:“依靠窥探侦察来捕获盗贼,盗贼是不会被彻底清除的,而且郄雍必定不得善终。”

不久之后,众多盗贼聚在一起谋划道:“我们之所以走投无路,皆是因为郄雍。”于是他们共同商议,一起出手将郄雍杀害。晋侯闻此噩耗,大为惊骇,立刻召见赵文子并告知他说:“果然如你所言,郄雍已死!然而,究竟该用何种方法来捕获盗贼呢?”赵文子回答道:“周地的谚语有云:能察见深渊中的鱼不吉祥,能预料到隐匿之事的人会有灾殃。况且君主您若想国中没有盗贼,莫不如推举贤能之人并予以任用;让光明的政教显扬于上,良好的风化施行于下,使民众怀有羞耻之心,如此一来,哪里还会有盗贼呢?”于是,晋侯任用随会主持政事,而众多盗贼纷纷逃奔到秦国去了。《列子》

“举贤任能”“教明化行”等理念,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道德教化和人才选拔在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从社会结构层面分析,盗贼的产生往往与社会的贫富差距、教育水平、法制健全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仅仅打击盗贼个体,而不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盗贼问题便难以根除。列子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

但从我这个小市民的角度来看,“教明化行”也不要过分。比如校霸问题,有些人从孩子时期就格外坏,油盐不进,根本温暖教化不了。他们一般都比同龄人高大,又勾结了校外小阿飞,普通学生无法抗衡。一般这样的孩子家长也很无赖,普通家长也斗不过校霸的家长。

那怎么办?目前毫无办法。前几天一个小校霸被民警踢了几脚,民警受到了处罚。打人是不对,但那个孩子连民警都不放在眼里,你说怎么办?霸凌的程度肯定很深,不然学校也不能报警。

别以为小孩子打架没什么大不了,分情况。普通同学间的小纠纷当然不算什么,但校霸孩子欺负小孩子却是非常非常恶毒的,有些都超乎了成年人的想象。班级里如果有一个小霸王,那可是其他孩子的恶梦啊。

还有一些碰瓷的老人,明明是敲诈,就是制裁不了。这样的坏人到一百岁也那样,他可不知道“见贤思齐”。从我一个小市民的角度看,咱们尊老爱幼是不是有点过了啊。有人岁月静好,就有人负重前行;有人占便宜就有人吃亏;纵容小校霸、老无赖,就有人遭殃受害。

今天的故事短,再讲个关于治理盗贼的笑话:吴木欣曾说,康熙甲戌年间,有一位科举出身的官员任职于浙中,负责点检稽核囚犯。其中有一犯了盗窃罪的囚徒,已然被刺字完毕。按照惯例,应当将其逐释。然而,这位县令却嫌‘窃’字刺的不标准,使用了民间的简化字。于是下令将已刺之字刮去,待到创口平复,再依照官方正版的文字重新刺刻。

此盗当即口占一绝云:“手把菱花仔细看,淋漓鲜血旧痕斑。早知面上重为苦,窃物先防识字官。”负责看守的禁卒听闻不禁大笑。《聊斋志异》

2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4-11-26 22:00

    你是说"君主若能“举贤任能”,“教明化行”,哪里还会有盗贼"吗?那么请教一下,今天不论江湖草莽间的土贼,只问那些冠冕堂皇,有头有脸的高档次盗贼,他们层出不穷又是由何原因导致的呢?还是同样的原因吗?

  • 2024-11-29 15:46

    阴阳变化,正邪并存!在于管理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