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心中的“中国草”,用草种出蘑菇!终结了14年的部落斗争?

万物灵 2024-12-12 17:17:3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南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被当地人亲切称为“中国草”的菌草,经过20多年的推广种植,成为该国东高地省的第二大发展产业。

而且当年的菌草引进种植,更是平息了一个部落村庄长达14年的冲突。菌草的种植,给这个南太平洋国家还带来了哪些变化?那就来看看菌草包括我国的旱稻技术,是如何在当地推广的吧。

菲尼突古村的14年流血阴影

巴布亚新几内亚很穷,东高地省,这里的主粮曾经是红薯。多年以来,这里很少种植水稻,更不知道菌草为何物。

当地人说,还在白人殖民时期,西方人告诉他们,这里是不能种植稻米的。既没有外部引进,更没有谁来教他们,当地人多年来也不懂得该怎么种。

因为自己不种植,要吃大米只能靠从国外进口。在此之前,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从澳大利亚和亚洲进口大米,一年光是买粮食的支出,折合人民币就高达12亿元。

对这样一个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来说,进口粮食不但耗费资金,而且还容易被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等于吃饭的最基本问题,被外部卡住了脖子。

但是,一切还是因为国家落后贫穷,没有谁会真正在乎他们的吃饭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菲尼突古村的村民,过去为了土地和一口吃的,经常发生冲突,时间跨度长达14年。

流血阴影制造了巨大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地发展不起来,农民连基本的饮食都不能得到保障。

中国菌草的到来,包括旱稻技术的引进,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粮食种植趋势。过去,东高地省的人主要吃红薯,现在有了稻米,也有了菌草,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粮食的充足,终结了菲尼突古村持续多年的冲突。现在在该村的田间地头,矗立着一座“和平纪念碑”。

中国人的技术终结了当地人的冲突,也渐渐让他们摆脱了贫困。那么,他们所说的“中国草”菌草,究竟是什么呢?

菌草技术的起点

菌是指食用菌,香菇、木耳等菌类,也可泛泛的理解为蘑菇的一类。一般来说,食用菌的养殖,都要靠树木来做基础。

像木耳这种食用菌,大规模养殖时需要大量的木头。上世纪80年代在福建,农民为了发展食用菌养殖,大量砍伐木材用来生产木耳等产品。

这样一来,食用菌的种植和林木生长,就产生了直接的冲突。能不能不使用木材,而是用草或者其他来代替木头呢?当时,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可是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

从1983年开始,林占熺带领团队,开始系统研究这一难题。之所以说是难题,是因为不光中国在思考解决方式,世界其他国家也还没有攻克这个难关。

研究人员的基础,使用的是福建当地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其实原理也不复杂,要用草代替木头,保证食用菌的正常生长。

经过整整3年公关,这一技术取得了突破,于是便有了后来的菌草。相比于传统的林木,草不但数量多,而且在栽培食用菌之后,还能用草做饲料搞养殖业。

据不完全统计,随着菌草技术推广开来,此后国内每年少砍伐上千万立方米的树木。

林占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他此后还有了“世界菌草技术之父”的美誉。到上世纪90年代,菌草技术成为国内科技扶贫的首要项目。

彼时,这一技术主要在国内推广,从来没有想过走出国门,到南太平洋的一个陌生国家。

改变,是由一个留学生带动的。

1998年,菌草技术出国

1995年,一个叫布莱恩·瓦伊的留学生在福建读书。这一年,菌草技术正在国内推广,布莱恩也了解到了这一技术。

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农村不但贫穷,关键多年来种植的农作物都很单一,更没有什么像样的种养殖产业。

把菌草技术引进家乡,各方面效益肯定会很好。接下来,布莱恩在两国之间奔走,先用种植菌草的前景,说动了本国地方政府。然后又跟福建的农业专家接洽,希望他们能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推广技术。

在布莱恩的牵线搭桥下,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应兴,于1998年第一次踏上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地。

时至今日,林应兴依旧记得当初推广技术的情形。当地农民完全不知道菌草技术是啥,为此我国的专家,集中召开了现场学习会。

林应兴记得,当时来了几千人,来看中国专家讲解技术,以及演示如何操作。

起初,林应兴他们进行了推广性种植,他们进行具体的种植示范,村民们观摩学习。很快,食用菌被成功栽培出来,表明当地的环境很适合菌草的种植。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林应兴他们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标准,更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便于村民们掌握技术。

到了2000年,东高地省又专门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到我国福建进一步观摩学习。关于菌草技术项目的援助协议也正式签署了。

因地制宜推广教学

时至今日,作为主要的技术专家之一,林应兴依然活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东高地省。

根据推广协议,我国的专家们在当地设置有菌草培育基地。这里既是教学的地方,也是把具体的技术分发到农户的中心。

林应兴此前对媒体介绍,因为当地的农民普遍还比较贫穷,所以在技术的推广上会尽量简化。

比如栽培过程中需要生产菌袋,农民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来操作。因此菌袋和菌种的生产,都是先在栽培基地里完成。

相当于基地把栽培步骤中的关键部分都做好了。如果农民有栽培的意愿,直接把菌袋带回家里。

接下来按照专家教授的方法,种下菌袋按照正确的步骤护理,最后就等着食用菌长成就行。在当地的环境中,栽培下去看护好,一个星期就能有收获。

专家完成了重要步骤,农户只需要种下去收获就行。这样一来,整个推广的过程就很快。那些有过收获的农民,渐渐积累了经验,往后就能自行栽培了。

不过在林应兴看来,技术上解决的,仅仅是操作问题,要想更大规模的推广,光靠专家的力量还不够,重要的是把各地的农民农户组织起来。

由于当地还比较落后,没有像我国这样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要想把当地人组织起来,还得靠本地的一些基层网络结构。

林应兴认为,除了当地政府大规模推广外,技术专家还应该和当地的教会合作。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一定比例的基督教信徒,能把农民有效联系起来的地方,正是各村各社区的教会和教堂。

专家和政府以及教会三方协作,农民就能被尽可能组织起来,这样一来推广的力度就很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林应兴他们推广菌草技术的同时,也把稻米和种植技术带到了东高地省。

从吃红薯到吃米饭

东高地省的主粮是红薯,就在我国当初把菌草技术带过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干旱。粮食缺乏,当地政府就询问我国的专家,能不能把稻谷种植引进来?

经过了解后发现,东高地省不适合种植水稻,当地的灌溉设施不完善。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专家们随后决定试试旱稻。

经过几次尝试,国内的旱稻品种“金山一号”,最终在东高地扎下根来。经过20多年的推广种植,东高地省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过去吃红薯,现在当地人更喜欢吃大米。而且当地的气候条件,大米更适宜长期储存。有了大米,也有了食用菌蘑菇,农民可以两样搭配着一起吃。

不光是东高地省,整个巴布亚新几内亚,都是相似的气候环境和地形地貌,其他地区也都适合旱稻的种植。

在国内专家看来,如果旱稻技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进一步推广,未来70%的粮食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不用再从国外买粮。所以,旱稻的推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截止到目前,整个东高地省的旱稻种植农户有六七千户,菌菇的栽培生产有2000多户。这两项农业技术加起来,受益的当地人超过了四五万。

而且,不光是种养殖户受益,菌草加工、牲畜养殖的农户也从中受益了。

收入增加,营养得到补充

目前,当地栽培生产菌菇的农户,每人可以免费获得50到200个菌袋。按照这一规模计算,一次收成就将近100公斤。

一公斤菌菇的价格,折合人民币在30元左右,单次收入就能达到2400元到3000元之间。

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也才有1600元人民币。所以,如果生产栽培菌菇,受益相当不错。

不光能卖,食用菌类本身的营养价值很高。因为贫穷,当地儿童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如果讲菌菇类食物大规模融入到当地人的饮食中,对于营养的补充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稻米种植方面,当地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六七百斤。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三亩地,每年的产量除了能保证自己吃外,还能卖粮增加收入。

最早参与项目的农户,目前普遍都增收了。其中一个种植农户,靠卖蘑菇已经收入40万人民币。他们的两个孩子不但上了大学,去年全家还一起来中国旅游了。

结语

去过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国专家都认为,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地情况都不错,本地人缺少的是技术以及勤劳的理念。

推广菌草以及稻米的种植,不光需要我们教给他们,还要看他们自己是否从本质上做出改变。未来可期,但未来的愿景建立在改变之上。

0 阅读:25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