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总理在朝鲜是几把手?为何从不公开发声?

猫爷进渔场 2024-11-29 13:55:1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21年2月中旬,朝鲜第八届中央委员会议上,金正恩火冒三丈,对着朝鲜内阁和内阁总理金德勋一阵毫不留情的批评。

原因是金德勋和内阁制定的5年经济计划,缺乏准确的指导方针,没有显著的创新变化。

金正恩的指责,不亚于当着众人的面,甩了金德勋一巴掌。

对此,身为国家总理的金德勋没有任何的不满,做出的唯一回应是表示回去后立刻做出工作调整。

金德勋在八届会议上的遭遇,生动诠释了朝鲜总理在朝鲜政坛中的地位——可有可无,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那么,在别国明明是分管国家大业、手握重权的国家总理,为何到了朝鲜就变得如此人微言轻?

朝鲜政治架构——唯一领导体系

朝鲜内阁总理的尴尬境遇,还要从朝鲜的政治架构说起。

确切来说,是唯一领导体系的建立。

朝鲜的“领袖的唯一领导体系”,最早可追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半个世纪以来,该体系在权力结构重组中没有发生太激进的变化。

只是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偶尔采取强化劳动党领导国家机构体系等措施。

朝鲜唯一领导体系的彰显,从金正恩的上位就能清晰看出。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逝世后,同月30日朝鲜就召开了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推举金正恩为最高司令官,并于2012年4月又先后召开第四次党代表者会议和第十二届第五次最高人民会议,推举金正恩为劳动党第一书记和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

这样,朝鲜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就完成了权力的承接工作。

并且自从金正恩上台以后,朝鲜就强调说:“新领导人自遇到大国丧之日起就实行了唯一领导”。

换言之,正因为金正恩兼任了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保障了“领袖的唯一领导体系”。

而随着金正恩上台后的一系列任命和职位调整,权力越发集中。

特别是从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权力机构的主要人事变动情况来看,党、政、军的主要人事218名当中,占44%的97人已被替换,包括2012年替换的68名在内,到了2011年10月,又先后替换了29名。

就连当初金正日为金正恩留下的7名顾命大臣,也有5人在两年内迅速落马,为金正恩独揽国家大权做铺垫。

由此可见,目前朝鲜政治体制在权力结构上的主要特征,就是以“领袖的唯一领导体系”为基础的,国家组织机构的不断集权。

党政军三方权力尽皆集于金正恩一人身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存在感自然会降低,尤其是早在金日成时代,就日渐边缘化的内阁总理。

朝鲜总理的职责

朝鲜内阁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朝鲜成立之初。

朝鲜在1948年9月9日宣告成立,同年便宣布仿照日本实行内阁制,以内阁为国家权力的最高执行机关,即中央政府。

当时,金日成担任内阁首相,这是朝鲜内阁的起源。

1972年12月,第五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朝鲜宪法,决定废除内阁制和最高人民会议的常设机构──常任委员会,改设以国家主席为中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政务院体制。

政务院成为国家权力的最高执行机关,由总理、副总理、部长及其他必要成员组成。

1998年9月,政务院又改称为内阁,由内阁总理领导。

这一名称和体制一直延续至今。

从内阁的组成和职能来看,朝鲜内阁由总理、副总理、相(部长)、委员会委员长和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对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及其常任委员会负责。

目前,内阁下辖43个机关,包括8个委员会、31个省、2个局、1个院和中央银行。

内阁看似机构庞大、管辖事务范围也十分宽广。

那身为内阁领导人的内阁总理呢?似乎也应该紧握国家大权。

但实际情况却是,内阁总理的透明化程度极高。

金日成时代的朝鲜内阁总理,由于仍处于朝鲜革命成功初期,南北半岛尚未统一,因此国家赋予内阁总理的主要职责是“革命化”,即想方设法争取解放南韩,促成国家统一。

那时候的朝鲜政府,尚未意识到三八线会成为南北朝鲜永久的国界线,始终对解放斗争满怀热忱,内阁总理也被视作朝鲜民族解放斗争的领军人物。

因此,七八十年代的内阁总理,往往都由金日成、金一这些革命资格老练,并与中苏有着较深渊源的老一辈政客担任。

然而,随着南北局势渐趋稳定,平壤方面虽然不想承认,但也清晰的认识到,短期内半岛解放已经成为奢望。

这样一来,肩负解放使命的内阁总理,就成了一个毫无用武之地的空壳子。

尤其是80年代的朝鲜总理,几乎都成了荣誉满身,退休后被选为副主席,但手中毫无职权的象征性人物。

于是,内阁总理开始被“推举”经济发展者。

经济改革的寸步难行

金日成时代后期,随着朝鲜经济出现问题,国际环境逐渐恶化,总理的任命也开始出现随意性。

因为朝鲜最早一批内阁总理,都具备很强的“革命化”色彩,但对经济往往是一窍不通。

于是,内阁总理频繁更迭成为常态。

简单来说就是,谁有能力和想法能搞好经济,就被提拔上来干一阵内阁总理。

比如,传闻对经济有些研究的姜成山,1984年走上总理之位,调控了两年宏观经济但发现没有起色后,只能匆匆离职。

接着,接替他的李根模也在位不到两年时间,就被平壤方面换下来。

这些被撤职的总理,后来大多转型投身内政。

但朝鲜经济每况愈下,要想振兴发展,还需要专业的经济人才带领。

于是到了后面的金正日、金正恩时代,朝鲜依然延续着此前的总理任免思路。

一位又一位对经济领域有着研究的政治家,尝试接下内阁总理大任。

但截至目前,这些总理的下场都不算好。

以朴凤柱为例。

此人先后两次登上总理宝座,也耗费心思在朝鲜推动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但由于改革动静闹得太大,又没搞出显著成果,结果背锅成了平壤政府的替罪羊。

堂堂的国家总理,被一撸到底去了企业当厂长。

再到现如今的金德勋总理,同样屡屡为朝鲜经济滞后、改革难有成果负责,受到中央政府的抨击。

但殊不知,朝鲜经济改革难有成效的根源,并不在于领导人的无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历史背景和政治体制‌是阻碍朝鲜经济改革的重要因素。

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曾经依赖经互会体系,通过出口粮食和工业品换取资源,经济一度繁荣。

然而,苏联解体后,朝鲜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援助和资源供应,经济迅速崩溃。

朝鲜领导人担心经济改革可能带来和平演变,因此选择了固守原有体制,而不是进行冒险的改,错失像中国一样的改革开放良机。

其次,‌经济依赖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朝鲜长期依赖苏联的援助和经互会体系,缺乏自主发展的能力。

苏联解体后,朝鲜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经济复兴。

最后,‌国际环境‌也对朝鲜的经济改革产生了影响。

从冷战开始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美西方经济制裁,让朝鲜难有翻身的机会。

因此,朝鲜的经济改革困境,从来不是经济领域领军人物所能克服的。

很大意义上,朝鲜内阁总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烫手山芋,上来就是背锅的角色。

对于朝鲜总理,外部基本上很陌生,甚至不关注。

因为在朝鲜,总理从不是一呼百应的伟人和强人。

这个低调的位置,虽然足以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经济状况,但考虑到朝鲜难以走出的经济困境,一个方针政策的出台,一旦没能达到理想效果,就极有可能招致巨大的政治经济风险,甚至赔上自己的政途和性命。

连自己的工作和性命都难保,朝鲜总理有哪来的其他心思在国家舞台上纵横捭阖?

结语

一国总理,却沦落到为国家经济发展背锅的境地,足以见得朝鲜目前权力架构的不合理。

尽管从明面上看,内阁总理仍是朝鲜的“二把手”,但论实际权力,在朝鲜政坛不知要排到多少位。

外界对其鲜有了解,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资料

方浩范.朝鲜政体分析与经济特区现状——兼谈2013经济情况回顾[C]//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张寿.金正恩时代朝鲜政治体制的特征与前景[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0

19 阅读: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