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距离,两者不要互相迁就。理想是一种未来,目标则是现实,而理想的实现,需要先从现实目标开始。
春暖花开
什么问题能救人一命?
有个年轻人去采访朱利斯·法兰克博士。法兰克博士是市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虽然已经70岁高龄了,却保有相当年轻的体态。
“我在好多好多年前遇到一个中国老人,”法兰克博士解释道,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在远东地区的俘虏集中营里,那里的情况很糟,简直无法忍受,食物短缺,没有干净的水,放眼所及全是患痢疾、疟疾等疾病的人。有些战俘在烈日下无法忍受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对他们来说,死已经变成最好的解脱。我自己也想过一死了之,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我的求死意念——一个中国老人。”
年轻人非常专注地听着法兰克博士诉说那天的遭遇。
“那天我坐在囚犯放风的广场上,身心俱疲。我心里想着,要爬上通了电的围篱自杀是多么容易的事。一会儿之后,我发现身旁坐了个中国老人,我因为太虚弱了,还恍惚地以为是自己的幻觉。毕竟,在日本的战俘营区里,怎么可能突然出现一个中国人?他转过头来问了我一个问题,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救了我的命。”
年轻人马上提出自己的疑惑:“是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救人一命呢?”
“他问的问题是,”法兰克博士继续说,“‘你从这里出去之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从来不敢想。但是我心里却有答案,我要再看看我的太太和孩子们。突然间,我认为自己必须活下去,那件事情值得我活着回去做。这个问题救了我一命,因为它给我某个我已经失去的东西——活下去的理由!从那时起,活下去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了,因为我知道,我每多活一天,就离战争结束近一点,也离我的梦想近一点。中国老人的问题不只救了我的命,它还教了我从来没学过却是最重要的一课。”
“是什么?”年轻人问。
“目标的力量。”
“目标?”
“是的,目标、企图、值得奋斗的事。目标给了我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没有目标地活着,但是要真正地活着、快乐地活着,我们就必须有生存的目标。伟大的艾德米勒·拜尔德说,‘没有目标,日子便会结束,像碎片般地消失’。”
目标牵引着坚强的意志力
“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即所向无敌的决心。一个目标一旦确立,不在奋斗中死亡,就要在奋斗中成功。具备了这种品质,你就能做成在这个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否则,不管你具有怎样的才华,不管你身处怎样的环境,不管你拥有怎样的机遇,你都不能使一个两脚动物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
——福韦尔·伯克斯顿
我常常被伟人的传记所震撼,在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被证明是根本不可战胜的困难,相反,这些困难在很多情况下已被证明是他们最好的帮手。因为这些困难能激发他们工作和坚忍不拔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转化成生活的本领和技能。这些伟人的传记证明了一句格言:“顽强的意志可以使人成就任何事业。”
莎士比亚小的时候,家里人希望他成为梳毛工,其他人则断言他是块学校看门人的料子。但是莎士比亚却成为全人类的缩影。由于他对海洋事物的遣词造句是那么的准确精当,以至于一位海军作家竟然宣称莎士比亚过去肯定是水手,而一位神职人员则从莎士比亚著作中所显示的种种内在的迹象里推断出,莎士比亚曾经很可能是个牧师的秘书;一位出色的善于鉴别马的专家则坚持认为,莎士比亚曾经必定是马贩子。莎士比亚从自己的经历和广泛的视野里收集、储存了无数的知识,在任何一个事件中,他都是一个细心好学的学生和刻苦的工作者。正是他坚强的意志才诞生了伟大的作品,直到今天,他仍然影响着世界。
正如莎士比亚一样,这些伟大的人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自立、坚定的决心、不屈不挠的奋斗和坚守良知的正直,而这些形成了他们人格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恰恰表现出真正的高贵、气宇昂然的性格品质,这些品质围绕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实现目标。可以说是坚强的意志力达成了目标,而目标也牵引了坚强的意志力。
目标必须基于现实
下面我就谈谈实现目标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目标必须基于现实。
理想要远大,但是目标却要基于现实,一定要把目标设立得非常清楚,包括怎么学习,培养哪些能力,历练过多少事情,学会什么样的技能,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需要晋升到什么样的岗位,等等,这些都是目标,当你把这些目标都一一做到的时候,你就会看到理想的实现。
我遇到一些同学,虽然有很多目标:创业、考研、出国、锻炼自己实践的能力,等等,但是这些目标对于一个大二的学生而言,似乎多了一些不太切合实际,应该做出选择和调整,一旦做出选择、明确目标后人就不会觉得困惑了,我建议这个学生把学习目标摆在首位,学生需要以学习为主,在获得学习的进步、成为班级成绩优异的学生之后再考虑其他的目标。这个学生开始按照建议去做,一个学期下来,他明白了之前自己的问题所在,在随后的时间里他觉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距离,两者不要互相迁就。理想是一种未来,目标则是现实,而理想的实现,需要先从现实目标开始。
如何设定目标?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设定目标。
原则之一:一次定一个最靠近自己现实的目标这个原则告诉人们,目标设定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脱离自己的现实,而且一次只能够确定一个目标。很多朋友以为目标远大才行,这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还需要明白,远大目标需要一个一个小的目标来衔接,只有不断地实现每一个小的目标,才有可能成就远大的目标,所以我更加情愿用远大的理想来表达,而把目标归为现实目标。
看看前任美国国务卿赖斯的成长过程,就可以知道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要基于自己的现实的条件。
康多利扎·赖斯出生在种族隔离制盛行的伯明翰。很多人听说她在伯明翰长大,便推测她的童年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母亲在赖斯幼年时对她进行了孜孜不倦的音乐教育。赖斯四岁时,掌握了一些曲子,开了第一个独奏会。赖斯家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只有当孩子们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两倍,他们才能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过对方。父母告诉她,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她勤奋学习,力争上游,就会得到回报。“你可能在餐馆里买不到一个汉堡包,但也有可能当上总统。”赖斯相信父母的判断,她向着“加倍的好”这个目标继续努力。她设定的第一个目标是在运动方面。除继续学习钢琴外,她还开始学习网球和花样滑冰,玩得都很出色。她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去溜冰场练习步法,从旋转、侧滑、前冲、穿越、踮脚到组合动作和双人滑冰。
就在春季学期的某一天,她发现了新目标。那门课是“国际政治概况”,那节课主要讲的是斯大林,教授是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的父亲约瑟·考贝尔。“这一课程拨动了我的心弦,”她后来说,“这就像恋爱一样……我无法解释,但它的确吸引着我。”考贝尔博士被她的聪明和激情所感染,鼓励她到该校国际关系学院读书。考贝尔成为赖斯生活中的“智力父亲”。1977年夏,赖斯开始设定研究目标,她第一次有机会开始了解美国军事结构。她到华盛顿,在国防部担任实习生,在五角大楼工作了数周。此后又去兰德公司做实习生。兰德公司十分适合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学习,其研究领域包括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趋势、潜在的地区冲突原因以及美国安全面临的潜在威胁。赖斯的实际研究经历和勤奋为她进入白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原则之二:目标需具体且可以检验第二个原则要求目标是具体可行的,很多人的目标常常是一个理想而不是真实的目标,因为真实的目标是具体可行并可以检验的。
比如有人告诉我说他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出众的人,这样的目标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出众的人,在不同的标准里会有非常不同的评价,那么如果以此作为目标就无法操作,当然就无法实现。
我曾经与一个公司的经理讨论他们的质量目标,他告诉我,他们的质量目标是“生产最好的产品。”我告诉他这个目标不行,因为最好的产品无法实施,后来他改进为“生产不需要维修的产品。”不需要维修是一个具体化的标准。
每个学期我要求自己的学生设定这个学期的目标,开始的时候学生们会设定这个学期需要看书、听课、写论文以及参加研究项目,但是往往这样的目标最后都无法实现,因为这些目标都是正确但不具体的目标,其中有一个同学设定目标是:每一个月分析一篇本领域最前沿的论文并理解透,所有课程达到班级前三名,研读这个学期五门课程的相关书籍各一本,发表一篇论文,结果这个学生成为年级的第一名。所以不要只是提出目标,还需要确信这个目标是明确、具体和可以检验的。
原则之三:为目标配上时间和行动
第三个原则要求为目标配上时间和行动。“明日歌”就是古人对我们的告诫,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如果目标没有时间坐标和行动安排,那么目标也没有任何意义。
小时候受老师讲的诸葛亮的故事启发,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他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代饱学之人。
限定做事的时间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表现,很多人都无法在这个方面形成习惯,大家会因为任何一个原因放弃设定的期限,很多时候看到学生们总是在最后一分钟才匆匆忙忙把原来很充裕的事情变成仓促的结果,我觉得非常可惜。
每一年我需要看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按照学校规定,早在大半年前就确定写毕业论文,可是直到需要提交论文的前一个月,学生们才开始进入状态,但是这个时候,时间上已经是有问题了,论文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看看大家平时做事情,完成设定的任务,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很少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去做,总是开始漫不经心到后面匆匆忙忙。如果对待作业、论文都是这样的习惯,那么以后很难从容地做事,也就无法得到最终目标的实现。
以上是设定目标的三个原则,沿着这些原则,目标会成为现实,这样你也就靠近了理想。(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