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黛玉是最好的儿媳,比李纨更优秀,宝钗差得远

嵇子淳说科技说科技 2024-12-05 16:16:23

封建社会讲究男女大防,公爹和儿媳之间也要保持距离,除非必要场合,公媳是不能见面的。

但作者另辟蹊径,让公爹贾政,对李纨、黛玉和宝钗这三位儿媳,都做了点评。

第十七、十八回,贾政带着宝玉和幕僚们游览大观园,为大观园诸景写词题字。明着写院子景致,暗着写在院子里住的人的品性。

1.贾政评李纨:朴实清幽,自给自足

贾政行至李纨后来居住的稻香村,观看其中景致后,笑道:

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

李纨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国子监祭酒,门生遍天下。李纨自身虽没有多大才情,但也能识文断句、吟诗作对。贾政素喜读书人,能为十几岁就能考上秀才的儿子,定下李纨这个儿媳,对这个儿媳自然是满意的。

但李纨之才,守城尚可,却后继无力。贾珠死后,便如死灰槁木一般。教导儿子也比较刻板,小小年纪全无小儿天性,活生生成了一个科举工具。只知死读书,应付科举,却不能从书香中获得意趣。

李纨如此教育贾兰,虽然可以令贾兰通过科举入仕,但却没有教育后辈的能力。就像稻香村篱外山坡之下的那口土井,虽然有水,但全靠人工竭力挖成,取水也需人力。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有生机。贾府功勋的开创者,初代两位国公,名字贾演、贾源,皆从水。

但李纨稻香村的那口土井,却有水无源,靠的是人力穿凿,且需要人费力用辘轳等工具取出,才可使用。应付眼前的生活没问题,但要顾及旁支、惠及子孙,就不能够了。

很多人因为一句“也须要阴骘积儿孙”和“枉与他人做笑谈”讽刺李纨自私,眼看着贾府败落,手里有钱、儿子做官,却选择袖手旁观。

事实上,贾府败落之时,李纨跟贾兰的实力,仅够护住她们母子二人而已。这还是靠着贾兰考中进士才有的福报。

2.贾政评黛玉:人中之凤,书香传家

贾政在后来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大赞:

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贾政作为当家人,再不喜俗务,也知道贾家靠功勋积攒的恩宠快到头了,想要继续荣耀,就得改路子做文官,所以他立志科举入仕。虽然因皇帝额外的恩赏,贾政没有参加科举,却教育贾珠、宝玉读书,把科举入仕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别人养幕僚门客,是为了攀高钻营;贾政养这些人,却是为了探讨学问,可见贾政对读书极其看重。贾政盛赞黛玉这里的读书环境,更是赞赏五岁便熟读四书的黛玉。要知道,贾政那么重视宝玉读书的事,时常查问,贾宝玉都还没能把四书弄懂背熟呢。

一路游览至后院:

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脉,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大观园那么多院落,只有黛玉这里有水源,且有两间【退步】。

黛玉这里的水与李纨处的水不同。泉,乃是活水,自地底冒出,自然天成,源源不断,水流之大竟能由此引出一尺见宽的水渠,灌溉前院。

寓意黛玉不仅自己腹有诗书,还可以将这书香,源源不断地熏陶宝玉,传达后世。这正是贾政的理想,所以黛玉才是贾政心里最满意的儿媳妇。

众人为此处题词“淇水遗风”也好,“雎园雅迹”也好,贾政都不满意,嫌【俗】。既配不上这里的景致,也配不上这里的人。

直到宝玉题出“有凤来仪”,贾政才勉强点头。在贾政心里,黛玉就是人中之凤,进可以改弦更张,实现贾府由武到文的转变;退可以惠及全族,保贾府祖宗基业,令子孙耕读乐业。

黛玉没有参与贾府事务,单凭一双眼睛,就能看出入不敷出的困境,为贾府思虑前路。政老的眼光,当真毒辣。

3.贾政评宝钗:俗套做作,目光短浅

贾政走到后来的衡芜苑便说:

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

进入院子,看到满园的植物,又说:

有趣!只是不大认识。

众人给此处题匾“兰风蕙露”,贾政道:

也只好用这四字了。

宝玉为此处题“蘅芷清芬”,并一副对联:【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餘釀梦也香】。贾政说宝玉只是套用古人诗句,众幕僚捧场说只要套得妙就是佳作。

贾政笑说:“岂有此理!”说着,大家出来。

政老在衡芜苑说的几句话,与宝钗的为人处事何其契合!

起初薛家进贾府,打的是走亲戚的旗号。且薛家是王夫人的亲戚,不是贾府亲戚,住几天就走的人,贾政不会放在心上,自然【无味】。

后来薛家赖着不走,还整出一个金玉良缘的舆论。贾政是读书人,哪里知道这种女家反赶着男家求亲的道理,只当个笑话看。所以,【有趣!只是不大认识。】

后来黛玉去世、贾府败落,在王夫人等人的运作之下,贾政也只得接受薛宝钗给自己的儿子当续弦。【只好用这四字了】不仅是因为众人都说这四字好,主要是贾政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别处题字,贾政对宝玉的表现还是欣慰的,脸色不自觉地就露出笑意。只有这里,贾政并不买账,批评宝玉堆砌辞藻,落了俗套。贾政说得不错,却是俗套,不过俗的不是宝玉,而是宝钗。

好好的一个姑娘家,却满嘴仁义道德,满心男盗女娼。场面话说了一堆又一堆,却把家管得七零八落,偷盗、聚赌、淫乱等事件层出不穷,按下葫芦浮起瓢……

管家能力弱,督促宝玉也不行。顶着“博学多才”的人设,却只会对宝玉说“要读正经书”、“要学经济之道”,刻板乏味一点不知道变通。

在她眼里,跟经济之道无关的书,都是不正经的书,看多少都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宝玉喜爱读的《庄子》、《诗经》等书,虽于科举作用不大,却是实实在在的好书,极利于修身养性。

但宝钗的眼睛只盯着科举,根本没耐心修身养性。李纨教导贾兰尚且劳逸结合,读书之余,也学骑马射箭。宝钗却只会一味地说教,跟复读机似的,谁能听得进去?所以,贾兰遵从李纨的教导考上了进士;宝玉却把宝钗视为禄蠹,避之不及。

游览衡芜苑的整个过程中,贾政没有一句褒扬之语。只因衡芜苑植物异香,中规中矩地说了句【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然而,宝姑娘整天忙着往贾府众人,尤其是宝玉房里串门子、攀关系,何曾有过弹琴、品茶的闲情雅致?

4.小结

贾政只是不喜俗务,不是不懂世故。相反,阅历丰富又博览群书的他,看人看事独有一番见识。贾政深知恩宠渐衰,要想保贾府富贵荣耀,科举从文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给大儿子贾珠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给二儿子相中了探花郎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外甥女。贾府主子们都知道,要不是林如海早逝,林家没有儿子,贾宝玉插上翅膀飞也够不上娶黛玉的资格。

所以黛玉在贾府地位超然,黛玉比贾府的姑娘都高。可惜天妒红颜,黛玉17岁早夭。贾府日渐衰落,给宝玉续弦可选择的范围很小,只能接受目光短浅的薛宝钗。薛宝钗也没有辜负贾政的评价,把宝玉督促出家了。

1 阅读:3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