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忆党史最凶险一夜:若非毛主席力排众议,党史就要改写了

观今品古 2025-01-12 11:44:41

前言

在革命的征途中,张闻天曾三次主动“让贤”,毛主席多次笑言:“洛甫,你是‘明君’,是开明之君。”

在长征期间,有人好奇地询问张闻天,为何总是跟着毛主席跑?对此,张闻天表示,他只是在跟着真理走。

令张闻天久久不能忘怀的,当属长征路上那“凶险”的一夜,他提到:“若非毛主席力排众议,党史就要改写了。”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初到苏区 “左”倾依旧

1932年底,张闻天、博古等人抵达了中央苏区,迎接他们的,是时任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的罗明。

博古初见罗明,便直言发问:“你一个福建省委代理书记,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这话让罗明一时语塞,但还是如实答道:

“我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来这里开展游击战争的。”

接着,博古又接连向罗明抛出了一系列问题,而他的眉头也渐渐拧成一个“川”字,心里也是愈发地不满。

博古

在他看来,罗明的言行举止,完全是按照毛主席的那一套行事,这种心中“无党”、 心中只有领袖(指毛主席)的做法,自己一行人如何在瑞金站稳脚跟?

没多久,博古就发动了一场反“罗明路线”的斗争,明眼人也能看出来,博古针对的并非罗明,而是毛主席。

这一点,在后来的中共七大上,博古也坦然承认了。

这场斗争中,张闻天虽不是主角,但他却站在了博古一边,由此可以看出,初期的他,深陷“左”倾路线之中。

由于斗争的发动,张闻天的工作发生了变动,开始分管政府工作。也正是这一工作的变动,使得张闻天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修改《劳动法》的过程中,张闻天深刻意识到,那种照搬苏联政策条文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它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他开始深入农村、县城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了许多在极“左”政策下产生的矛盾和不合理现象。

在他的努力下,《劳动法》及各种“左”倾运动行为得到了纠正,他也逐渐认识到,毛主席的决策才是正确的。

并且,他偶然间得知,毛泽东,明明贵为主席,却从不端官员架子,反而深入群众,亲自帮助老乡挖茅坑。

这一行为深深触动了张闻天,他随即倡导政府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向毛主席学习,深入群众,周末进行义务劳动。

经历了这些之后,张闻天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他意识到,自己过去对斯大林有着盲目的崇拜,这导致他在看待问题时过于片面;

而当他亲身接触到实际工作时,尤其是在福建事变和广昌保卫战后,他心中的天平愈发向毛主席倾斜。

张闻天与博古本是同学,都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后也都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两人都推行了“左”倾路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闻天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而博古却仍在“原地踏步”。两人之间的分歧也因此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福建事变的问题上,博古认为这是国民党蓄意挑起的阴谋,因此采取了“不配合”的策略;

而在广昌保卫战中,博古更是深信李德死守广昌的决策是正确的,却不料正中陈诚下怀,导致红军损失惨重。

其实,毛主席和张闻天都曾劝过博古,但无奈张闻天没有军事指挥权,而毛主席此时也处于边缘地带,没有话语权。

对于张闻天的批评,博古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蛮不讲理地给他扣上了“右倾”的帽子。

这一系列事件让张闻天开始深入思考:中国革命究竟该何去何从?真理又究竟在哪里?

担架变成了讨论政治的“舞台”

广昌战役后,博古仍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论张闻天等人如何劝说,他仍旧坚持自己的那一套想法。

不久,张闻天被任命为“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成为了毛主席的搭档。

实际上,这一安排是博古有意而为之的,他这样做一来可以将张闻天赶出权力中枢,而自己也不用每天看到他,听他对自己的批评;

二来,可以借此机会把毛主席彻底架空。于博古而言,少了这两大“阻力”,自己岂不是更好地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

由于工作的变动,张闻天搬到了云山古寺里,而这里,还有一个邻居——毛主席。

起初,张闻天对毛主席了解的并不多,只是有所耳闻;回国后,在上海担任宣传部长期间,经常能看到关于毛主席的文件。

不过,他对毛主席的印象还是一般,甚至觉得大众对他有些过于“神化”了。

可当他抵达苏区工作后,他意识到毛主席的确是一位传奇人物,同样是一手牌,博古就打得稀碎,毛主席就打得精彩纷呈。

他很想同毛主席深入地交谈一番,想听听他的见解,想在毛主席这里“取取经”。这不,机会来了。

每当闲暇之余,两人便会在古樟树下的阴凉处促膝长谈,从革命的历程到当下的时局,再到未来的展望,每一次对话都让张闻天受益匪浅,受到了不少启发。

长征开始后,毛主席、张闻天、王稼祥三位彼此间的情谊更加深厚,他们始终携手并肩,相伴相依,无数次围坐一起,深入交流着对革命形势的看法。

1934年9月,毛主席得了恶行疟疾,在病床上躺了足足8天后,才堪能起床;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时,毛主席的身体并未痊愈,是坐在担架上行军的;

而王稼祥是在一次战斗中,被炮弹击中了腹部,因当时医疗条件简陋,术后伤口感染,导致伤势始终未能完全恢复。担架,变成了三人讨论政治的“舞台”。

在一次休息期间,王稼祥忧心忡忡地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他忍不住向张闻天提出了那个困扰已久的问题:

“你说,红军的最终目标,到底在哪里?”

这个问题,张闻天也不是没有思考过,深深地叹了口气后,回答道:

“还是要毛泽东同志出来负责才行,毛泽东同志比我们都有办法。”

“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的首要议题是对第五次反“围剿”的深刻反思,与会者们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弊端。

周恩来强调:“只有改变错误的领导,红军才有希望,革命才能成功。”

张闻天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失败的原因——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

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红军从此一步步走上了胜利之路。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确立毛主席党内领导起点的话,那么苟坝会议,就是遵义会议的“收官之作”,就是毛主席指挥全军的开端。

同年3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县苟坝村召开了中央会议,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

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该不该攻打打鼓新场”,双方各抒己见,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也没讨论出了个结果。

最终,众人选择民主表决,结果反对攻打的仅毛主席一人,其余人都赞成攻打。

“如果你们执意要打,那我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就不当了!”毛主席气急,以辞职相要挟。结果会上有人直接回怼了毛主席:

“少数服从多数,不干就不干!”

结果会后,毛主席的意见并未采纳,职务也被撤销。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是为了党和部队的利益出发,只不过是选择的“道”不同而已,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或者个人恩怨。

在毛主席看来,部队此前历经了种种磨难,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元气,有了喘息之机,一旦再次陷入战斗,必将元气大伤,为了革命,为了部队,决不能再受挫了。

直到晚上休息时,毛主席仍旧为白天的事情苦恼不已,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索性直接提着灯笼,独自一人来到了周恩来的住所。

毛主席将自己心中所想及形势给周恩来一痛分析,最终成功说服了周恩来;之后又找到了朱德,朱德听后也表示赞同。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有了前一天晚上的“工作”,第二天的这场会议转变了风向。

周恩来、朱德为参会者详细地分析了局势,阐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张闻天等多数领导人被成功说服,最终放弃了攻打计划,毛主席的职务也被恢复。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预见是正确的,敌军果然集结了八个师的兵力企图合围歼灭红军。

幸而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及时改变了作战计划,以静制动,成功躲过了一劫。

苟坝会议后,毛主席进入新“三人团”(由毛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从此,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核心地位得到确立。

毛主席曾表示,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但若没有张闻天和王稼祥,遵义会议就不可能会开好。

“他们的作用很大。”

张闻天一生都在跟着真理走,这是他的人生信条,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真理在谁手中,我就跟谁走。”

结语

倘若没有毛主席的领导,中国或许还会在黑暗中徘徊更久,探索的道路将更加曲折与漫长。

是毛主席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战略眼光,引领着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光明。因为有了毛主席,中国的革命事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他不仅在军事上指挥若定,多次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更在思想上引领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行。

毛主席提出的许多理论和思想,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

毛主席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也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中国革命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参考资料

张闻天: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新华日报

张闻天在中央苏区. 党史纵览

毛泽东在遵义苟坝的光辉历史与苟坝会议的历史意义. 红色苟坝

苟坝会议:遵义会议的“闭幕式”. 当代贵州

1 阅读: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