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出逃五将山苻坚命丧新平死里逃生拓跋珪开创北魏

正史趣闻说 2024-12-13 20:30:44
1、放弃长安苻坚出逃五将山 新平佛寺姚苌勒死秦天王 公元385年八月,前秦长乐公苻丕刚到晋阳没几天就接到噩耗,说苻坚在一个月前已被姚苌所杀。苻丕随即在晋阳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大安”,追谥苻坚为宣昭皇帝,庙号世祖。前秦由此得以延续。 此时距淝水之战结束还不到两年,前秦坍塌速度之快令人诧舌。 苻坚为何这么快就死了?又为何死在姚苌之手? 镜头切回关中。 后秦姚苌依旧在关中各处攻城掠地,阿房城里的慕容冲依旧死磕长安城里的苻坚。不过,虽然苻坚守城辛苦,但得益于城高池险,一时倒也没有城破之忧。只是,虽然城外的敌人攻不进来,但并不意味着城里就安全了。 公元384年,十二月,某天。 慕容暐入宫拜见苻坚,说第二天是其爱子大婚的日子,希望苻坚大驾光临。苻坚不明就里,慨然应允。当晚,天降大雨,第二天早晨依旧未停,苻坚因此未去赴约。 随后,左将军窦冲紧急入宫,说城内鲜卑人正在某处集结,原因不知。苻坚大惊,当即把鲜卑将领悉罗腾召入宫中。一番审讯后,悉罗腾招供,说都是慕容暐和慕容肃的安排。悉罗腾是前燕尚书,慕容肃是前燕太宰慕容恪的儿子。 原来这是慕容暐和慕容肃两人精心策划的一次刺杀行动,目标就是苻坚。 慕容垂、慕容泓、慕容冲等人相继举兵后,长安城里的鲜卑人大多出城投奔了各路叛军,但城内仍然还有一千多人。慕容暐暗中找到慕容肃,商议把这一千多人集结起来,利用苻坚前去参加婚礼的机会刺杀苻坚。即便刺杀未能成功,也可以带着这些鲜卑人就地举兵,打开城门,迎慕容冲入城。 慕容暐、慕容肃两人找到鲜卑将领悉罗腾和屈突铁侯,让二人尽快通知城内鲜卑人,在某处秘密集结,静待指示。为防止泄密,慕容暐让二人通知时不要提及举兵之事,就说是受苻坚之命,集结后去外地驻扎。 窦冲有个小妾是鲜卑人,这个小妾有个哥哥叫突贤。突贤得知要去外地,就来向妹妹告别。妹妹以为哥哥是去外地打仗,不想让哥哥走,就将此事告诉窦冲,希望窦冲买通关系,把哥哥单独留下来。 窦冲很清楚根本没这回事,知道不妙,便急忙入宫告诉苻坚。 苻坚从悉罗腾口中获知详情后立即下令全城戒严,然后急召慕容暐和慕容肃入宫。 慕容肃知道事情败露,忙对慕容暐说:“城内突然戒严,想来事情已经泄露,此时入宫必死无疑。不如斩了来使,立即带领族人杀出城外。” 慕容暐则认为苻坚早已有所准备,根本没有机会杀出城外,强行举兵只会殃及无辜,便坚持入宫。 殿内,苻坚厉声质问:“朕待你们如何?你们为何还要杀朕?” 慕容暐面有惭色,无言以对。慕容肃却说:“大燕国就是被你所灭,你对我们再好又有何用!” 苻坚大怒,命人将二人拖出殿外斩首,并下令将城内鲜卑人全部处死。 苻坚终于开了杀戒。 不过也有漏网之鱼。慕容垂幼子慕容柔因被宦官宋牙收做养子,得以幸免,后燕太子慕容宝之子慕容盛不知何故也幸免于难,二人后来寻机逃出城外,投奔了慕容冲。 处理完慕容暐谋反案后,令苻坚痛苦不堪的公元384年也就过去了。这一年,慕容泓、慕容冲、姚苌相继举兵,关中混乱不堪。 公元385年,正月初一,又是一年大朝会。 两年前的今天,苻坚意气风发,指着宫廷内外盛大奢华的仪仗队伍和庄严肃穆的皇家卫队,颇为自豪的对东晋降臣周虓说:“大秦帝国的朝会,与你们晋朝朝会相比如何呀?” 两年后,曾经的辉煌一去不返。 长安城被困已久,城内食物贵比黄金,饿殍遍地,人相食。苻坚只能拿出宫里仅存的一点肉食宴请群臣,可众人却舍不得吃,都把肉含在嘴里,腮帮子鼓鼓的,等回家后再吐出来分给家人。“时长安大饥,人相食,诸将归而吐肉以饴妻子”(《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 苻坚眼睁睁看着,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一声叹息。 同在正月,慕容冲得知慕容暐被杀后,立即在阿旁城称帝,改年号为“更始”。 称帝后,慕容冲自以为得志,再无约束,于是恣意妄为,赏罚无度。刚从长安城里逃出来的慕容盛虽然只有十三岁,却已看透慕容冲为人,暗中对慕容柔(慕容垂幼子)说:“人们常说,即使只做十个人的首领,才能也要超过另外九人,如此方能服众。如今中山王(即慕容冲)才能并不突出,却如此骄纵狂悖,以后难成大事。” 慕容盛和慕容柔便有了离开慕容冲的想法。 因为僵持时间太久,城外的慕容冲有些不耐烦,也因为城内实在没的吃了,苻坚也急于击退慕容冲。所以,公元385年以来,围绕长安城的攻防战明显频繁起来,苻坚甚至亲自率军出城,与慕容冲历经数战。 正月,甲寅日,苻坚率军自北门出城,在仇班渠(今陕西咸阳泾阳县西)大败慕容冲。乙卯日,苻坚又在雀桑(今陕西咸阳泾阳县西北)再次获胜。 两胜之后,苻坚骄傲轻敌,后在甲子日被慕容冲包围在白渠(泾阳段),形势危急。前秦殿中将军邓迈、左中郎将邓绥、尚书郎邓琼和毛长乐等人以兽皮蒙身,冒箭雨杀出一条血路,掩护苻坚逃回了长安城。 白渠和郑国渠一样,是关中平原上的一条人工河,也是水利设施,最初开凿于汉武帝时期,苻坚治理关中时曾大力整修。 慕容冲趁胜追击,派尚书令高盖率精锐夜袭长安,一度攻入南门。前秦左将军窦冲、前禁将军李辩拼命抵抗,将高盖死死挡住,最终斩杀燕军一千八百余人,高盖败退。 战后,这一千八百多名燕军的尸体就成了秦军的军粮。“斩首千八百级,分其尸而食之”(《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 慕容冲并未罢休,随后又命高盖攻打秦军设在渭河北岸的诸多壁垒。太子苻宏率军迎战,与高盖大战于成贰壁(今陕西西安高陵区境内)。苻宏大胜,斩杀燕军三万余人。 公元385年二月,苻坚再次率军与慕容冲大战于长安城西,慕容冲又一次战败,被苻坚一直追到阿房城下。众将建议一鼓作气攻下阿房城,苻坚却因担心城内设有伏兵,未敢攻城,率军撤回长安。 几次战斗中,平原公苻晖因屡屡战败被苻坚责备,羞愧难当,在家中自缢而亡。 因战事持久,城内有些将领开始考虑后路。前禁将军李辩、都水使者彭和正都是陇西人,二人联系城内陇西老乡,聚在韭园一带拥兵自保,不再执行苻坚的命令。都水使者就是负责治水的官员。 不过,因为苻坚宽厚仁爱,愿意卖命的人也还有很多。整个关中,归属前秦的大小坞堡、壁垒仍有三千余座,这些坞堡主、壁垒主推举平远将军赵敖为首领,专门负责给长安城运送粮草。因道路不畅,沿途不是西燕军就是后秦军,送粮将士十死七八,却从未间断。 三月,慕容冲率军攻打驻守骊山的高阳公苻方(苻健之子),苻方战败被杀,尚书韦钟被俘。随后,慕容冲任命韦钟之子韦谦为冯翊太守,让韦谦去冯翊郡招降前秦军民。 在冯翊,坞堡领袖邵安民等人当众指着韦谦骂道:“你是雍州望族,深受主上隆恩,今日却屈身于叛贼,如此不忠不义,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韦谦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回去后告诉父亲韦钟,韦钟羞愧难当,当夜自杀身亡,韦谦重又逃回长安。 苻坚听说侄子苻方被杀,大怒,命大将苟池、俱石子率五千骑兵奔赴骊山,结果反被慕容冲帐下猛将慕容永大败,苟池当场被斩,俱石子孤身逃往中原,秦军全军覆没。慕容永是慕容嵬弟弟慕容运的孙子,俱石子是俱难弟弟。 苻坚震怒,派大将杨定率两千五百名精骑再攻慕容冲。 杨定也是前秦猛将,虽然只有两千五百名将士,却毫不畏敌,冲进燕军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杀的慕容冲大败而逃。战后一统计,杨定竟然俘虏了一万多鲜卑人。苻坚下令将这些鲜卑俘虏全部坑杀,一个不留。之后,慕容冲对杨定心有余悸,每次扎营时都要在营外深挖陷马坑,防止被突袭。 杨定是仇池宗室,前秦名将杨安的族侄,也是苻坚的女婿。后来苻坚被姚苌杀害后,杨定返回陇西,恢复了仇池国,成为后仇池国的开国君主。 五月,慕容冲再次集中兵力,猛攻长安城。 这一战,慕容冲和苻坚都相当勇猛。慕容冲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带头攀爬飞梯,登上城头,奋力砍杀。苻坚则站在城头亲自督战,指挥将士拼死抵抗,身中数箭,浑身是血。“冲率众登城,坚身贯甲胄,督战距之,飞矢满身,血流被体”(《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 最终,苻坚再次抵住慕容冲的猛攻,慕容冲败退而去,长安城暂时恢复宁静。 最近,经常有上万只乌鸦黑压压一片盘旋在长安城上空,一边飞,一边叫,声音极其悲切。“其声甚悲”(《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 宫里有人算卦,说“斗羽不终年,有甲兵入城之象”(《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意思就是鸟类因为争斗往往活不过一年,预示长安城在坚守一年后即将被攻破。 苻坚怅然若失,便有了放弃长安的想法。 关中各坞堡、壁垒仍不断派人往长安运送粮草,但是这些运粮的士卒大部分都被燕军杀死在途中,能顺利进入长安城的只有一两成。苻坚实在不忍,便对这些人说:“我听说来送粮的人大部分都到不了长安,这让我于心何忍。你们都是忠义之士,只是如今战乱四起,我已无力掌控。你们回去好好坚守堡壁,囤积粮草,厉兵秣马,静待天时转运,否极泰来。往后就不要再来长安送粮了。” 慕容冲手下的士兵有一部分是掳掠来的关中百姓,这些人暗中商议举兵,然后派人进入长安,告诉苻坚以焚火为号,里应外合,共破慕容冲。 苻坚已无心守城,对来人说:“诸位的忠心,孤非常感动,但时运至此,无济于事,我怎能忍心看到诸位命丧白虏之手!想我大秦曾拥有百万精兵,士如野兽,利器如霜,如今却被这些鲜卑乌合之众挫败,难道不是天意吗?” 苻坚已放弃抵抗,可来人却坚持举兵:“臣等丢掉性命是小事,能投身卫国,保住长安才是大事。如果上天有灵,此战必能挽回败局,我等即便战死也死而无憾。” 苻坚劝说不过,只得约定时间。可是,到了约定时间后,这些举兵的人刚点火就突然刮起大风,火焰四处乱串,竟把这些举兵的人烧死十之八九。“而冲营放火者为风焰所烧,其能免者十有一二”(《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 行动还未开始就失败了。这场意外的大风预示着前秦已是上天弃子。 随后几天,每晚城墙四周都会有人大喊:“杨定健儿应属我,宫殿台观应坐我,父子同出不共汝”(《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说完就不见踪影。 接着,城里有人发现了一本古书,名叫《古符传贾录》,上面有句话:“帝出五将久长得”(《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这正和城里最近流传的一句民谣对上,民谣说:“坚入五将山长得”(《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 两句话的意思都是,只要苻坚能到五将山,前秦就能长久。 五将山在长安城西北约二百五十里处,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良舍乡庙底村境内,因山顶有一座五将庙而得名。五将庙,顾名思义,是供奉着五位将军的庙宇,至于建于何时,供的是哪五位将军,史书没说。前秦时期,这座庙就已经破败了。 有谶书,又有民谣,再加上苻坚自己也已认命,于是苻坚就信了,认为上天在引导他脱困。 苻坚对太子苻宏说:“这必是上天在暗示我前往五将山。你先留在长安,只要守住城池即可,万不能出城迎战。待我前往五将山收兵收粮,然后再回来接应你。” 随后,苻坚派大将杨定攻打慕容冲,牵制住燕军,自己则带着儿子中山公苻诜(音shēn)和两个女儿苻宝、苻锦,还有宠爱的张夫人等,率数百骑兵出北门,直奔五将山而去。路过韭园时,苻坚顺势把陇西老乡会的李辩和彭和正给灭了,李辩兵败后出城投奔了慕容冲,彭和正羞愧自杀。 慕容冲畏惧杨定,早在大营内外挖了很多陷马坑,杨定一个不小心就掉进了陷马坑,被慕容冲生擒。尚书令高盖对杨定怜爱有加,申请将杨定收做养子。不过,杨定此后并没有为西燕冲锋陷阵,几个月后趁高盖兵败时逃回了老家仇池。 杨定的被俘正好应验了那几晚城墙四周传出的神秘声音,看来那声音是慕容冲安排的。如果下一句话也能应验的话,长安城很快也会归了慕容冲。 事实确实如此。 杨定被俘后太子苻宏再无信心守城,几天后也带着母亲、妻室以及苻氏宗族,一共数千人离开长安,先逃到下辨(今甘肃陇南成县境内),接着又南下巴蜀。 苻宏一走,前秦百官立即如鸟兽散。司隶校尉权翼、光禄大夫薛赞、尚书赵迁、大鸿胪皇甫覆、扶风太守段铿等,一班文武大臣数百人,全都出城北上,投奔了姚苌。 公元385年六月,慕容冲攻入长安。 入城后的慕容冲就像一头野兽闯进了宫殿,纵兵大掠,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长安城内死者无数,血流成河,官衙府库、宫廷内外被洗劫一空。 姚苌听说苻坚前往五将山后,立即赶往新平(五将山在新平郡境内),同时命骁骑将军吴忠火速赶往五将山。 苻坚虽然到了五将山,但那句“坚入五将山长得”的民谣显然没有应验。在五将山,苻坚什么也没得到,除了包围上来的后秦将士。 随着吴忠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苻坚身边的士兵也越打越少。 苻坚坐在一块石头上,身边除了家人外仅剩十多名侍从,当吴忠手持长戟来到苻坚面前时,苻坚神态自如,旁若无人的吃着侍从递上来的食物。 苻坚很快被押到了新平,关在一间别室。 当晚,姚苌来见苻坚。不过,姚苌可不是来给旧主请安的,也不想和旧主寒暄什么,姚苌只有一个目的,向苻坚索要传国玉玺。 前秦,后秦,一个大秦天王,一个万年秦王,一个曾经的君主,一个曾经的人臣,一个阶下之囚,一个王者归来,一个是苻坚,一个是姚苌,在公元385年八月的一天,在新平城内(今陕西咸阳彬州市境内)重逢。 苻坚端坐不动,神色始终泰然。 姚苌先是踱了几步,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说到:“我姚苌顺天应人,按图谶符命之言,可以入继为大统,可是,这传国玉玺……” 没等姚苌说完,苻坚眼睛一瞪,怒斥:“你一个小小的羌人也敢威逼天子?传国玉玺是你们羌人有资格拿的吗?所谓图谶符命又有何依据?不过都是妖人乱语。这五胡次序,什么时候轮到你们羌人了?你违逆天命,必不能久长。传国玉玺我早已派人送往晋室,岂会带在身边留给你呢!” 所谓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五胡,这个说法在元朝胡三省为《资治通鉴》做注时才第一次提出。元朝以前,最早提到“五胡”一词的就是苻坚这句“五胡次序,无汝羌名” (《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 显然,苻坚口中的五胡并非我们现在说的五胡,按苻坚的意思,羌人根本不在五胡之列,地位在当时应该很低,至少比苻坚所属的氐族要低。后世很多学者都曾论证魏晋时期的五胡到底是指哪五族,但观点不一,没有明确说法。 姚苌见苻坚态度坚决,多说无意,便悻悻离开。 几天后,姚苌派心腹尹纬来见苻坚,劝苻坚能像尧、舜一样,将皇位主动禅让给姚苌。 姚苌要想名正言顺的做天子,就不能只靠几句讖言糊弄百姓,无论是拿到玉玺也好,还是让苻坚禅位也罢,姚苌都是在为称帝合法化。 姚苌的心思苻坚当然清楚,可苻坚没有义务配合,更没有心情配合。苻坚让尹纬转告姚苌:“能够接受禅让的都是圣贤之人,姚苌这个叛逆贼臣,如何有资格像先贤那样接受禅让!” 说完之后,苻坚忽然问尹纬:“你在我朝时任何官职?” 尹纬答:“尚书令史。” 尚书令史比尚书令多了一个字,却有天壤之别。尚书令掌管尚书台,是国家重臣,令史却只是尚书令下面一个根本排不上号的小小属吏。 苻坚忍不住长叹:“卿有宰相之才,如王景略之辈,这样的人在身边时我竟浑然不知,如何不亡国呢!”王猛去世已整整十年,苻坚仍不时想起。 苻坚没有看错人,尹纬在后秦就是王猛这种级别的人物。不过苻坚肯定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才导致尹纬在前秦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尹纬,字景亮,出身陇西大族天水尹氏,自幼胸怀大志。苻坚征讨姚襄时,因并州刺史尹赤追随姚襄,而尹赤正是尹纬的族人,事后苻坚下令,天水尹氏永世不得在秦为官。因此,虽然尹纬熟读经书,却只能空有大志,直到四十多岁才做了一个小小的尚书令史。 姚苌逃亡到渭北马牧时,推举姚苌为盟主的几大势力中就有天水尹氏,从那时起尹纬就开始辅佐姚苌。尹纬在后秦职高位尊,姚苌曾评价尹纬:“朕实不如汉祖,卿远萧何”(《晋书.载记第十八.姚兴传》),我不如汉高祖,可是您却远超萧何!尹纬在《晋书》中有传,不过是附在《姚兴传》后面,姚兴是姚苌嫡长子,姚苌死后继位。 苻坚已生无可恋,只求速死,整日大骂姚苌忘恩负义,是判臣逆子。连骂几天后,苻坚料到命不久矣,对张夫人说:“万不能让这些羌奴羞辱我们的孩子!”于是将两个女儿,苻宝和苻锦亲手杀死。 公元385年八月,辛丑日,姚苌命人将四十七岁的苻坚勒死在新平一处佛寺内。 苻坚被害当天,“后秦将士皆为之哀恸”(《资治通鉴.卷一百六》)。注意,是后秦将士,不是前秦将士。 苻坚死后,张夫人带着儿子苻诜也自杀而亡。姚苌怕承担弑君恶名,对外严格保密,更没有举办葬礼,只是追赠苻坚为“壮烈天王”。 呜呼,哀哉! 关于苻坚葬处,《晋书》和《资治通鉴》均未记载,但在一些地方志,如《元和郡县志》中,就记载苻坚被姚苌草草葬于新平,也就是今天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境内。建国后的一次文物普查中,明确了苻坚墓位于彬县水口镇九田村,田间一处小小的黄土堆。1957年,苻坚墓被认定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静卧田间一千多年的小小土堆,千百年来无数人经过见过,可是没有人知道,长眠在这座土堆里的人,竟是曾经拥有百万之兵的一代雄主、大秦天王苻坚!数百年乱世,只有苻坚、拓跋焘两人曾经一统北方! 《资治通鉴》里,苻坚被杀后,司马光这样评价: “很多人都觉得苻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杀慕容垂和姚苌,但我不这么认为。当初许子将称魏武帝(即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苻坚自己不出问题,慕容垂或者姚苌都应该是秦国的治世能臣,怎会有机会作乱?苻坚之所以败,是因为‘由骤胜而骄’。魏文侯曾向李克询问吴国灭亡的原因,李克说是因为‘数战数胜’,文侯又问‘数战数胜不是好事吗,怎会灭亡呢?’,李克答‘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秦王苻坚就是如此。” 的确,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苻坚不急于南征,没有淝水之败,谁又敢作乱呢? 2、肃清河北慕容垂中山称帝 死里逃生拓拔珪牛川复国 公元385年八月,苻坚被杀的消息传到晋阳,苻坚庶长子、长乐公苻丕随即在晋阳即位。不过,苻丕并未像苻坚一样只是称王,而是直接称帝,继皇帝位,改年号为“大安”,追谥苻坚为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前秦虽然得以延续,但实力太弱,苻丕仅能控制并州一小部分,虽然前秦仍有一些地方,比如凉州、梁州、河州、秦州,但苻丕鞭长莫及,无力掌控。这些地方形同割据,甚至互相争斗,直至被吞并。比如苻坚族孙苻登在关中抗击后秦,从西域回来的吕光和前秦凉州刺史梁熙争夺凉州,杨定恢复仇池国等等。 左将军窦冲没有随太子苻宏南逃,而是在兹川(今西安市蓝田县境内)收拢前秦散兵,逐渐聚集了数万人马。后来窦冲听说苻丕在晋阳称帝,立即派人联络了一些前秦地方将领,包括秦州刺史王统、河州刺史毛兴、益州刺史王广、南秦州刺史杨璧、卫将军杨定等,然后派使者前往晋阳,希望苻丕率军西进,和众人一起收复关中。 苻丕见到使者后很高兴,任命杨定为雍州牧,窦冲为梁州牧,王统为镇西大将军,毛兴为车骑大将军,杨璧为征南大将军。 至于出兵关中,苻丕没有考虑,因为实力太弱,根本对付不了慕容冲和姚苌,就怕还没到长安就挂在半路了。 自公元304年刘渊建立汉国开始,到公元376年前秦灭代国后统一北方,北方整整乱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北方稳定了差不多十年,然后,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再后来,北魏拓跋焘再次统一北方又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了。 乱世也不是一直乱,“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同样适合乱世,只不过中间“合”的时间比较短暂而已。 一个帝国的倒下必然伴随着大批新势力的出现,这些大大小小的势力就像一起被放入瓦罐里的毒虫,互相撕咬,快速兴起,快速消亡,最后只剩下一个。 东晋对黄河以北兴趣不大,所以苻丕离开之后,慕容垂在黄河以北就没有对手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后来又相继出现了两个魏国,一个是翟辽建立的翟魏,一个是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此时,翟辽还在黎阳城避难,拓跋硅还在四处逃命。 后燕尚处在初创时期,战乱后的河北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所以,对于黄河以南,太行山以西,慕容垂无暇顾及,就更不用说中原和关中了。慕容垂下一步重点是彻底肃清河北境内的前秦残余以及割据势力,尤其最关键的是收复辽东和辽西,这是燕国的根基所在。 自公元385年八月开始,慕容垂相继派慕容麟、慕容隆率军自中山向东,攻占了勃海郡、清河郡等地,活捉了前秦渤海太守封懿,保证了都城中山周边的安全。接着,慕容垂又派儿子慕容农从蠮螉塞(音yē wēng,即居庸关)北上,经凡城抵达龙城,之后成功收复辽西、辽东。 此前,高句丽趁前秦大乱,出兵占领了辽东大片土地。辽西以及北方重镇令支城等地,则控制在后燕叛将余岩手里。 战后,慕容农被任命为使持节、幽州牧、都督幽平二州和北狄诸军事,镇守龙城。平州刺史、带方王慕容佐镇守辽东平郭(今辽宁营口盖州市境内)。 在龙城期间,慕容农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大幅减轻劳役和赋税,劝课农桑,宽减刑狱,稳固了燕国大后方,吸引数万流民前来龙城定居。 慕容农镇守辽西近五年,直到公元389年,慕容农上书请求返回内地。经慕容垂同意后,慕容农这才回到河北,重新开始东征西讨。此为后话。 公元386年正月,慕容垂在中山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废弃燕王称号,正式称帝,改元“建兴”,建宗庙社稷。 慕容宝被立为太子,慕容德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隶校尉,慕容麟为卫大将军,慕容农为辽西王,慕容麟为赵王,慕容隆为高阳王。 公元386年六月,慕容垂派慕容楷、慕容麟剿灭了前秦残留在河北地区的最后一股势力,前秦冀州牧苻定、镇东将军苻绍、幽州牧苻谟、镇北将军苻亮等宗室。苻定等人战败投降。慕容垂给这些人都赐了侯爵,以示对苻坚的回报。 慕容垂前后大概用了一年多时间肃清了河北境内的残敌,还收复了辽西和辽东,使得后燕彻底在北方站稳脚跟。 之后,慕容垂便把目光投向南边,因为这时翟辽已经占据黎阳,建立了翟魏政权,不时北上骚扰后燕。如果想南下,慕容垂必须灭掉翟魏。 不过,关于慕容垂继续开疆拓土的事,咱得先放一放。北方太乱,千头万绪,还得赶紧把北魏的事说一说,因为, 拓跋珪已经现身江湖了。 就在苻坚出逃五将山的时候,公元385年八月,并州北部,代郡,未来的北魏开国皇帝、一代雄主拓跋珪也同样经历着生死逃亡之旅,惊心动魄。 拓跋珪生于公元371年八月,早前代国被前秦灭掉之后,年仅五岁的拓跋珪随母亲贺兰氏依附了原代国南部大人刘库仁。后来,刘库仁被叛将慕容永杀害,其部众由弟弟刘眷统领,拓跋珪继续依附刘眷。 刘眷的地盘是原代国领土的一部分,主要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内蒙中部,这片区域内主要有四大势力: 一、匈奴独孤部,即刘库仁部,刘库仁原姓独孤,属于鲜卑化的匈奴人。 二、鲜卑拓跋部,首领为拓跋珪,是老首领拓跋什翼键的嫡孙。 三、贺兰部,拓跋珪母亲贺兰氏所属的族群,贺兰部族源不明,有说最早是匈奴的一个分支。 四、更外围的柔然(也叫蠕蠕),柔然地盘非常大,内蒙北部,乃至外蒙、俄罗斯都有柔然人纵横驰骋的身影。 乱世里,人人都想出头,所以这些势力之间关系微妙。 这片区域最初的老大无疑是拓跋氏,独孤部和贺兰部都是马仔。代国灭亡后拓跋氏被压制,独孤氏因首领刘库仁受苻坚重用而成为老大,拓跋氏反成了小弟。贺兰部相对弱小,往往靠和亲来维持势力。柔然则是外来势力,像丁零人一样,被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所吸引,从蒙古草原逐渐南下,成为这一地区的新兴势力。 这些势力一方面互相依靠,唇亡齿寒,一方面又为了地盘和利益明争暗斗。 刘眷虽然掌权,但威望和哥哥相差太远,难以服众。不久,部族中的白部大人系佛趁乱举兵,刘眷借助驻守晋阳的骠骑将军张蚝平定了系佛的叛乱,这也是张蚝在史书中最后一次露面。 白部就是拓跋鲜卑族群中的慕容鲜卑,因皮肤白被称为白部,白部和独孤部一样,都是历次征伐中因战败被拓跋鲜卑并入到族群中。 之后,刘眷为扩大势力,又在善无(今山西朔州右玉县境内)大败贺兰部,在意亲山(今内蒙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境内)大败柔然,缴获牛羊数十万头,风头无两。 刘眷次子刘罗辰非常机警,善于谋划,虽然父亲一时得意,但刘罗辰仍看出风光背后的危机,对父亲说:“父亲连战连胜,所向无敌,很为父亲大人高兴,只是相比外患,我们还有更为严重的腹心之忧,希望父亲早日除掉内忧。” 刘眷忙问:“你说的是谁?” 刘罗辰道:“从兄刘显。此人虽然表面恭敬,实则包藏野心,只是时机未到,隐忍不发。自父亲接手部众之后,刘显耿耿于怀,对父亲大为不满,早晚必会作乱。” 刘显是刘库仁的儿子,对叔叔刘眷接管父亲部众一直不满,认为本应是自己的。 刘眷不以为然,认为刘显不至于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便未放在心上。没多久,刘显果然发动兵变,杀刘眷后取而代之,成为独孤部新首领。刘罗辰侥幸逃脱,投奔了拓跋珪。不过,这时候的拓跋珪也是自身难保,因为刘显忌惮拓跋硅的影响力,担心拓跋鲜卑再次崛起,因此打算除掉拓跋珪。 刘显的弟弟刘亢埿(音ní)的妻子是拓跋珪的姑姑,这位姑姑得知刘显要杀拓跋珪后立即派人密报给拓跋珪母亲贺兰氏。另外,刘显手下有个谋臣叫梁眷,是拓跋珪爷爷拓跋什翼键的外甥。梁眷得知刘显要杀拓跋珪后,也派亲信穆崇和奚牧去通报拓跋珪。穆崇和奚牧后来都成了北魏开国功臣。 此时,年仅十四岁的拓跋珪正在七介山(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放牧,得到密报后就没回家,在外面躲了起来。刘显带人杀气腾腾的赶到拓跋珪家时,只见到了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 贺兰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摆了酒席宴请刘显,并设法将刘显灌醉,然后派人通知拓跋珪,让拓跋珪带着旧部连夜逃到了贺兰部。第二天一早,贺兰氏故意将马厩中的马群弄惊,将刘显吵醒,然后大哭:“我儿子昨天还在呢,可你们来了之后却一夜未归,不见人影,是不是你们把他杀了?” 刘显莫名其妙,派人到处寻找拓跋珪,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才明白拓跋珪早已经跑了。 拓跋珪虽然成功逃离刘显这个虎口,但是以拓跋珪的身份和影响力,贺兰部也并非安全之地。拓跋珪是一个走到哪都自带光环的牛人,遭人猜忌才是正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该经历的,拓跋珪必须经历。 贺兰部首领是拓跋珪母亲的哥哥,也就是拓跋珪的舅舅贺兰讷(音nè),也叫贺讷。 贺讷对拓跋珪的到来表示高兴,说:“老臣不才,愿助大王复国,待复国成功,大王可不要忘记老臣!”拓跋珪忙道:“舅舅说哪里话,大恩怎敢忘记。” 拓跋珪母亲有个堂弟叫贺悦,在刘显手下为将。贺悦听说拓跋珪逃到了贺兰部,便暗中设祭坛为拓跋珪祈祷,祈求天神护佑,助拓跋珪成就大业,并准备带着部下前去投奔,不料却被刘显得知。 刘显大怒,立即派人去杀贺悦,贺悦慌忙逃入刘亢埿家中请求庇护。刘亢埿让贺悦在神车中躲了三天,又带着家人在刘显面前求情,最终说服刘显放过了贺悦。 神车即摆放神像的车。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于是就把神像放置在专门的车内,供随时祭拜,这种车就叫神车。 脱险后贺悦立即投奔了拓跋珪,成为拓跋珪出逃后第一个前来投奔的人,因此受到拓跋珪重用,成为北魏开国功臣。 不久,原代国南部大人、十四岁起就替拓拔氏南征北战的长孙嵩也因为不满刘显弑叔夺权,带着旧部投奔了拓跋珪。 长孙嵩是鲜卑人,具体是哪一分支不清楚,本姓拔拔,叫拔拔嵩。拔拔和秃发一样,是鲜卑语音译,后来随着进一步汉化改为汉姓“长孙”。东晋有王、谢、桓、庾各家族长盛不衰,北方也一样,有独孤氏、长孙氏等家族绵延不绝,直至隋唐,独孤信、长孙无忌等人都是这些家族的翘楚。 接着,原代国中部大人庾和辰带着拓跋珪母亲贺兰氏和一些原代国旧部也投奔了拓跋珪。 虽然拓跋珪只有十四岁,却因为血管里流淌着拓拔宗族的鲜血,于是就像一座磁场,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拓跋家族的旧臣前来投奔。 树大招风。随着拓跋珪势力越来越大,很快就引起了贺兰部首领贺讷的弟弟贺柒干的忌讳。贺兰部势力本就弱小,如果拓跋珪逃难至此只为苟活一命也就罢了,可现在势力越来越大,这岂不成了养虎为患?将来拓跋珪鸠占鹊巢,谁能拦的住? 贺柒干要趁拓跋珪羽翼未丰时杀了拓跋珪,以除后患。 贺柒干先派力士侯引七突刺杀拓跋珪,结果被代郡人尉古真无意中得知,及时告知拓跋珪。侯引七突一直没机会下手,最终放弃行动。 贺柒干并未罢休,随后亲自带兵包围了拓跋珪住处,要冲进去杀了拓跋珪。拓跋珪母亲就是贺柒干的姐姐,出来大骂:“你到底想把你这个姐姐怎样,为何非要置你外甥于死地!” 贺柒干无言以对,羞惭而去。 公元385年底,拓跋什翼键的叔叔,也就是拓跋珪的堂曾祖,名叫拓跋纥罗(纥音hé),带着弟弟拓跋建集合了一些拓跋旧部,商议后一起去找贺兰部首领贺讷,劝贺讷推拓跋珪为首领,恢复代国,成就大业。 贺讷同意。 公元386年,正月,戊申日。 十五岁的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呼和浩特市西南)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大典,宣布恢复代国。拓跋珪成为新的代王,年号定为“登国”。 自公元376年被苻坚所灭后,已消亡整整十年的代国正式复国。 长孙嵩为南部大人,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二人分管南北部众。张兖为左长史,许谦为右司马,王建(拓跋什翼键女婿)、和跋、叔孙建、庾岳等为外朝大人(北魏独有官职)。奚牧为治民长(北魏独有官职),掌管宿卫军。长孙道生(长孙嵩侄子)、贺毗等人跟随拓跋珪左右,参谋军政。 一个月后,公元386年二月,拓跋珪将都城迁至原代国旧都,盛乐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境内。 因为盛乐城距刘显所在的善无(今山西朔州市右玉县西北)不足百里,一山不容二虎,刘显哪里还能睡得踏实,赶紧把驻地迁到了善无以南一百五十里处的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 两个月后,公元386年四月,拓跋珪对外宣布,将封号由代王改为魏王。 封号改变即国号改变。虽然此时拓跋珪并没有下令更改国号,而正式定国号为“大魏”是在十二年之后,拓跋珪迁都平城的时候。但是,后世仍然把拓跋珪所建立的政权称为魏国。 中国历史上国号为“魏”的政权有好几个,为了区别,后人把拓跋珪建立的魏国称为“北魏”。 继前秦之后,十六国时期又一个威名显赫的朝代,就这样在一个少年手中横空出世。 虽然北魏立国于十六国时期,但是因为后来极为强大,对中国的影响也相当深远,所以并没有被列入十六国之列,因为十六国已经容不下它了。北魏被单独拎了出来,作为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开宗。关于北魏的历史也不在《晋书》之内,而有单独的国书记载,即《魏书》,也是二十四史之一。 寄人篱下的拓跋珪依托家族人脉,在贺兰部与独孤部的夹缝中创建了北魏,尽管后来北魏不可一世,影响远超前秦,但此时,北魏也不过就是北方众多势力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实力相当弱小。 北魏首先就是内部不稳,不断有人叛变,因为没有人能预测到后来的北魏竟然会这么强大。贺兰部首领贺讷虽然支持拓跋珪,但其弟弟贺柒干却反对拓跋珪,独孤部更是和北魏分庭抗礼。 外部,北魏也是强敌环伺。黄河以西有匈奴铁弗部刘卫辰,东边越过太行山就是后燕慕容垂, 北边有柔然和丁零,还有新冒出来的库莫奚人,也叫奚族。 库莫奚人当然不会刚刚才出现,但“库莫奚”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却是在北魏建国这段时期,之前从未出现过。库莫奚族的来源众说纷纭,有说是鲜卑,有说是匈奴。 另外,北魏南边,也就是并州南部还有慕容永的西燕。关于西燕后面会细说,此时慕容冲已被部下所杀,后来几经辗转,皇位落入慕容永手中,西燕也撤出关中,东迁至并州,定都长子城(今山西长治长子县西)。 中原汉族筑城定居,有语言有文字,一脉相承,族群不会分化。北方游牧民族完全不同,它们以部落为单位聚居,多个部落结为联盟,没有文字传承。这些部落原本可能是一家,但随着子孙繁衍、征战杀伐等,族群内部不断分裂。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分出去的支系和母族不再往来,甚至发展为仇敌,又逐渐演化出新的民族。比如匈奴、鲜卑、乌桓等,最早都是由东胡分化而来,还有很多民族压根就搞不清渊源。 北魏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决定了北魏的未来之路必定充满荆棘。 正因如此,拓跋珪之于北魏的地位,就像司马懿之于西晋,慕容廆之于燕国一样,尽管最终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的是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但北魏大业的奠基人毋庸置疑就是拓跋珪。 3、东征西讨北魏横空出世 收复西域吕光割据凉州早年前秦灭代国后,苻坚把代王拓跋什翼键的小儿子,也就是拓跋珪的叔叔拓跋窟咄迁到了长安定居。北方大乱后,拓跋窟咄逃出长安,投奔了西燕慕容冲,西燕东迁后,拓跋窟咄也跟着来到了长子城,被慕容永任命为新兴太守。 独孤部刘显得知拓跋窟咄在长子城后,立即派弟弟刘亢埿偷偷潜入西燕,将拓跋窟咄接到了独孤部。然后,刘显故意安排拓跋窟咄去镇守和北魏的交界处,还让拓跋窟咄不时侵犯北魏。 刘显这一招很厉害。 因为拓跋窟咄是拓跋什翼键的儿子,拓跋珪的叔叔辈,在拓跋部有相当影响力。刘显把拓跋窟咄往边境上一放,效果立马显现,北魏内部开始“诸部骚动”(《魏书.帝纪第二.太祖纪》),人心不稳。 拓跋珪的一些部下不断派人联系拓跋窟咄,尤其于桓等人还商议准备抓住拓跋珪后去投奔拓跋窟咄,让拓跋窟咄来做魏王。 于桓的舅舅就是最早投奔拓跋珪的穆崇,穆崇忠于拓跋珪,于是大义灭亲,得知消息后立即报告拓跋珪,于桓等同谋五人全部被诛。 为防止不断有人投奔拓跋窟咄,拓跋珪被迫临时迁都,暂时迁到了阴山以北,同时派外朝大人安同急赴中山,恳请后燕慕容垂出兵相助,除掉拓跋窟咄。 慕容垂遂派其子、赵王慕容麟率兵增援拓跋珪。 刘显不断北上侵占北魏南部,同时贺兰部的贺柒干也趁机南下,和刘显一起对拓跋硅形成南北合击态势。弱小的北魏被夹在中间,随时有倾覆的可能。正因如此,就连北部大人叔孙普洛都联络了十三位大臣脱离北魏,向西投奔了匈奴铁弗部的刘卫辰。 一时间,北魏人心惶惶,不知所从,直到听说安同领着后燕援军到了以后才稍有安定。 有了慕容麟的援军之后,拓跋珪先集中兵力南下,与慕容麟一起合围驻守在高柳城(今山西大同阳高县境内)的拓跋窟咄。拓跋窟咄被南北夹击后大败,也去投奔了刘卫辰,不过这时的刘卫辰有心结好后燕,于是杀了拓跋窟咄,向后燕示好。 刘卫辰在代国灭亡后和刘库仁分管原代国领土,后因矛盾激化,被刘库仁赶到了更西边的朔方。前秦大乱后,刘卫辰割据朔方自立,因手上有三万多将士,于是就成了各方争相拉拢的香饽饽。 刘卫辰一边做着后秦的大将军、大单于,一边做着西燕的大将军、朔州牧,同时还想着和东边的后燕结好,但实际上,刘卫辰谁也不服,自成一霸。 拓跋珪收编了拓跋窟咄的部众,重新任命代郡人库狄干为北部大人,代替出逃的叔孙普洛。慕容麟则率军返回中山。 这次慕容垂之所以出手相助,当然不是善心大发,而是想借机拉拢拓跋珪,让初生的北魏成为后燕附庸。所以,事后慕容垂下诏封拓跋珪为西单于,赐爵上谷王。不过,拓跋珪岂是愿意依附别人的人,于是婉言拒绝。 独孤部刘显的地盘在北魏的南边,扼制住了北魏南下之路,成为北魏对外扩张的头号敌人。于是,公元387年五月,拓跋珪在长史张兖的建议下,再次派安同前往中山,请求慕容垂出兵,要借后燕之力灭掉独孤部。 就在两个月前,上谷郡人王敏杀了后燕的上谷太守封戢(音jí),代郡人许谦率民众赶走了后燕的代郡太守贾闰,这两人叛乱之后都宣布归附刘显,被刘显重用。这让慕容垂对刘显深恶痛绝,也想利用这次机会将刘显一举歼灭,于是两家一拍即合。 率军出征的还是赵王慕容麟。 刘显对局势的变化显然并不敏感,同时触怒两个邻居,身处险境仍不自知,仗着地广兵强还在不停惹祸。这种人在乱世中一般都最先出局。 公元387年七月,刘卫辰为讨好后燕,精选一批好马送给慕容垂,没想到路过独孤部地盘时竟被刘显劫掠,收入囊中。慕容垂出离愤怒,加派太原王慕容楷紧随慕容麟之后,也率军讨伐刘显。 公元387年八月,在北魏和后燕的联合打击下,刘显屡战屡败。 刘显先被慕容麟和慕容楷大败,逃至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的西山,接着又在弥泽(今山西朔州市西南)被拓跋珪和慕容麟南北夹击,全军覆没。刘显侥幸逃脱,孤身逃至西密(位置不明),部众以及数万头牛马羊全部被慕容麟所获。此后,刘显再未在史书中出现。 慕容垂把刘显残部收拢后交给了刘显的弟弟、比较听话的刘可泥,并封刘可泥为乌桓王,然后又把独孤部八千多落百姓(落相当于户)迁到了中山城。 随着刘显的消失,独孤部作为独立政权也就此消亡。当然,和早前被前燕灭掉的宇文鲜卑一样,尽管政权没了,但族人还会繁衍生息,独孤氏后代里甚至还出现过浓墨重彩的登上历史舞台的大名人,北周名将独孤信。 拓跋珪解决了刘显这个眼中钉,慕容垂得到了人口和战利品,双方各得其所,合作非常愉快。 此后,拓跋珪一面致力于内政,选贤任能、发展农业、减税减役,一面开始清扫北方后院,为将来南下夯实基础。从后续几年拓跋珪的征战地图可以看出,从公元388年到391年,这三年间,拓跋珪先后征服了库莫奚、丁零、柔然、贺兰部、刘卫辰部等等,全都是位于西部和北部的政权。 公元388年五月,拓跋珪千里奔袭,在弱落水(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大败库莫奚,缴获库莫奚四个部落十余万头牲畜。七月,库莫奚人纠集残兵偷袭拓跋珪大营,被拓跋珪再次大败,从此再不敢侵扰北魏。 公元389年正月,拓跋珪率军北上,再次奔袭千里,进至女水(今蒙古国西南),大败丁零和柔然,俘获柔然大批部众和牲畜。 拓跋珪不是一般的草原君主,用意很明显,志在中原。 关于此,还有个小故事。 公元388年八月的一天,拓跋珪派九原公仪奉出使后燕,慕容垂见到仪奉后就责问:“魏王怎么不亲自来?”仪奉答:“先王与燕王同在晋室为臣,世代皆为兄弟,派为臣出使并不失礼。” 慕容垂很不高兴:“朕如今威加四海,岂是昔日可比?”仪奉道:“若燕国不修德礼,以兵马相逼,这是将帅之间的事,不是使臣的职权。” 回国后,仪奉对拓跋珪说:“燕主(即慕容垂)衰老,太子暗弱,范阳王(慕容德)过于自负,不能侍奉少主。一旦燕主过世,燕国必然内乱,到那时……” 拓跋珪点头称是。 经过三年征战,尽管北魏仍然弱小,后燕仍然强大,但拓跋珪已经不把后燕放在眼里了,北魏和后燕之争不可避免。 好了,关于北魏和拓跋珪的故事暂时又得放一放了,头绪太多,吕光、姚苌、慕容冲、苻丕、乞伏国仁等等,全都得一一说来。 先说吕光。 吕光,这位直至前秦大乱之时仍在创造辉煌的人,这位大败西域诸国七十万联军,征服西域大小三十余国,将西域大部纳入前秦版图的人,这位中国历史上继耿恭、班超之后为数不多的征战西域的名将,必须被后人铭记,彪炳史册。 吕光,氐人,生于公元337年,字世明。 吕光出身略阳氐族豪门,父亲是前秦太尉吕婆楼,云龙门之变的主要参与者。 因家族早年被后赵石虎迁居内地,吕光的出生地其实是在枋头(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境内)。因出生时室内神光闪现,气象异常,遂被父亲以“光”为名。孩童时与同伴玩耍,吕光总喜欢玩征战游戏,扮成将军,指挥同伴分拨对战。吕光不太喜欢读书,擅长骑猎。 成年后的吕光身高八尺四寸,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左肘部有一块肉印,这些都是非比常人的异象。“及长,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有肉印”(《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传》)。当然,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双瞳孔的人,肉印究竟是啥也不知道。 吕光为人沉着凝重,喜怒不形于色。因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表现,吕光在众人中籍籍无名。直到有一天,王猛拜见吕婆楼时无意中见到吕光,独独认为吕光“此非常人”(《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传》),然后把吕光强烈推荐给苻坚。 吕光第一个职位是美阳县令(今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镇),不久又升为鹰扬将军。苻坚平定并州刺史张平之乱时,正是吕光将张平养子、猛将张蚝挑下坐骑并生擒,因此一战成名。 此后,吕光深受苻坚重用,在平定五公之乱、灭前燕、平定苻洛苻重之乱中多次立下大功,成为前秦名将。 吕光对苻坚忠心耿耿。公元378年,驻守洛阳的苻重谋反,苻坚坚信同守洛阳的吕光必不会背叛,于是未动一兵一卒,静待吕光出手。后来,吕光果然擒获苻重,顺利平叛。 苻坚南征东晋之前,公元383年正月,吕光奉苻坚之命,率七万兵马,铁骑五千,以鄯善国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窴(音tián)为向导,携将军姜飞、彭晃、杜进、康盛等,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征讨西域。 公元383年八月,吕光率大军行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时,突然有快马来报,说苻坚亲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 吕光似乎预感到什么,担心苻坚出事,可能会召自己回中原,于是下令停止行军,就地待命。将军杜进劝吕光不宜停留:“将军持节西进,奉命征讨西域,应迅速行动,不能贻误战机,为何要停留呢,给敌人可乘之机呢?” 吕光于是下令继续西进。 公元383年十二月,苻坚淝水大败后刚回到长安时,吕光正带着西征军穿越三百里流沙前往焉耆国(音yānqí,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三百里路全是沙漠,行军异常艰难,缺水严重,常人无法想象。“三百余里无水,将士失色”(《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传》)。 将士饥渴难耐,无法行军,吕光不断鼓励:“我听说当初李广利攻打西域时,精诚所至,清泉涌出。我们难道就感动不了上苍吗?黄天必不会辜负你我,诸位不用担忧。” 没想到老天爷还真给面子,不久就下起倾盆大雨,平地水深三尺。“俄而大雨,平地三尺”(《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传》)。 李广利是汉武帝时期将领,曾远征西域,但战绩平平,算不得名将。另外,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焉耆国“去长安七千三百里”,相当遥远。 焉耆国小力弱,无力抵抗,连同周边小国一起不战而降,唯有龟兹国王帛纯坚守不降。帛纯早早就把城外百姓全都赶入城内,扩充兵马,据城死守。 龟兹是西域大国之一,吕光决定杀猴骇鸡。 龟兹国都城位于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库车是龟兹的一种音译),吕光在城南驻扎后,命将士每隔五里设一营,挖深沟,筑高垒,并在垒上搭载大量木人,披上旧铠甲作为疑兵,然后下令集中兵力攻打龟兹都城。 吕光的虚虚实实令帛纯发虚,于是派人给狯胡国王送去重金,希望出兵救援。狯胡国在龟兹国西,天山北麓,也是西域大国。 狯胡国王立即派弟弟呐龙和侯将馗率骑兵二十余万,又联合温宿、尉头等西域大国,最终集结了七十万大军迎战吕光。 西域胡兵弓马娴熟,擅使长矛长槊,铠甲箭射不入(可能是金属甲),还惯用套索。两军前锋刚一对阵,吕光这边就输了一场,将士们心生畏惧。 为对付胡人铁骑,众将建议按营设阵,每阵按兵不动,以防为主,待敌军来攻时,每阵各自为战,坚守阵营。吕光却反对:“敌众我寡,且我各营相距甚远,较为分散,难以抵御强敌。” 吕光的办法是“迁营相接阵,为勾锁之法,精骑为游军,弥缝其阙”(《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传》)。将阵营连成片,以步兵用长钩和锁链破解敌人骑兵,然后派精锐骑兵在各阵营之间来往穿插,填补缝隙,伺机杀敌。 双方在城西大战,最终秦军大胜,斩首一万余级,七十万西域联军顷刻间瓦解。 所谓七十万大军很可能是虚的,真正在前线作战的并不多,其它估计都还在行军路上,或者在外围观望,加上又是联军,乌合之众,一旦大败立即作鸟兽散。 联军一破,帛纯再无心守城,收拾细软弃城而逃。吕光占领龟兹后,周边西域大小三十余国也接连投降。吕光把这些国家保留的东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配发的符节全都换成了新制的前秦符节。 西域人崇尚奢靡,龟兹都城“如长安市邑,宫室甚盛”(《资治通鉴.卷一百五》)。百姓善于养生,家家户户都酿制蒲桃酒(即葡萄酒),多的藏酒达上千斛,酒味甘美,经十年不坏,前秦将士非常喜爱。 吕光征服西域的消息很快传到长安。 公元384年八月,正被慕容冲包围在长安城里的苻坚得到吕光获胜的消息后大喜,加封吕光为西域校尉、安西将军、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可惜因为战乱,道路阻隔,吕光最终也没收到这封诏书。 为安抚龟兹民众,吕光任命帛纯的弟弟帛震为龟兹国王,对西域诸国大加抚恤,因此仍不断有更远的西域小国前来归附。 龟兹国富裕繁荣,物产丰饶,吕光这一住就不想走了,颇有乐不思蜀的意思。 在龟兹期间,吕光认识了一个人,四十岁出头的西域高僧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的父亲叫鸠摩罗炎,原是天竺国宰相之子,因信奉佛教,带着儿子鸠摩罗什辗转来到西域。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翻译了包括《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大批佛教著作,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与后来的玄奘法师齐名。 见吕光留恋龟兹,鸠摩罗什便劝道:“西域乃凶亡之地,不值得久留,将军还是回去吧,在中土,将军自有福地可居!” 吕光召集将士询问意见,众人纷纷表示愿意返回东土,于是吕光决定班师。 公元385年三月,吕光率众从龟兹启程。队伍里有两万头骆驼载着西域各国贡献的珍宝,奇伎异戏,还有一万多匹西域骏马,一千多头珍禽怪兽。当然,还有高僧鸠摩罗什。 可是,问题来了,吕光能回哪呢?前秦早已分崩离析,北方割据林立,哪里能容纳吕光? 听说吕光要班师,正好处在必经之地的前秦凉州刺史梁熙最先犯难。 梁熙部下、高昌太守杨翰建议:“吕光大破西域,兵强气锐,一旦得知中原大乱,必会有所图谋。大人拥河西万里之地,带甲十万,本可自保。但吕光这么一来,局势难以控制。高梧谷口(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地势险要,又有水源,如果先出兵占据高梧谷,切断水源,吕光大军必因饥渴而丧失战斗力,待我大军一出,定胜无疑。如果大人觉得高梧谷太远,伊吾关(高昌至玉门间的一个必经关隘)也可据守。但是,如果让吕光过了高梧谷和伊吾关,大人就怕再也无力回天了。” 可是,尽管杨翰说得口干舌燥,梁熙始终就是一个字“否”。梁熙虽然认为吕光会是大患,但却不想或者不敢刀兵相见。杨翰大失所望,认为梁熙柔弱,成不了大事,后来吕光路过高昌城时,杨翰献城投降。 杨翰之后,美水县令张统也找到梁熙,问:“如今关中大乱,京师长安还在不在都很难说,此时吕光率大军前来,其心叵测,不知大人有何想法?” 梁熙道:“我正为此忧虑,尚无它法。” 张统道:“吕光智谋胆略非比常人,如今手握大军,军心思归,又大破西域,士气正盛,可不好对付!大人世受王恩,忠于秦室,拥立苻氏宗亲为王,就在今日。行唐公苻洛,主上之从弟,勇冠一时。不如将苻洛奉为盟主,号令四方。这样,即使吕光来了,也不敢有异心。然后大人再联合毛兴、王统、杨璧等四方之众,扫平凶逆,这不正是齐桓公、晋文公之举吗?” 张统想让梁熙携王子以令诸侯! 行唐公苻洛此前随苻重谋反,失败后被苻坚发配到西海郡(今内蒙古额尔济纳旗境内)。 可是,让人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梁熙不但把张统的意见否了,还派人去把苻洛杀了。不知道梁熙怎么想的,史书也没有交待。“熙又弗听,杀洛于西海”(《资治通鉴.卷一百六》)。 公元385年九月,吕光途中探知杨翰建议在高梧谷和伊吾关设重兵,又听说前秦分崩,长安被围,便与众将商议对策。 大将杜进说:“梁熙文雅有余,机谋不足,定不会用杨翰之谋,不足为虑。如今正好趁凉州上下疑心之际迅速出兵,定能一举成功。” 吕光行至高昌时,杨翰献城投降。到了玉门,吕光看到了梁熙发布的讨伐檄文,责备吕光未受诏命擅自班师。梁熙还任命儿子梁胤为鹰扬将军,与振威将军姚皓、别驾卫翰等人率五万大军进抵酒泉。 吕光针锋相对,也发布檄文,责备梁熙不但未能赴长安勤王,还无故遏阻归国将士。 吕光的檄文发出后不久,敦煌太守姚静、晋昌太守李纯等人相继投降吕光。吕光以大将彭晁、杜进、姜飞为前锋,在安弥(今甘肃酒泉市东南)大破梁胤,梁胤在逃跑时被杜进追上生擒。 吕光一战定河西。 梁熙被武威太守彭济抓获后送给吕光,吕光果断将梁熙斩首示众。 进入姑臧城后,吕光自封凉州刺史、护羌校尉,以杜进为武威太守,赐爵武始侯,其余将领均各授职位。 自此,吕光割据凉州。 时间是公元385年,十一月。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