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市中的拆迁公告频频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不少市民疑惑:之前国家不是明确表示不搞货币化棚改了吗?为何现在又重启了拆迁工作?这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事实上,虽然我们不再具备2015年那样全面大拆大建的条件,但去年底中央宣布的三大工程,为本轮拆迁提供了有力的推手。
从中央的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拆迁工作不仅不会停止,反而还将加速推进。
这三大工程具体指的是: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以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工程与过去的货币化棚改有着显著的区别。
以往的模式是拆掉旧房,给予货币补偿,鼓励市民购买新房,从而人为创造购房需求。然而,现在的做法更加灵活和人性化。
在当前的拆迁模式中,政府会收购房屋,虽然看似仍是给予货币补偿,但目的和去向却有所不同。
收购的房屋将被用作保障房,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
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他们可以选择拿着补偿款去购买商品房;而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他们则可以选择租赁保障房,无需承受过重的购房压力。
此外,城中村改造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则与创造购房需求无直接关联,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放水通道,旨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这两个工程与保障房建设共同构成了本轮拆迁的三大支柱。
与以往的货币化棚改相比,本轮拆迁的重点并非创造需求,而是大放水。
当然,无论是哪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拉升房价。但这一次,放水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拆迁并非面向所有城市,而是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滴灌。
对于那些人口净流出的城市,由于房屋数量已超过人口需求,因此并无必要进行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
这也意味着,本轮拆迁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部分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近年来,我国印发了大量的货币,然而这些货币并未能有效流通到市场中。
居民和企业对于借贷都持谨慎态度,导致货币流通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启拆迁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放水方式。
拆迁不仅可以推动货币流向市场,助力通胀,还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同时,通过拆迁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增加民生福利工程,实现一箭三雕的效果。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放水可以激活经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将拆迁视为一种放水渠道,其核心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更能理解政府当前的决策意图。
他们希望通过实现物价的温和上涨,来缓解居民、企业和地方的债务压力。只有化解了债务问题,各方才能更加放心地进行借贷和负债活动,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然而,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必须面对:只有持续的负债才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债务与货币规模是同步扩大的。因此放水本质上就是货币超发与化债的过程。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了吧?
那就是化债。一旦化债成功,大家就能继续负债前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就能继续玩下去。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将会下降,这就是通胀的本质。
所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重启拆迁潮?
这不仅仅是为了拯救楼市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为了拯救经济、刺激内需以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这是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拆迁潮”,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共同见证着这场变革的进展与成果。
还是心疼他们的钱怕白花了
因为要挤老旧小区的那点钱来养活央国企房产企业?[笑着哭]
我要拆迁
没办法,除了搞房地产,实在是别的什么都不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