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木材是极其珍贵的资源,它不仅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家家户户做饭,和熬过漫长冬季所必备的燃料。
古时候很多的大城市都对木材这一资源极其重视,甚至于有了那一句俗话“柴米油盐”人们将柴放在了第一位,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柴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
而木材对于一些大城市而言,更是极其的珍贵,就比如北宋大都市开封。北宋时期的开封极其繁华,甚至一度有了通宵达旦的夜市存在,所以开封对于木材的需求量极其巨大,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将周边的很多树木都砍伐掉了。
木材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木材对于古人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现代的电,我们一旦面临停电就连日常生活都成了大问题,古人也一样,一旦没有了木材,生活也会面临严重的问题。
古代贵族和官绅们的房屋大多都是木质结构,而他们往往都会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或者炫耀自己的财富,将房屋修建的十分高大。许多百姓的房屋屋顶也会使用木质结构作为框架,再用茅草覆盖,所以单单是房屋的修建就需要很多的木材。
而城市中的房屋,大多都是以木质结构为主,因为砖块需要烧制,普通的百姓根本消费不起。这也导致许多的统治者为了能够保证木材的供应,不得不下令砍伐大量的木材。
原本木材是十分充足的,可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对于环保这方面的意识十分淡薄,所以在过度砍伐之下导致很多地方的树林都已经消失不见,官府只好前往更远的地方砍伐。
木材不仅在搭建房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充当燃料。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学习过一篇关于木炭的诗歌《卖炭翁》,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就能够了解到,古代不仅百姓,就连皇室也对木炭有着大量的需求。
木材不仅可以烧制成木炭用于取暖,还能够当做柴火烧火做饭,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有很多人都会上山砍柴,然后将这些柴拿到集市上去卖的原因。
这就像我们现在都需要电,或者天然气一样。木材对于古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取暖材料,在明代以前,棉花尚未普遍种植,百姓们大多都是依靠着兽皮或者是一些柔软的草来保暖,剩下的则全都依靠炭火。
所以对于古人来说,木材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北宋的开封城
说起开封附近的树木砍伐,就要追溯到之前的朝代去了。秦汉时期,因为京城位于长安,所以对于陇西地区的树木砍伐比较多。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为了要兴建洛阳于是就在洛阳周边地区就地取材。
经历过后面的许多朝代影响,河南地区周遭的树木历年以来都被频繁地砍伐。到了北宋时期,也是如此。
北宋建立之初,为了营建新王朝的宫殿,官府就派出了大量的前去西边砍伐。可他们为什么不在开封附近砍伐呢?
因为早在魏晋时期,开封附近的树木早就已经被砍伐殆尽了,并且周围的大部分地方都变成了田地,早就没有成片的树林了。
更何况,北宋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开封不仅作为北宋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文化中心。开封城的繁荣景象更是古之少有,百姓们在夜间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百姓们对于木材的需求也更多,北宋初年的时候,因为周边的一些煤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采,煤炭也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所以基本上都是以木炭或者是柴火来烧火做饭和取暖用的。
直到北宋中叶之后,煤炭才被官府大量开采,煤才逐渐的在开封广泛的使用,可是尽管如此,煤炭的普及并没有改变木材被当做燃料大量使用的现象。
因为煤炭是在官府开采之后运来的,其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就很多,这就决定了煤炭一定不是一个价格平常的平价物品。
煤炭在北宋时期价格昂贵,并且这种珍贵的燃料一般都是宫中和王宫大臣们优先使用,剩余的数量再拿到集市上去售卖。
买得起的一般都是家中富足的人家,可是在很多的寻常百姓家中,煤炭则不是主要的燃料,木炭和木柴依旧是最主要的燃料。
所以在当时就出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北宋时期的军队,经常会成群结队的来到林间砍伐树木,开封附近的士兵因为缺少木炭取暖,甚至还有人跑到了明年去砍百姓们种植的桑树和枣树。
军队都尚且用不到煤炭,何况那些平民百姓呢?虽然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极其繁荣,可是一到冬天,这种繁华的景象就会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百姓们为了筹集到足够的炭火而发愁。
宋仁宗在位的时候,就颁布过一个政令那就是关于严谨百姓私下砍伐树木。因为柴火对于百姓们十分的重要,宋仁宗担心一旦有人私自砍伐的话,会让很多人在过冬的时候缺乏足够用的柴火,于是就下达了严令,一旦有人私自砍伐超过一定数量之后,就会处以重刑。
这个刑罚也不可谓不重,这也从侧面看出来,即使已经普遍使用了煤炭,但是民间主要使用的燃料依然是以木材为主。
不仅如此,木材在平日的消耗量就十分巨大,即便是在炎炎夏日,很多百姓家中的房屋也有会因为雨水或者某些人家失火,从而导致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这些被雨水腐蚀或者被烈火焚烧后的房屋,都需要新的木材来更换,再加上宫中的需求和军队需要大量的器械,这些都要用到大量的木材。
而开封城周边的树木本来就很少,经过这样砍伐之后,开封城周边的树木已经全部没有了。其实不仅是开封周边,就连山西陕西附近的地方,也早已被砍伐一空。
宋朝的大中祥符年间,秦岭一线的树林成为了开封主要的木材来源地,并且根据当时的统计来看,这一期间秦岭一线的树林中散步的伐木者就有着两三万人之多。
这种情况即使是在近代也十分常见,很多的老照片之中,附近的山头基本都是空秃秃的,直到后来开始倡导保护环境之后,砍伐树木的现象才得以缓解。
信源:
《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兼谈中国古代都城的木材和燃料供应》——作者:程遂营
金史记载,金章宗时华北已无原始森林,所有山陵的树木都被理发一样被剃了一遍。到了明中期,整个华北平原连片的林子都没有,农耕文明砍树的效率独步全球
甚至还有人跑到了明年去砍百姓们种植的桑树和枣树,北宋士兵真厉害,能主动穿越[点赞][点赞][点赞]
我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院子里屯的都是麦秆、大豆杆、玉米杆,用来烧火做饭,木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舍不得烧
八、九十年代我老家农村烧材煮饭、喂猪,湖南的山上光秃秃的,茅草都被割干净了
坐标辽宁(95年生),小时候农村老家生火,枯树叶,玉米秸秆,小树枝!大木材很少。山上树也少,哪像现在山上都是树和灌木!现在老家生火做饭取暖也都是靠煤了
不要说古代,就是在我们沿海八几年时候,都是上山捡树叶,村里禁止砍树的,每家每户都有个柴房,可想古代时候柴草的稀缺
以前生产力有限,还好有这么多树木供人们砍伐烧火取暖,人们才能活下来,不然都冻死了
突然很感慨,现在的人已完全没有了危机意识,油/电/煤/气,除感觉费钱外,其他均不需要考虑,有钱就可以得到。突然没电,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如果没电,世界停摆!没油了,车都动不了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动了!当代世界真太脆弱了!
古代人不会种树吗
光砍不种,这那能行
老家重庆武隆 禁止乱砍乱伐但是不禁止居民生活用柴
要是没有工业革命,好多地方要把半沙漠化了
老家山西煤不缺,但我家缺少木柴引火的痛苦一直持续到2000年左右,后来住了单元楼才没了这种事
黄土高原之前是一片森林,经过秦汉到大唐的一千多年时间砍伐才变成了光秃秃一片
我小时候山上还是秃的
我们四川省八零年代也是一样,到处光秃秃的,连草都要争抢打架,后来出现蜂窝煤和电饭煲,加上外出打工。农村树木被人嫌弃,没有人砍,到处像原始森林,寸步难行
木材被淘汰,是因为有煤和天然气了,不知道就别扯了,进厂打工[吃瓜]
你别说宋朝,唐朝的时候,长安附近的木头就很紧张了。
九几年的时候,冬天地里都没有草,树叶都拿家里烧火了
八九年代,我往的山村可以赤脚满山跑。
古代才多少人口?能和现代开发一样?瞎编造谣也要有个度
穿兽皮和草?麻被你吃了?
老百姓冬天里烧的是树枝落叶秸秆。砍整根树的很少
北宋修建汴梁城时就是到今甘肃天水武山西秦岭山中伐木,然后顺渭河而下再汇入黄河到汴梁,至今还留有“伐木碑记。”
过来人都是感慨万千啊![呲牙笑]
城市文明的开发, 对环境从来都是恶果
现在也是,周围农村寸草不生
问个问题,古代如何称呼煤?也叫煤么?
秦砖汉瓦,以后住木房子
古代的山可不像现在这样郁郁葱葱,到处是花草树木,荒山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荒山,光秃秃的啥都没有,为了砍柴走十几公里都有
都可以漕运,但贵
以前农村烧柴火的时候不也一样,周围都砍光了
宋朝人烧煤的
海洋垃圾,石化污染了地球
都知道家畜聚集多了容易染病
一直到蒸汽时代,有办法大规模抽水了,煤矿开采才顺利起来。确实看四五十年代中国老照片几乎交通便利地方树都砍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