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3岁练字草稿,笔笔端正标准,网友辣评:胜过“印刷体”百倍

三余书社啥 2024-11-17 19:30:38

不同时代的帝王,对于艺术审美也不同,同样是唐朝时期,初唐的李世民痴迷“王书”,用笔追求瘦劲流美,而中唐时期的李隆基,与之截然不同,他喜爱丰腴之态,用笔雄健开阔、雍容饱满,具有繁盛气象,当时的书法家受其感召,书风大多宽博雄浑,比如颜真卿、徐浩等,皆是“雄健”书风的代表人。

清代亦是如此,康熙、雍正和乾隆3朝帝王,皆喜爱书法,康熙只推崇“董字”,认为其用笔的虚和散淡之气,足以媲美魏晋名家,天下无人能敌,乾隆略与其相似,他同样追崇秀媚、舒和的姿态,不过他对于董其昌的关注减少,主要力捧赵孟頫,时常临摹他的法帖,认为其笔法最正统。

他曾称赞:“书格至孟頫一变,说者谓其有意取妍、微伤婉弱,然右军《褉帖》正以姿致胜,故未可皮毛论也”,可是乾隆对于赵孟頫的临学,有些许片面,领悟不够深刻,孙荣绶曾说:“赵文敏书珠圆玉润,铁画银钩,深得羲、献笔意,倘不善临摹者专尚妍媚,遂失之软弱。”

乾隆只得“赵字”外观,行笔飘逸舒和、温润灵动,乍一看确实优美,但是分析肌理,却能明显感到无趣,质感和层次不够丰富、强悍,略显浅薄庸俗,因而时常遭到嘲讽,比如被骂“狗皮膏药”,声称其题跋,破坏名帖美感等等,确实对比名家作品,乾隆笔力偏为浅薄,远远无法企及。

可是将其作品,放在今天排比,大概处于中上水准,毕竟乾隆出身皇室,自幼被名师教导,曾接受梁诗正的指点,进行系统性训练,同时临摹、鉴赏古人法帖,吸收传统艺术风韵,因此无论是控笔水准,还是眼界,全都高过现代人,我们欣赏他13岁的练字草稿,笔笔端正标准,体势方整,线条刚健凝厚。

转折处偏为锐利,骨力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柔媚,虽然写于少时,彼时笔法偏弱,线条灵动感不足,但是敦厚的势态,呈现几分古朴气韵,给人质朴天真的感觉,似乎回归本真状态,同时还有几分华丽大气之感,这种水平初学者无法达到,受到网络大师的影响,现代学者审美偏移,追崇“印刷体”和“美术字”等。

这种书体十分僵硬,有的甚至用尺子比着写,远远不及乾隆风韵自然,毕竟乾隆晚年的作品,笔画还是十分娴熟从容的,这种功力当代可以达到的学者寥寥无几,所以很多网友,为乾隆鸣不平,纷纷开启辣评模式,声称其字胜过“印刷体”百倍,我们批判乾隆时,不能一味嘲讽,而是学会从中吸取优点,让自身进步更快。

您对乾隆书法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