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乡起义成功后,陈胜为什么杀掉吴广?司马迁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蜀山道史 2024-12-19 13:22:38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由陈胜和吴广领导,发生在秦朝末年。这场起义打破了秦朝的统一和威严,为后来的楚汉之争和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然而,在起义取得一定成果后,陈胜却出人意料地杀害了自己的同伴吴广,引起了起义军的内部分裂和外部敌对。

这一举动究竟出于何种动机和心理呢?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有所记载和分析。

大泽乡起义的背景和过程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和法家思想的政策,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和剥削。秦始皇修建长城、阿房宫、兵马俑等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百姓遭受了沉重的赋税和苛刑。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继续沿用秦始皇的暴政,甚至更加残暴无道。他任用赵高为相国,赵高专权骄横,杀害忠良,陷害功臣。

他还强征百姓去边疆垦荒、修筑水利、征讨叛乱等,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陈胜和吴广都是平民出身,深受秦朝暴政的压迫。他们被征召为屯长,率领900多名屯民前往边疆开荒。在途中遇到大雨阻碍行程,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

他们知道如果迟到或者返回都会被秦律所处死,于是决定发动起义。他们杀死了监督他们的两个秦吏,并号召屯民反抗秦朝。他们自称为楚国后裔,并声称楚国王怀王已经死去,他们要复兴楚国。

他们还利用当时流传的“甲子之岁天下大乱”的预言来鼓动百姓响应。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表明天下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起义很快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响应,许多百姓、士兵、贵族、诸侯都纷纷投奔陈胜吴广的旗下。陈胜被推举为起义军的首领,并自立为张楚王。他

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县、颍川、沛县等地,并向咸阳进发。吴广则被任命为左丞相,负责镇守荥阳,抵御秦军的反攻。起义军的势力一度扩展到了整个中原地区,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

陈胜杀害吴广的原因和心理

然而,在起义军取得一定成就后,陈胜却出现了变化。他开始变得骄傲自大,猜忌多疑,残暴无道。他不再重视和信任自己的同伴和部下,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他对自己的老乡、同事、朋友都采取了冷淡甚至残忍的态度,甚至不惜杀害他们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最终的目标是成为天下的霸主,而不是为百姓谋福利。

陈胜杀害吴广的原因和心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权力的腐蚀。陈胜从一个平民成为了一个王,拥有了大量的地盘和人口,享受了前所未有的荣华富贵。这使得他失去了原来的清醒和理智,变得骄横无礼,目中无人。

他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强大的人物,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或者威胁他。他忘记了自己起义的初衷和目标,忘记了自己和吴广等人的情谊和信任,只想着如何保持和扩大自己的权力。

野心的膨胀。陈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拥有的地位和势力,而是想要一统天下,成为霸主。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和资格来取代秦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他不愿意与其他诸侯或者起义者分享权力或者利益,而是想要消灭或者征服他们。他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的人物,没有人能够阻挡或者反对他。

猜忌的滋生。陈胜在权力和野心的驱使下,开始怀疑身边的人是否有异心或者野心。他觉得身边的人都可能是他的敌人或者竞争者,都想要夺走他的权力或者利益。

他对自己的老乡、同事、朋友都不再信任和尊重,而是用冷漠甚至暴力来对待他们。他认为只有杀掉那些可能对他构成威胁或者影响的人,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稳定。

吴广的威胁。吴广是陈胜起义时期最亲密也最重要的同伴之一。他与陈胜共同发动起义,共同领导起义军,共同攻占城池。

他在起义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声望,受到士兵和百姓的敬仰和爱戴。他在荥阳镇守时表现出了勇敢和智慧,多次击退秦军的进攻,保住了起义军的后方基地。

他对陈胜一直保持着忠诚和尊敬,没有对他有过任何的不满和背叛。

然而,正是因为吴广的这些优点和表现,反而让陈胜感到了威胁和危机。陈胜觉得吴广太过于出色和受欢迎,可能会抢走他的权力和声望,甚至会篡夺他的王位。

陈胜也觉得吴广太过于忠诚和敬重,可能会对他的决策和行为有所质疑或者反对,甚至会阻碍他的野心和计划。

陈胜还觉得吴广太过于勇敢和智慧,可能会对他的敌人和竞争者有所妥协或者合作,甚至会背叛他的同盟和友情。因此,陈胜决定杀掉吴广,以消除自己心中的隐患和疑虑。

陈胜杀害吴广的结果和影响

陈胜杀害吴广的结果并不是他所期望的。他以为杀掉吴广就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就能够一统天下,就能够成为霸主。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他杀掉吴广后,引起了起义军的内部分裂和外部敌对。他失去了自己最忠实也最有能力的助手,也失去了许多士兵和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他使得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也使得自己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危机。

陈胜杀害吴广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起义军内部分裂。陈胜杀害吴广后,起义军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态度。有些人认为陈胜是一个暴君,不配做他们的领袖,于是反叛或者离开了陈胜;

有些人认为陈胜是一个英雄,仍然支持和跟随陈胜;有些人则保持中立或者观望,不愿意参与争端。这样一来,起义军就失去了原来的团结和凝聚力,变成了一盘散沙。

起义军外部敌对。陈胜杀害吴广后,起义军外部也出现了更多的敌人和竞争者。秦朝趁机加大了对起义军的进攻和镇压,企图一举消灭起义军;

其他诸侯或者起义者也趁机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企图取代起义军;甚至一些原来与起义军有过盟约或者友好的势力也转而与起义军为敌或者疏远。

这样一来,起义军就失去了原来的优势和影响力,变成了众矢之的。

起义军最终失败。陈胜杀害吴广后,起义军就走向了失败的道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变故后,起义军逐渐被秦朝或者其他势力所消灭或者征服。

在秦末楚汉之争中,起义军的残余势力也没有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是被楚汉双方所利用或者排除。最终,陈胜的张楚王朝也随着他的死亡而灭亡,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昙花一现。

陈胜杀害吴广的故事,有何意义和启示?

陈胜杀害吴广的故事,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和教训意味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陈胜的性格和心理,也反映了秦末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这个故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启示:

这个故事表现了陈胜对权力和野心的迷恋和盲目,也表现了陈胜对友情和信任的忽视和背叛。陈胜在起义成功后,忘记了自己起义的初衷和目标,忘记了自己和吴广等人的情谊和信任,只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权力和野心。

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同伴和部下,甚至不惜杀害自己最亲密也最重要的朋友。这些做法虽然可以理解,但也很可悲。

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权力和野心都是有限和无常的,友情和信任都是无价和永恒的。他没有能够以一种感恩和珍惜的态度来对待友情和信任,而是以一种贪婪和狠心的态度来对待权力和野心。

这样的态度不仅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宁,反而会给他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困扰。

这个故事反映了秦末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的动荡和混乱,也反映了秦末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和创新。秦末时期,秦朝已经走向了衰落和灭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和挑战。社会上,百姓苦不堪言,起义四起,诸侯纷争;

文化上,思想多元,学术兴盛,科技进步。在这样的环境下,陈胜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起义者,展现出了一种勇气和智慧,也展现出了一种创新和变革。

他率领起义军打破了秦朝的统治,开启了楚汉之争,为后来的汉朝奠定了基础。

他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表达了一种平等主义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和文化。他自立为张楚王,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尝试了一种新的制度和政策。他对自己的同伴和部下,也表现出了一种亲切和关怀,赢得了他们的拥护和敬爱。

这些做法虽然可以赞赏,但也很可惜。因为他没有意识到,社会和文化都是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的,勇气和智慧都是需要有节制和平衡的。

他没有能够以一种谦虚和合作的态度来面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而是以一种傲慢和专断的态度来面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这样的态度不仅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成就和荣誉,反而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失败和悲哀。

1 阅读:1138
评论列表
  • 2024-12-19 23:26

    杀死吴广,这就是历朝历代中国农民起义都不会成功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