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太极图之演变(初定稿)
金栋按:传统观点认为,太极图始于宋代。相传由宋初道士陈抟将“无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氏将无极图的顺序做了颠倒,以附会《周易大传》,名曰“无极而太极”,从而始有“太极图”与《太极图说》,但被清代治《易》者否认。
宋·陈抟“无极图”(转引自史幼波《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宋·周敦颐“太极图”
清儒毛奇龄认为,“无极图”并非陈抟自创,是汉唐方士、道士为了修炼求仙长生之术所画,陈抟窃取了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中“水火匡廓”与“三五至精”两图参合后而成。那么又是谁传给陈抟的呢?据清代治《易》者考证,是其师麻衣道者及相关道士。
水火匡廓图
三五至精图
原来《太极图》初名《无极图》,由魏伯阳《周易参同契》道士炼丹推演变化而来,后入《道藏》,名《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图)》。其师承关系如下:
魏伯阳《参同契》“水火匡廓”与“三五至精”两图合一→(《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陈抟)无极图→(周敦颐)太极图(无极而太极)。
黄宗炎《图学辩惑》之师承关系:
河上公→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陈抟←麻衣道。陈抟→种放→穆修→周敦颐。
然而这些图,是道教太极图,与我们熟悉的“易有太极”儒家太极阴阳图不符。那么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南宋大儒朱熹求图之说,有个公案。朱熹有个弟子兼学友名蔡季通(元定),对图册很了解,为了搞清“河图”、“洛书”之渊源流传及神秘情况,便让蔡季通去寻找。蔡氏顺长江三峡入蜀地,经搜寻遍访,不辞辛劳,不负所托,终于在蜀地隐者中找到。当时蔡氏得图(当是从彝族那里抄来的)共三幅,即“河图”、“洛书”与“天地自然河图”。蔡氏将“河图”、“洛书”交给了朱熹(《周易本义》首载九图就有此二幅),而将“天地自然河图”藏匿了。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有详述,感兴趣者可参看。
明·赵撝谦《六书本义》说:
“天地自然之图,伏羲氏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八卦所由以画也。《易》曰‘河出图,圣人则之’,《书》曰:‘河图在东序’是也。此图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虽朱子亦莫之见。”
此即“河出图”——伏羲先天太极八卦图(古太极图),又名天地自然河图(龙图、龙马负图),亦如《汉书·五行志》所说“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之河图。
古太极图(天地自然河图—八卦—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图)
胡渭《易图明辨》说:“季通所得三图,一为先天太极图无疑矣。其二盖九宫图与五行生成图。”九宫图即宋以后“洛书”,五行生成图即宋以后“河图”,而先天太极图即“天地自然河图”,又名“古太极图”。朱熹之所以未将此图列于卷首,因其并未见到此图而只有陈抟所传之图。故胡渭说:“盖以《图》出希夷,源自伯阳,不若根柢《大传》五十有五之数为得其正。非季通秘之而不与言也……其不曰《河图》,而谓之《古太极图》,何也?盖其时既从《启蒙》以五十五数为《河图》,而濂溪又自有所为《太极图》者,故不名《河图》,曰《太极图》而加‘古’以别之。”(《易图明辨》)
胡渭又说:“名曰先天图,亦曰太极图,取《参同契》之月体纳甲、二用、三五与九宫八卦混而一之者也。朱子发云陈抟以先天图授种放,三传而至邵雍,则康节之学实出于希夷。其所演以为《先天古易》者,悉本此图,可知也。后人谓之天地自然之图,又谓之太极真图。”(《易图明辨》)
所谓“《参同契》月体纳甲”,其月体指月相(月亮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状,即晦朔弦望),用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代表每月月相的消息盈虚(阴阳消长)。纳,配属之义。甲,即干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每月日月地位。
月体纳甲图
亦即我们熟悉的儒家太极阴阳图,据清代胡渭《易图明辨》等考证,乃由《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此图有阴阳八卦之义。赵撝谦《六书本义》说:“今得之陈伯敷氏,尝熟玩之,有太极函阴阳,阴阳函八卦之妙。”
但是,上述太极图之演变,被当代医易大家杨力否认。杨力《周易与中医学》说:“太极图既不是出自道家,亦非邵雍、周敦颐所创,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确系源自《道藏》所载《上方大洞真无妙经图》,但只不过是把道士的修炼图发挥为宇宙发生图而已。道家修炼的太极图,明显地是在《周易参同契》水火匡廓图的基础上为作道丹修炼目的而作画的,并非真正的太极图,而是儒道相合的产物。真正的太极图和道家修炼没有关系,而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是阴阳鱼的组合,源自上古时代的鱼纹,亦即是图腾崇拜的产物……至今的太极图,则是在双鱼图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很可能是易、道学家们在太极阴阳理论的基础上的共同产物。”
人面鱼图、双鱼追逐图(转引自杨力《周易与中医学》)
太极图形成图(转引自杨力《周易与中医学》)
阴阳鱼太极图(转引自杨力《周易与中医学》)
又,据朱伯崑《周易通释·第四编 易图学》,太极图有三类,即(1)第一类太极图就是一个简单的空心圆,(2)第二类太极图就是周敦颐的太极图,(3)第三类太极图即阴阳鱼图——载于明代赵撝谦《六书本义》之“天地自然河图”。实际上,目前流行最多的是明清以后晚出的阴阳鱼太极图,如下
阴阳鱼太极图
可谓是:一人有一人的太极图,各家有各家的阴阳说。
中医经典《素问》《灵枢》《难经》既无“太极”、“太极图”之词,亦无其图形。然以中医理论体系附会易图——太极(太虚)、太极(阴阳)图以说阴阳者,首见于明·张介宾《类经图翼》,但未见有此类太极阴阳鱼图形。图如下:
张介宾《类经图翼》太虚图
张介宾《类经图翼》阴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