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盆地藏着4000年前太平遗址,或有夏朝起源新线索?是怎么回事呢?

船长卡戎 2024-12-23 13:33:40

关中盆地就在我国地理版图正中央。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呢。这地方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从史前一直到历史时期,都是人类繁衍生活的好地方。而且它还能辐射四方,涵养中华文脉,引领中华文明往前走。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西向东穿过整个关中盆地。在河谷两岸,孕育出了数不清的文化遗址。

在这浩渺的历史长河之中,未解之谜一大把。比如距今四千年的客省庄文化,研究起来可费老劲了。所谓客省庄二期文化,在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冒头。主要在渭河、泾河流域晃悠,1955 年在陕西长安县客省庄被发现才得名。也叫陕西龙山文化或客省庄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校正后,年代约在公元前 2300 到前 2000 年。资料这么少,这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到底啥样?难道关中地区在中华文明关键时候,真就文化不行?有学者这么讲,可实际情况会是如此吗?

转机来了!

2021年的时候,在西安西南大概15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太平遗址。先说结论!这里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聚落遗址,是在西安斗门水库项目建设时发现的。它太重要了,陕西方面专门调整了斗门水库岸线,这下遗址就能大规模考古发掘了。说起斗门水库,外地人可能不太熟,可一提到昆明池,大家就能觉出那历史的厚重味了。昆明池呢,是汉武帝在上林苑先后两次建起来的大型湖泊,唐朝以后就慢慢干涸了。太平遗址就是在勘探寻找昆明池东岸线的时候被发现的。从那出土了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等等。测年数据显示,距今大概4150到3700年前,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已经进入夏代纪年范围了。这近两年的考古工作研究下来,太平遗址被证实就是夏时期大型中心性聚邑遗址。

先说说第一阶段,从 2021 年到 2022 年。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初步搞定了遗址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年代这些宏观问题。再看第二阶段,2023 年到 2024 年。依照之前的勘探成果,对环壕内部重点区域和两个环壕之间进行发掘。为啥呢?就是要搞清楚环壕内部遗迹咋分布的,还有两个环壕啥时候修的、存在了多久。据公开消息,现在“太平遗址”勘探面积大概 50 万平米,也就是约 750 亩。发掘面积约 6300 平米,差不多 10 亩。

环壕很重要

“太平遗址”发现了俩巨大环壕,是东西并列着的。面积可不小于100万平米,差不多就是1500亩,和曲江池遗址公园范围差不多大。从时间上看,距今大概4150到3700年。考古证实了,这两座环壕年代一样,体量也接近。口部宽度在15到20米左右,底部宽度约10米,深度差不多5米。边界清晰,保存得挺好,部分壁面还有水平状水蚀凹槽。这么看来,当时环壕里应该是有水流的,说不定还和自然河道连通着呢。它们起着重要作用,能防御,能防洪排涝,还能满足日常生活给排水。等壕沟废弃了之后,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的地儿。考古专家还进一步解释说:“环壕修建过程挺复杂的,这说明太平遗址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组织,也能调配公共资源了。”

“环壕-居址-墓葬”三位一体系统发掘后,不得了啊!太平遗址居然是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它把关中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空白给填上了呀,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也在验证之前的那个判断:“太平遗址已经有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就是四方文化交流汇聚的地儿呀。”现在考古学家靠着碳14都证实了,太平遗址就是夏代遗址呢。那随着继续开发,夏人的起源之谜会不会就此解开呀?要知道,历史上大禹的父亲鲧的封地崇就在如今的陕西鄠邑区,而太平遗址离鄠邑区可是很近很近。难道太平遗址就是大禹一脉的发源地?哎呀,真期待考古学家能再有大发现,赶紧把夏人起源之谜给解开!

各位朋友

讨论一下

您都看到这里了,就请点赞加个关注吧!

2 阅读:242
评论列表
  • 2024-12-23 17:59

    太平遗址时间段与夏朝时间段完美重合,比二里头早300年,夏朝灭亡后被废弃,二里头不是,夏朝灭亡后还热闹了100多年,历史记载商灭夏时摧毁一切夏朝遗迹,如果二里头是夏都,商朝不可能留二里头存活那么久,只能说明二里头是商朝重要聚落而非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