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米村:村里人讲汉语,至今仍用汉姓

梦竹谈历史文化 2024-12-03 09:10:32

那些未曾沉没的姓氏:久米村的六百年守望

有些故事藏在时间的褶皱里,等到你拂去灰尘,才会发现它们竟然如此鲜活。今天的冲绳,那霸市的街头巷尾,有一种声音还在被轻声念起——“我们是汉人”。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传承。这些人,世代扎根于此,却从未忘记自己的来处。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一座村落说起

在冲绳的地图上,有一个叫“久米村”的地方,虽然现在已融入那霸市,但它的故事却始终独立于时间之外。追溯到六百多年前,这里并不是一个村子,而是一个因海而生的地带。它的起点,是福建的“闽人三十六姓”。

时间回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与琉球的关系,派出了一批福建人前往琉球。他们不是普通的商贩,而是肩负特殊使命的“文化使者”。这些人带去了航海技术、礼仪制度,甚至还有一整套中华的生活方式。

久米村,就是他们落脚的地方。这个村子最初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聚居点,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发展起来。可谁能想到,这些漂洋过海的福建人,竟在异国他乡扎下了根,把自己的姓氏、文化、习俗硬生生刻进了这片土地。

但这些闽人三十六姓的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次文化输出,更是一场漫长的命运博弈。

明初,朱元璋大搞海禁政策,封锁沿海,但琉球是个例外。为什么?因为它是明朝的“宗藩国”,被认定为“东海上的小兄弟”。为了维系这段关系,明朝不仅给琉球送船、送礼,还送人。于是,这批“闽人三十六姓”踏上了去往琉球的路。

到了琉球,这些福建人可不是去“躺平”的。他们是明朝的外交名片。从礼仪到建筑,从饮食到服饰,这些人一砖一瓦地把中华文化嵌进了琉球社会。琉球王国本来没有姓氏,是久米村的人教会他们用姓氏区分血缘;婚礼习俗也改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连琉球的葬礼仪式,也被植入了儒家文化的影子。

但这份文化交流并不是单向的。久米人也从琉球学到了适应海岛生活的本事,比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生存。这种相互影响,让久米村成为一座“文化桥梁”。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将其改名为冲绳县。琉球王国不复存在,久米村人也被迫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不再是“附属于中国”的琉球人,而是成了“日本人”。

久米村人并不买账。他们始终以“汉人”自居,甚至在日本统治初期,多次组织反抗活动。他们祈求清朝出手干预,甚至寄希望于复国。历史并没有站在他们这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战败,无力保护这些海外的“文化遗孤”。

在这种夹缝中生存,久米村人不得不做出妥协。他们改穿琉球服饰,以示顺从,却依旧在心底守着自己的传统。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他们的春节、清明、中元节等习俗从未间断,甚至连猪肉、苦瓜、紫薯这样的饮食偏好,也成了他们对故土的执念。

时间来到二战,日本战败的那一刻,冲绳成了废墟。久米村也没能幸免。无数村民死于战火,家族祠堂、祖墓被毁,甚至许多家族直接灭亡。

战争结束后,幸存的久米村人重新拾起了生活。他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恢复祖先留下的传统。幸运的是,战争中一些家族的财产被秘密保存,这才让他们有了东山再起的资本。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他们用时间和汗水,重新筑起属于自己的家园。

随着冲绳逐渐融入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久米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年轻一代开始同化,他们的语言、服饰甚至生活方式,都在慢慢日本化。

尽管如此,久米村人依然在努力守护自己的根。他们定期举办孔庙祭祀、儒学讲座,还会组织后裔回到祖籍福建寻根祭祖。甚至在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久米村后裔还通过视频连线,与福建的同族人进行交流。

这种传承不是“复古”,而是一种身份的证明。他们需要通过这些仪式告诉自己——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六百年过去了,久米村已经不再是那个孤独的文化据点。它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文化的流动与坚守,象征着身份的撕裂与重建。有人说,久米村的故事就是一场关于“初心”的考验。无论风雨如何,他们始终记得自己的根。

或许,他们再也无法回到那个遥远的故乡,但只要姓氏还在,传统还在,家,就不会真的远去。

3 阅读: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