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展模式背后的机遇与困境

桐桐看趣事 2024-12-29 01:51:52

在国际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版图之上,印度所处的位置颇为独特,其诸多表现令人瞩目且深思。

于印度人的视野之中,环顾周边,在他们看来鲜有能与之匹敌的对手,目光所触及之处,尽是诸如缅甸、尼泊尔、锡金、不丹这类体量相对较小的国度。在印度眼中,唯一能与之掰一掰手腕的,便是屹立于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东方大国。

1962年那场中印边境冲突,印度遭受重创,仿若被打断了发展的 “筋骨”,自此其所谓的不结盟运动主张也变得摇摇欲坠,尼赫鲁在国内的民众支持率更是急转直下,短短两年后,便带着满心的遗憾与愤懑溘然长逝。

冷战 “躺赢” 与后苏联时代的 “青睐”

印度凭借一系列 “操作” 向世界 “证明” 自身对大国毫无威胁,正因如此,其所处的国际环境长期以来相较中国而言,着实轻松许多。

回首整个60年代,中国为抵御外部核讹诈风险,举国上下齐心协力、节衣缩食,全力以赴投入到 “两弹一星” 工程的攻坚之中。反观印度,彼时几乎不存在实质性的外部威胁,就连其核试验的成功 —— 那仿若佛陀微笑般神秘登场,实则是靠着美苏两大阵营在背后 “推波助澜”、鼎力相助。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迅猛崛起恰似一股无形的推力,促使美苏不计成本地向印度输出技术援助,若不是中国展现出的强大发展动力,印度恐难如此轻易地获得这般优厚的外部助力。

若论及冷战时期,印度无疑是大国博弈棋局中的受益者,舒舒服服地 “躺赢” 诸多利好。待苏联解体后的时代,印度却因其自身工业体系的孱弱,反倒愈发受到大国青睐。印度建国伊始推行了长达十余年的计划经济,国家并非毫无发展,只是进程缓慢得令人咋舌。

尼赫鲁时代创立的企业多为国有性质,掌控于精英集团之手,这些企业与普通民众一同在贫困的泥沼中挣扎,却也意外地造就了社会层面某种程度的 “平等” 表象。

直至1991年,伴随苏联解体的国际风云变幻,发展中国家掀起经济自由化改革浪潮,印度亦步亦趋,一方面将国有资产大量抛售给私人企业,试图盘活经济;另一方面敞开国门,热忱欢迎外国资本入驻印度市场。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各方一记沉重的 “耳光”,外资企业入驻后才惊觉,印度这片市场远非想象中那般美好。

贸易保护与买办当道:印度工业化的 “绊脚石”

首当其冲的便是印度严苛的贸易保护壁垒,国内市场仿若被一道道无形枷锁束缚,商品难以实现自由顺畅流通,更遑论参与全球贸易的深度竞争。

在对待外资企业的态度上,印度政府与监管机构一视同仁,动辄挥舞罚款大棒,甚至强行拆解企业架构,让诸多外企有苦难言、纷纷 “折戟沉沙”。由此可见,印度工业化进程的迟滞不前,绝非偶然。

外界普遍认为是印度民众工作能力欠佳所致,实则是其认知过于浅薄。毕竟相较于耗时费力的工业建设,贸易领域获利更为迅速,而印度国内盘根错节的买办集团,已然成为工业化道路上的最大 “绊脚石”。

仅以军火贸易为例,印度七成军工产品依赖进口,仅凭一己之力便为俄罗斯军工产业输送了数十年的巨额订单。哪怕是像炮管零部件这类相对基础的配件,印度都无力自主生产,需依赖外购,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如2017年印度国产大炮 “丹努什” 在测试中出现炸膛事故,官方与媒体竟口径一致,将责任推诿给中国,声称是采用了河南洛阳一家小型民用公司的滚珠轴承,因尺寸偏差引发故障。

不得不承认,印度方面的思维模式常常出人意料,不仅擅长转移舆论焦点、混淆视听,还时不时在国际舆论场 “怒怼” 西方媒体,游走于五常大国之间,行事风格令人咋舌。

但细究之下,关键疑问随之而来:印度军方缘何舍近求远,跑到河南洛阳采购一枚并不适配的滚珠轴承?即便自身工业基础薄弱,也不至于将目光投向一家地级市的民营企业吧。归根结底,背后缘由只有一个:海外采购背后暗藏丰厚利益空间,唯有如此,印度国内的买办阶层方能从中牟利,这也是俄罗斯军工企业能屡屡在印度市场 “大获丰收” 的关键命门所在。

印度政府亦有自己的 “如意算盘”,在其认为,唯有大量购入欧美俄等国的先进军事装备,方能换取这些大国在政治、外交等诸多领域的支持。印度不惜以牺牲本国军工自主发展为代价,换取与国际大佬们的所谓 “友谊”。

奇特的经济结构:跳过制造业的 “印度模式”

放诸其他行业,情形亦是大同小异。据相关数据显示,自1947年印度建国以来,其对外贸易几乎年年呈现逆差状态,仅1950年与2020年出现短暂例外。到了2022年,中印贸易逆差飙升至1154亿美元,美印贸易逆差更是高达1194亿美元。中美两国主要向印度输出各类工业制成品,而印度出口的则大多为矿产原材料。

除了在仿制药领域偶尔能让外企 “吃瘪” 外,印度巧妙地避开了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大部分核心产业领域,就连他们引以为傲的数字产业,本质上也不过是为欧美科技巨头提供软件外包服务。

从全球产业分工的宏观视角审视,印度将买办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这般 “人畜无害” 又能为他国带来利益的印度,自然备受某些势力 “喜爱”。反观中国,逆向研发实力超群,但凡获取一款样品,便能凭借自身科研力量成功仿制,进而优化升级。

如今在军事装备领域已然实现自给自足,产业端更是全方位向欧美发起冲击与挑战。两相对比,印度在部分势力眼中,似乎显得更为 “乖巧可爱”。

也正因如此,诸多外企即便冒着重重风险涉足印度市场,一方面是垂涎于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所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则笃定印度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产业 “跨级跳”,未来在高端产业领域难以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

从2004年至2014年这十年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超8%,成绩看似斐然,然而深入探究便会发现,国家工业化进程并无显著突破。在其规划的250个经济开发区内,清一色扎堆着IT与金融服务类企业。从印度GDP构成来看,服务业占比高达56%,工业与农业相加仅占44%,这般产业结构显然与发展中国家的常规发展路径背道而驰。若非要强行剖析缘由,印度社会阶层的高度撕裂难辞其咎,广大文盲群体被隔绝于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之外,无法为工业化发展添砖加瓦。

贫富悬殊下的印度:政府的 “取舍” 与民众的 “安稳”

印度的经济发展轨迹异于寻常,并未遵循从传统农业起步,逐步向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迈向高端服务业的常规路径,而是妄图 “一步登天”,径直跨越制造业阶段,一头扎进金融与软件外包领域,巧妙避开了基础设施薄弱、贫困人口众多等棘手难题。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印度有超8亿人口每日生活费不足两美元,平均每天有4名农民因贫困或绝望而自杀、饿死,社会贫富差距触目惊心。印度10%的富人阶层掌控着官方与媒体竟口径一致,将责任推诿给中国,声称是采用了河南洛阳一家小型民用公司的滚珠轴承,因尺寸偏差引发故障。

莫迪在印度独立7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虽反复强调印度的发展潜能,却对如何改善国内严峻的贫困现状只字未提。在印度政府的施政理念里,似乎只要能保障1亿人口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便万事大吉,至于剩余庞大群体的福祉,则完全被排除在核心考量范围之外。

反观中国政府始终将14亿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这一宏伟愿景在部分西方国家眼中,仿若一场 “资源噩梦”,他们狭隘地认为,一旦14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式的富足生活,全球有限的资源将被极大消耗,诸多发达国家不得不降低自身生活标准。

相较之下,印度在这方面毫无 “野心”,即便贫富悬殊的鸿沟深不见底,底层民众依旧安之若素。以孟买这座国际化都市为例,富人们在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中享受奢华生活,而百万贫民则挤在区区两平方公里左右的贫民窟里,虽空间逼仄,却也五脏俱全,工厂、学校、寺庙一应俱全,形成一种奇特的 “自给自足” 生态。

总体而言,印度的国际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中国而存在,从冷战时期绵延至今,欧美势力始终将印度视作制衡中国的一枚关键 “棋子”,而印度对此也甘之如饴,凭借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着实捞取了不少实惠。

当下于中美持续博弈的大背景之下,印度究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尚存诸多变数。毕竟印度在国际商界的名声已然 “在外”,诸多实力不凡、雄心勃勃的企业在印度市场折戟沉沙、铩羽而归。西方吹嘘印度潜力无限,这一点或许可信,但断言印度能超越中国,恕我实难苟同。至于那些毅然投身印度市场的企业,唯有送上诚挚祝福,祈愿他们能在这片复杂的商业丛林中平安顺遂,时间终会揭晓一切谜底。

【文本来源@不严肃问题研究室的视频内容】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