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旨处死一位少年,他被砍头前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青文评过去 2025-01-02 03:13:43

要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里,谁的杀气最重,那非朱元璋莫属了。

据保守估算,他一生处死的人就有10万以上。仅明初四大案就有7万人。其中又以胡惟庸案牵连最广,前前后后大约有3万人被处死。

那些被治罪的官吏,无不哭丧着脸求饶。但是有这么一个例外,一位少年在听到处死自己的圣旨后,不仅没有害怕,反而露出了笑容。

他到底犯了什么错?他又为何不害怕?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飞来横祸

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起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因为两件事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只谈胡惟庸案本身,处死胡惟庸及其党羽,再加上李善长等人,前前后后加起来数千人就够了。

但是朱元璋明显想借题发挥,一方面想要废掉丞相之位,另一方面还想整顿吏治。于是在朱元璋的授意下,锦衣卫四面出击,大批官吏受到牵连。朝堂上为之一空。

但是朱元璋还不满足,于是将牵连的范围扩大到地方上。上至知府、知州,下至衙门小吏,一个都不放过。这才将处死的官吏人数增加到3万。

锦衣卫办事,主打一个蛮不讲理。加上人手有限,皇帝交代的任务又繁重,以至于有不少人其实是被冤枉的。

对此,锦衣卫是不会在意的。至于朱元璋,他信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相信这些人肯定是有问题的。

结果,就有这么一位清官受到牵连,被关进了大牢。

这位清官姓周,乃是滁州治下的一名县令。周县令勤勤恳恳,一心为民,是有口皆碑的清官。

遇到这种事,周家的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想办法。然而周县令的那些故旧也是无能为力。

倒不是世态炎凉,他们不想帮忙。而是因为胡惟庸案乃是逆案,根本不管你是清官、贪官。只要粘上谋逆二字,一律处死。如果谁敢说情,就会被当作逆党,一起下狱。

以至于很多人都对周家避之不及,生怕也受到牵连。

就在周家人都放弃了的时候,周县令年幼的儿子周琬站了出来,他说自己有办法。

周琬替父鸣冤

周琬的办法很直接,就是去告御状。

这事如果放在其他朝代,那基本上只能出现在戏剧中。但是明朝不一样,准确说是洪武朝不一样。

朱元璋由于太痛恨那些贪官污吏了,于是在皇宫外面设置了一面登闻鼓。他特意下诏,任何人都可以击鼓鸣冤。

如果有官吏敢阻拦,直接是死罪。

周家母亲听到儿子的“主意”,吓出一身冷汗。

那年代,出远门可谓是千难万难。不仅出行全靠双腿,而且路上也不太平。更别说古人对于皇帝天生存在敬畏,处死周县令是皇帝的意思,难道要告诉皇帝“你错了”?周琬此行可谓是凶多吉少。

然而周琬意志坚定,他说道:“做子女的,不能为父鸣冤,岂不是枉为人子?何况我年纪小,皇帝不会和我一般见识的,母亲你就放心好了。”

最后,在反复劝说无果后,周母将家里仅剩的一点银两交给周琬,让他当作路上的盘缠。在交代一番后,就让周琬上路了。

周琬一路上历经艰难险阻,总算是到了南京。等朱元璋见到周琬的时候,已经是半年以后了。

当时朱元璋正在处理奏章,突然听到“咚咚咚”的声音,显然是有人在敲登闻鼓。他立刻命人将击鼓之人带过来。

等朱元璋见到周琬的时候,愣住了。他没想到击鼓鸣冤的会是个少年。

周琬见到朱元璋,倒头就拜。接着他说道:“陛下,救救我的父亲吧,他是被冤枉的。我父亲是被冤枉的。”

此情此景,让朱元璋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当他与眼前这少年差不多年纪的时候,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来,父亲、母亲、哥哥先后去世。他当时想安葬家人都没办法。

他当年想要救回父亲却无能为力,现在这个少年不远万里前来告御状,朱元璋本能地想要帮他一把。

在问明情况后,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对他来说,救人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可问题是此事牵扯到了胡惟庸案,他不得不慎重。更何况还是他下旨抓人的。君无戏言,他如果朝令夕改,颜面何存?

最后,他对周琬说道:“你爹牵扯到逆案,按理说当诛。不过念在你一片孝心,就改成流放吧。”

按理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周琬应该谢恩才对。然而他却不断磕头,说道:“陛下,家父身子弱,经不起折腾,请允许我代替父亲受罪。”

此话一出,朱元璋脸色变得不善起来。周围的人一看,心说:“这少年郎好不懂事,陛下这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他却得寸进尺。这下子陛下怕是动了杀心。”

果然,朱元璋沉声吩咐道:“来人呀,将这个目无君王的家伙拖出去斩了。”

皇帝的威严不容许任何人触犯,即使朱元璋很欣赏周琬,也不会为了他破例。

两旁的侍卫立刻走上前来,将周琬往外面拖。

“等一等。”朱元璋突然说道。

原来,他发现周琬不仅没有一丝慌乱,反而满脸笑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免死,封官

原来,周琬早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他当时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父亲,他想到虽然父亲要被流放,但是好歹捡回一条命。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至于自己被赐死,那是自己贪心所致,怪不得别人。

当朱元璋问清缘由后,不由得感叹道:“好一个大孝子呀!”

最终,朱元璋下旨将周县令的事情单独拿出来重新查。在确定他是冤枉的后,让其官复原职,同时还严惩了办事的锦衣卫。

至于周琬,后来得到朱元璋的提拔任用,得以入朝为官,做了个御史。此事也传为一段佳话。

至于朱元璋为何会改变主意,宁可被打脸,也要帮周琬父子一把,自然是另有原因。

他被周琬的孝心感动是自然,但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此来敲打敲打锦衣卫。

其实随着胡惟庸案牵扯的人越来越多,朱元璋已经对锦衣卫的胡作非为略有察觉。只不过锦衣卫针对的都是官吏,而朱元璋对于这些人的印象一直不好,所以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周县令的事情让朱元璋意识到:锦衣卫做过头了。

锦衣卫就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刀是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的。他既要用锦衣卫,又要让锦衣卫老实听话。于是就借着周县令的事情,严惩相关人等,来警告锦衣卫。

而且他提拔周琬,一方面是鼓励孝子。另一方面也是让他盯着锦衣卫,毕竟因为周县令的事情,周琬算是和锦衣卫结下仇了。

最后,这一切让锦衣卫来背锅,朱元璋反而落下个明察秋毫,为民做主的好名声。可谓是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好在朱元璋这么做,出发点都是好的。于是结局皆大欢喜,也算是善有善报,没有让周县令这样的清官蒙冤受罪。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