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朱琼炟在女婿挑唆下叔侄反目,又因干预法司以图市恩遭到痛斥

史海撷英 2024-11-29 18:45:24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十六日,明英宗朱祁镇在宫中发雷霆之怒,让河南有司官员去南阳唐王府,对仪宾张凤进行训诫。

张凤是上蔡郡主仪宾,现任唐王朱琼炟的女婿,太祖朱元璋的曾孙女婿,比当朝皇帝还高一辈。仅仅在十天之前,英宗还因为自己复位成功,遍赐宗室诸王金银、锦、紵丝、纱罗、绢布等等财物。怎么转眼之间就对唐王的女婿如此不客气?

其实这事说起来还是张凤自找不自在,就在一个月前,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将皇位从弟弟景泰帝朱祁钰手中抢了回来。为了堵天下人的口,正在拼命大赦天下,拉拢宗室,张凤在这节骨眼上挑拨唐王叔侄反目,公然打皇帝的脸,不收拾他收拾谁?

那么唐王叔侄为何不和?整个唐王家族在天顺年间又有哪些故事?

都是财产惹的祸

明代的首封唐王是太祖第二十三子朱桱,永乐六年(1408年)之国南阳,永乐十三年(1415年)薨逝,终年三十岁,谥曰定。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唐定王嫡长子朱琼烃袭封唐王,不过却在宣德元年(1426年)便不幸薨逝,年仅二十一岁,谥曰靖。

唐藩世系图

唐靖王无嗣,朝廷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在宣德三年(1428年)命唐定王嫡次子朱琼炟袭封唐王。唐定王共三子,朱琼烃、朱琼燀和朱琼炟。然而朱琼燀虽然伦序在先,但他是庶出,所以不能袭爵,只能被封为新野王:“壬寅,命行在吏部右侍郎黄宗载、鸿胪寺丞焦循为正、副使,持节封唐定王嫡次子琼炟为唐王,庶次子琼燀为新野王。”

张凤和新野王的矛盾

正统元年(1436年)七月,新野王朱琼燀薨逝,终年二十六岁,谥曰悼怀。正统九年(1444年)四月,新野悼怀王嫡长子朱芝城袭封新野王。

客观地说,在朱芝城袭爵之初,三叔唐王朱琼炟对他还算比较照顾。朱芝城还有一个庶兄朱芝埩,也在正统九年(1444年)的时候被封为镇国将军。随着年岁的增长,朱芝埩显然不适合再继续住在新野王府之中,此时唐王为侄子出面,为朱芝埩争取来了镇国将军的第宅用地。

唐王府博物馆

上蔡郡主是唐王长女,正统八年(1443年)成婚,仪宾正是张凤。不知是何原因,张凤和新野王兄弟始终互相看不顺眼。景泰元年(1455年)上蔡郡主薨逝,新野王朱芝城在和张凤正式反目之后,于景泰六年(1455年)上奏,称这位堂姐夫没有资格再住在郡主府,应该赶紧搬出去:“己丑,新野王芝城奏:‘唐府上蔡郡主故,仪宾张凤不应仍住郡主府,及不守祖宗法度。’章下法司,请行巡按御史案寔执问,从之。”

这可真是杀人诛心,双方的矛盾就此不可调和,张凤找机会就在老丈人面前给新野王上眼药,终于成功地让这对叔侄反目成仇。

叔侄反目

唐王的脑筋本来就不太灵光,在女婿的挑拨之下,果然对两个侄子疏离起来。身为亲王,要对付郡王乃至将军,算得上是驾轻就熟。朱琼炟只用了一招,不给新野王府提供校尉官军,就让朱芝城兄弟成了光杆司令。

整个景泰七年(1456年),唐王和新野王叔侄都在打口水官司。但此时朝廷的重心,都在沂王朱见深(即日后的明宪宗)能否被复立为皇太子之上,唐王府的矛盾压根无人搭理。等到英宗复位之后,才发现了叔侄之间互相指责的无数奏疏,于是:“庚戌,唐王琼炟与新野王芝城相讦奏,上曰:‘唐王、新野王是亲叔侄,宜各尽恩义。如何全不相顾,屡来奏扰?朕念亲亲之故,俱不究问。新野王既无供给,令巡按御史、三司官同拨护卫堪用旗军三百与之。原体勘官即捋仪宾张凤拨置之情奏来处治。兵部其移文长史司启王知之。’”

在朝廷的干预之下,唐王护卫中调拨三百人给新野王府使用,此外还从宫中派了两名内使去南阳。为了表现自己对此事的重视,英宗又特意增给二百石本色米给新野王。

到了年底,朱芝城再次上奏朝廷,称祖父留下的田产都被叔父侵占,希望朝廷能主持公道。原来闹来闹去,还是为了财产,毕竟不管是亲王也好,郡王也罢,都需要过日子。

和大部分亲王不同,唐王的岁禄只有二千石,他又有六子二女,开销上确实也有些捉襟见肘。此外明代首封郡王岁禄二千石,嗣封郡王降至一千石,而朱芝城却享有一千五百石的岁禄,难怪叔父要看他不顺眼。但是在英宗的威压之下,朱琼炟也只能献出庄田一所,才算平安过关:“事下户部,言宜令有司覆视,取自上裁。既而唐王亦言父存时上置庄田二处,今愿以涧河庄田一处与之。上曰:‘分地既王所愿,具见亲亲之心。仍令布政司委官履亩给拨,务令允当,毋再烦扰。’”

低情商的唐王

朱琼炟这位唐王殿下素来以情商低而著称。自他袭爵以来,就和本府护卫指挥潘英、百户徐信等人闹出了不少矛盾。而在土木堡之变前,唐王还强行引用《皇明祖训》“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格式起盖,不许犯分。燕因元之旧有。若王子、王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盖”,为自己在王府中修造便室找借口。

唐王引用的内容,本来没什么问题。但前面那句“燕因元之旧有”,看上去就十分刺眼了。现在已经是正统年间,哪里还有燕王府?英宗能不在心底给朱琼炟记一笔么?

天顺二年(1458年)九月,仪宾张凤终于还是难逃一劫,以“妄引祖训”的罪名,被打入了锦衣卫大牢。唐王殿下心知肚明,皇帝陛下这是杀鸡给猴看。于是他四处寻觅,给朝廷献了一头白鹿。

朱祁镇

传说寿命达到千年,毛色才会转白,所以白鹿历来都被视做祥瑞。这个时间点是天顺三年(1459年)十月,英宗刚处置了当年的夺门功臣:忠国公石亨、定远侯石彪叔侄,唐王这位叔祖就送来祥瑞,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皇帝龙颜大悦:“辛未,致书唐王琼炟曰:‘兹承以白鹿来进,以为朕德所致。朕闻鹿寿千岁者,其色始白。今出于叔祖封内,足见和气所召,夫岂朕德所能独致?若此白鹿果为国家太平之兆,愿与叔祖共享无疆之福也。特奉彩币,用酬雅意。’”

但是唐王殿下脑子开窍了吗?其实一点没有。就在进献白鹿后不久,南阳府平民马刚和南阳中护卫军士互殴,失手将对方打死。身为亲王护卫,连个老百姓都打不过,这战斗力是不是太差了?

闹出了人命,自然引起了河南有司官员和唐王府的高度重视。不过这个案子证据确凿,马刚很快就被判死刑,史称“狱成待决”,即等待秋后处斩。谁也没有想到,朱琼炟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而且还不是嫌弃马刚判得太轻,反而是为他说话。

唐王跳过河南三司,直接给朝廷上奏,称马刚跑到王府端礼门前磕头乞恩,表示自己家中还有八十五岁的老父老母要照顾。对于这样的大孝子,还是应该放一条生路。不得不说,朱琼炟被自己护卫指挥鄙视是有道理的,这胳膊肘也太歪了。

但是二次登基的英宗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唐王的小心思他是一清二楚,故而在回信之中发出了一连串的提问:“王居藩府,岂可受人诉牒?况刚在囚系,无缘得至端礼门陈诉。盖王欲设词脱刚死,以市私恩耳,于理甚乖。”

明代亲王府实际是一座王城,坐北朝南,城开四门。其中南门称为端礼门,也是整个王城的正门。而马刚以罪囚的身份,难道是越狱来到王府门口求情不成?

在英宗看来,这就是干预有司,是妥妥地收买人心,所以他不但下令将王府长史司相关官员全部逮捕治罪,还特意“遍敕诸王”,让他们以此为鉴。

很能理解英宗对宗室之间叔侄、兄弟反目的痛恨,因为这都像是在戳他的肺管子。唐王殿下虽然情商低,这点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所以他此后没有再为难新野王这个大侄子,终天顺一朝,双方至少做到了明面上的相安无事。

然而朱琼炟和本府南阳中护卫官军之间的矛盾实在是令人感到难以理解。要说为了避嫌吧,少搭理就是,没有这样往死里得罪的。本府的护卫军士都被马刚打死了,身为亲王不但不为自己人出头,反而还为杀人凶手求情,南阳中护卫从指挥使到下层军士,还有人会为他卖命吗?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 2024-11-30 07:40

    有明一代,王府长史都是高危职业,宗王的替罪羊[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