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烈兀:他是第三次蒙古西征的主帅,为何能在伊朗高原建立汗国?

小蔡一碟啊 2024-11-18 17:49:15

提起旭烈兀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说起他麾下统帅的巨型战车,那就有耳闻了。

巨型战车的名字叫做“城破”,这是一种用来攻城拔寨的器具,而旭烈兀就是征战西亚的蒙古汗王,也是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的主帅。

了解这一段历史后,我们不禁对旭烈兀产生了好奇感,这个蒙古帝国的重要统帅又经历了怎样的战斗?

让他能够在西亚征战那么多年,在当时的伊朗高原建立汗国?

这个问题的答案又牵扯出怎样的因素?

我们也一同去了解一下旭烈兀的成长经历,以及在西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面对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和胆略。

成长环境与父母教导。

旭烈兀出生于1240年,然而有关他的记载大多出现在1256年这一时间段,而这里面也蕴含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短短十余年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我们要从旭烈兀的父母身上去寻找答案。

首先说到旭烈兀的父亲叫做伯颜,他的身份是一名军队统帅,若是细化一下就是成吉思汗时期翰林学士,也算是一名文臣。

一般情况下,文臣什么都听武将安排,但是伯颜全然不顾,他会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战斗训练上,正是这种只要有战斗就会跃跃欲试的态度,使得他的儿子旭烈兀从小就展现出异常过人的战斗天赋,并且承担起了很大的责任。

这种体现在身上的责任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母亲—拜巴尔堪。

拜巴尔堪早逝,从小失去母爱的旭烈兀不得不扛起作为长子的责任照顾弟弟妹妹,他必须要对父亲伯颜有更多的支持,如此一来才不会让自己的家人吃苦受累。

由此可见,旭烈兀从小就在责任二字上背负很重。

然而有句话说的好,“家有一长必有一短”,虽然旭烈兀有着为家人扛起重担的责任感,但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甚至可以影响到家人的生活。

在旭烈兀小的时候,需要照顾他和弟弟妹妹的都不是他的父亲,而是外公外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教给旭烈兀一个观念,那就是兄弟二人要依靠彼此,互相扶持。

尽管旭烈兀在外公外婆的教导下学会了很高深的战斗技巧,足以让他拥有一定的能力,但对于当时匈奴势力如日中天这一事实来说,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就连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成吉思汗都没有带领中国走向富强,而是选择了征战四方,以此可以看出,当时匈奴部落实际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他们向西发展,其实也正是为了打开通往欧洲的领土。

正是看中了这一片土地潜在的发展前景,使得他们选择了在此地建立起汗国,那么从旭烈兀小小年纪就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战斗训练上来看,他肯定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不仅是因为当时蒙古帝国向西进军所蕴含的利益,同时还有他父亲对他的栽培,以及叔祖等长辈对他的期待。

冲锋陷阵。

1253年,阿拉伯地区遭到一些冲突,并且还存在着不少混乱,很显然,就连当时最先进的蒙古部队都无法应付,随后,让这片土地上更为强大的一支大军向这片阿拉伯地区出动,他们十分雄心壮志,将这里视为必拿之地。

但在此地的军队显然也不会坐以待毙,毫无目的地等着这支大军来进攻,他们在这里先行布置好防御,并且在郑重考虑之后,对战争从容应对。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我们不得不说还是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就如同当下国际政治形势一样,但在这场战争氛围浓厚之际,拜巴尔堪内心清楚自己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才能尽快直捣阿拉伯地区最深处?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就算是获胜,也未必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尽管他们有这样的意识,但面对蒙古帝国雄厚的实力,这一切仍然十分艰难。

蒙古帝国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在各方面都与其他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可以说蒙古帝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尤其是到了忽必烈时期,统治区域再增,再加上他本人也是非常重视文治武功。

不仅如此,忽必烈还会做到广招贤士,尤其在1256年开禧之战之后,忽必烈手下有极其优秀的人才猛安、谋克等人。

这几个人身上的武力足以匹敌数万大军,而忽必烈正是要将这些力量逐个派遣出去,逐个击破敌人,为接下来的战争打开局面。

无论是从思想文化方面还是军事方面,旭烈兀都为后来的伊尔汗国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这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上,更表现在他对待他人的方式上。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这些品质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因为旭烈兀不仅具备超凡的军事才能,还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并与之融洽相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慧和才能。

可见,其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点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而面对当时雄风正劲的蒙古帝国来说,这些优势更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古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尽管阿拉伯地区已经被攻陷下来,但面对随之而来的新挑战—埃及,不断增添新的阻力,更加困难重重。

然而对于埃及这个地方来说,这是如今世界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与东西方都是十分通畅的。

而且当时国内经济要比周边国家要发达许多,所以这种经济基础,使得埃及在防御设备、人口以及作战计划上,都要更胜一筹。

双轨制统治模式。

和之前攻占阿拉伯地区的时候相似,此次进攻也派出了由旭烈兀率领的大军打头阵,而面对埃及这个难啃的骨头。

蒙古帝国不能说拿埃及没办法,毕竟旭烈兀带领部队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年时间就将埃及拿下,再过不久就连埃及周边地区都一并攻下。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臣服于此,在埃及还有一些君王并未降服。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就是赛尔丁•艾尤布,这个人也同样身经百战,并且拥有众多追随者,而此时的他正在极力求援。

而当时率领蒙古军队征战的是旭烈兀,他和艾尤布之间还有着鲜血上的冲突。

于是双方又卷入了一场战争中,由于双方之间力量差距悬殊,因此最后蒙古军队排兵布阵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这是孙子兵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一开始旭烈兀打算让波斯帝国加入联盟共同作战,但后面发现这一决定不可行,因为波斯帝国想要订立和平协议,希望双方可以恢复以往贸易上的往来。

然而这一决定无疑给刚刚打完伊拉克战役,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旭烈兀一个重创,同时这也使得他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士气。

在不具备抗击艾尤布能力的时候,他便决定暂时退兵,歇养生息待其再战。

若他当初要是继续这样逼下去的话,就算成功拿下赛尔丁•艾尤布,也很难吸取教训,更不会明白波斯帝国之所以选择归附是有原因的,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训,能够积累经验避免犯下同样错误。

若是打败赛尔丁•艾尤布的话,对于旭烈兀来说也仅是赢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也不能给后来的信任带来保障,更遑论波斯帝国和自己之间是否能重新建立起信任关系。

尽管此次旭烈兀并没有获得胜利,但他也很快就回到了伊朗高原,并且在此地建立起汗国,有了之前失败经验教训,我们不得不说旭烈兀已经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在其治理汗国内采取的是双轨制统治模式。

既保留了作为蒙古游牧民传统的军事制度,又沿用波斯帝国管治所形成的行政体系,使整个社会整齐划一有序。

然而真正治国的人却并非是旭烈兀本人,只是用作代表罢了,因为旭烈兀作为一名军事将领,自然少不得戎马一生,有关治理国家方面很多事情也是由他儿子处理。

但纵然如此,在治理国家方面,同样有不错的发展,通过自身努力运用科学文化以及重视贸易,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为其奠定基础。

在同宗教文化传统方面,他们同样持包容态度,大多推崇多元文化,并进而促进艺术、学术的发展,从而推动文明进步。

而当旭烈兀晚年的时候,他意识到治理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治理这个国家,而是如何将两个文化传统相结合的问题。

我们需要借鉴旭烈兀身上的优点以及智慧,在当下社会中创造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环境。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