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虚实

老糖话健康 2024-08-25 03:49:12

虚实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所谓属虚属实是由邪气和正气相互斗争所决定的,实证主要取决于邪盛方面,而虚证主要取决于正虚方面。所以《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辨别疾病的属虚属实,是治疗时确定补正或祛邪的依据。

(一)虚 证

虚证一般是指正气虚弱,邪气不盛的病变和证候,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或素体虚弱,或后天失调,正气不足导致阴阳气血亏虚,常见的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

临床表现:常见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形体消瘦,气弱懒言,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清长,隐痛喜按,舌淡嫩,少苔,脉细弱等证候。

(二)实 证

实证一般是指邪气盛,正气未衰的病变和证候。多见于新病,病势较急,范围也很广,包括邪气侵犯机体所产生的病变与证候(如风寒束肺),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变与证候(如肝火上炎),及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食滞等)引起的病变和证候。由于其范围很广,因此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的特点。

临床表现:常见到形体壮实,声高气粗,精神烦躁,胸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痢下重,小便短赤或涩痛,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证候。

(三)虚实夹杂

虚实夹杂的病证,是说在病人身上存在着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的病变,因而临床上既表现有虚象,又有实象。一般说来,虚实夹杂病变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体虚感受外邪:如素体气虚病人,复感风寒外邪,就会出现恶寒,发热,自汗,咳嗽少气,倦息,舌淡,脉虚浮等正虚邪盛的证候。

(2)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如肾阴不足而导致肝阳偏亢的病人,就会出现腰膝搬软,口干咽燥,面目红赤,头痛头晕,烦躁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的上盛下虚证候。

(3)脏腑机能虚衰,使病理产物留聚体内;如鼓胀病人,腹部膨隆,青筋暴露,二便不利,显现一派实象;但兼形体消瘦、气弱乏力、脉沉细弦,又是一派虚象,这便属于虚实夹杂证。

以上这些虚实夹杂的病证,在治疗上与单纯的虚证和实证有一定的区别,应分清虚实的主次,采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以及攻补兼施等治法。

(四)虚实真假

虚实真假,就是说还有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的疑似证。因此,我们在辨证时,必须认清疾病真实真虚的本质,而不为假象所迷惑。所谓“大实有贏状”、“至虚有盛候”。也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个问题。

真实假虚病本实证,如热结肠胃,痰食壅滞,大积大聚,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能外达,因而出现精神默默、身寒肢冷、脉迟伏或迟涩等类似虚证的假象。但仔细观察患者,语则声高、气粗,脉虽沉伏或迟涩而有力,身体虽瘦而精神不疲惫,这便是真实假虚证。

真虚假实如患者脾气衰虚,运化无力,而出现腹部胀满而痛、脉弦等证候。但腹部胀满有时减轻,不似实证之常满不减;腹痛,按之不痛或痛减;脉虽弦,但重按则无力,这便是真虚假实证。

辨别虚实真假的关键,在于脉、舌和证候之间进行详细审察,从中找出疾病的本质,才能不致于被假象所迷惑。如形体的盛衰,精神的好坏,声音气息的强弱,痛处的喜按与拒按,舌质的胖嫩与苍老,脉象的有力与无力及新病、久病等,均为辨证的要点。

(五)虚实转化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相互斗争的复杂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虚证和实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实证可转化成虚证,虚证也可以转化为实证。

实证转化为虚证,多由实证失治或误诊,或邪气过盛伤及正气而成。例如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实证,日久不愈,治疗失当,导致津气耗损而出现肌肉消瘦,少气乏力,面色枯白,脉细无力等虚证,这就是由实证转为虚证。

虚证转化为实证,临床上比较少见,多见的是先为虚证,后转化为虚实夹杂证。例如脾虚食滞,可见食少,纳呆,身倦乏力等脾虚证,由于脾失健运,继而出现脘腹痞满,吸腐吞酸,大便秽臭,苔厚腻等虚实夹杂证。

二便不利,显现一派实象;但兼形体消瘦、气弱乏力、脉沉细弦,又是一派虚象,这便属于虚实夹杂证。

2 阅读:8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