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尽显愚昧,至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世人皆知乾隆是一位骄傲自满的帝王,却鲜有人知在他统治的后期,曾有一封改变了中英两国命运的信件。1793年,当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满怀期待地来到清朝,带着价值1.3万英镑的珍贵礼物,想要打开这片神秘国度的大门时,却收到了一封令人震惊的回信。这封信不仅暴露了大清帝国的短视与傲慢,更是为日后的百年屈辱埋下了祸根。那么,这封信里究竟写了什么?乾隆为何会做出如此愚昧的决定?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英国使团的盛大来访
1792年的英国,正值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之际。一个重大的外交使命悄然展开,这便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行。
这支庞大的使团阵容,堪称英国当时最豪华的外交队伍。马戛尔尼精心挑选了175名成员,其中不乏当时英国最顶尖的人才。天文学家威廉·贝利带着最新研制的天文仪器,植物学家大卫·斯特朗格则揣着一摞厚厚的植物图谱,还有著名画家亚历山大,他的任务是要将这趟东方之行的所见所闻都画下来。
使团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他就是副使斯当东的儿子小托马斯,年仅十二岁的他,在这次访华中扮演了意想不到的重要角色。
为了这次访华,英国可谓是下足了血本。东印度公司一掷千金,为使团准备了整整三艘大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狮子号"军舰,这艘装配了64门火炮的巨舰,在当时可是英国海军的主力战舰。
礼物的准备更是一波三折。马戛尔尼派人走访了好几位在华传教士,专门打听乾隆皇帝的喜好。最终,他们装满了600个大箱子,光是那台能演示日月运行的"七政仪",就耗费了工匠们整整半年时间来打造。
1792年9月26日,秋意渐浓的朴次 茅斯港口,三艘大船缓缓启航。这支船队选择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航线:先向南穿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再转向东方,穿越印度洋,最后从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海域。
然而,这趟看似精心准备的远航之路,却困难重重。印度洋上的风暴差点掀翻了载着珍贵礼物的"印度斯坦号",马六甲海峡的暗礁又让"狮子号"险些搁浅。更让人揪心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夺走了船队里好几位成员的性命。
历经整整300多天的颠簸,1793年7月,英国使团终于望见了中国的海岸线。按照原定计划,他们本该在广州登陆。但马戛尔尼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改在舟山登陆。
这个决定立刻引起了清朝官员的警惕。浙江巡抚郭世勋连夜写了一封奏折,请示乾隆该如何处置这支来路不明的"红毛番"。让人意外的是,乾隆不仅准许了他们的登陆请求,还破例允许他们从天津入京。
当地官员按照乾隆的旨意,在舟山码头摆开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两百名身着号衣的官兵列队欢迎,十八面彩旗迎风飘扬,二十四面铜锣同时敲响。这般排场,让马戛尼尔等人直呼大开眼界。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看似完美的开端,却暗藏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外交风波。
二、双方的第一次交锋
登陆舟山后,中英双方的矛盾很快就显露出来。这第一个争议,便是从登陆地点开始的。
按照当时清朝的规矩,所有外国使节都必须从广州入境。可马戛尔尼却偏偏选择了舟山。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清廷的警觉。浙江巡抚郭世勋连夜派出密探,暗中查探英国人的真实意图。
密探带回来的消息令人吃惊:英国使团竟然带了三艘战舰!其中那艘"狮子号",装着六十四门火炮,比清朝水师的战船还要大上好几倍。郭世勋立即上书乾隆,建议立刻驱逐这支来路不明的船队。
但乾隆的回复却出人意料。他不但准许英国使团从舟山登陆,还破例允许他们从天津入京。原来,乾隆刚刚收到了和珅的一份奏折,说英国使团此行是专程来庆祝他八十三岁大寿的。
然而,真正的外交角力还在后面。当英国使团抵达天津时,一场关于礼节的争执爆发了。清朝礼部官员要求马戛尔尼行三跪九叩之礼,这可把英国使臣们给惹恼了。
马戛尔尼坚称,英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不是清朝的藩属国,因此绝 不能行如此卑微的大礼。他提出只愿意单膝下跪,就像觐见英国国王那样。
这一争执很快惊动了乾隆。令人意外的是,乾隆这次倒是显得格外开明,他同意让英国使团在欢迎宴会上只行单膝礼。不过条件是,在正式的寿宴上必须行三跪九叩大礼。
但事情远没有结束。当英国使团抵达热河行宫时,又出现了一个意外插曲。清朝官员发现,英国人竟然把一些军火武器也列入了礼品清单!这下可不得了,立即引起了军机处大臣们的激烈争论。
有人认为这是英国人炫耀武力的表现,主张立即将使团驱逐出境。但和珅却站出来说话了。他指出,既然是来贺寿的,收下礼物也无妨,更何况这些"夷器"在他看来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罢了。
就这样,在各种争执和妥协中,英国使团总算等到了觐见乾隆的日子。可谁知道,这次见面却成了导致谈判破裂的导火索。当马戛尔尼将乔治三世的国书递上去时,翻译官念到了"平等贸易"四个字,顿时让殿堂内的气氛冷了下来。
这一刻,乾隆终于意识到,这些远道而来的"红毛夷人",远非单纯来祝寿那么简单。一场更大的外交风波,正在酝酿之中。
三、鲜为人知的文化碰撞
圆明园的西洋楼前,一场独特的展示会正在进行。英国使团带来的那台"七政仪",正在向清朝官员们展示着太阳系运行的奥秘。这台精密的仪器通过齿轮带动,能模拟出日月星辰的运转轨迹。
负责讲解的是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贝利。他特意准备了详细的中文说明,想要向清朝的天文官们展示这件科技结晶。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清朝的天文官们却对这台仪器不屑一顾。
一位姓钱的钦天监官员当场就说:"我朝自有崇祯历法,何须用此等机 巧之物?"这番话顿时让在场的气氛变得尴尬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童音打破了沉默。那是副使斯当东的儿子,小托马斯。这个十二岁的英国男孩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道:"敢问大人,此器能知天时,利于农事,何以说是无用之物?"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在场官员的注意。原来,小托马斯在来华的船上,跟随船上的传教士学习了半年的中文。虽然说得不够流利,但这份学习精神却让人刮目相看。
消息很快传到了乾隆耳中。几天后,乾隆特意召见了小托马斯。当这个金发碧眼的英国男孩用生涩的中文背诵《论语》时,连一向严肃的乾隆也露出了笑容,还赏赐了一个御制的黄缎荷包给他。
然而,这种短暂的文化融洽并没有持续太久。当英国使团展示那些先进的纺织机器时,清朝官员们又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一位工部侍郎甚至直言不讳地说:"我朝织造精良,何须用此等粗糙之物?"
事实上,英国带来的这台蒸汽织布机,正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它的生产效率是传统手工织布的数十倍。但在清朝官员眼中,这些机器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罢了。
更让英国使团感到挫败的是他们带来的军事装备展示。那些精良的火枪、榴弹炮在他们看来代表着先进的军事技术,但清朝的军机大臣们却认为这些不过是些投机取巧的玩意,远不如大清的"八旗劲旅"来得可靠。
这种文化上的误解和偏见,在圆明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当英国画家亚历山大试图用透视法画下圆明园的建筑时,清朝的画师们却觉得这种画法完全违背了传统的审美。
就这样,虽然双方都带着最大的诚意想要相互理解,但文化差异的鸿沟却越来越深。这种隔阂,最终也反映在了后来的谈判桌上。
四、谈判破裂的关键时刻
1793年9月,在热河避暑山庄的一间偏殿里,马戛尔尼终于提出了英方准备已久的五项要求。这些要求被整齐地写在一张泛黄的纸上,由翻译官一字一句地念给了军机处的大臣们听。
第一个要求最为关键:在北京设立使馆,允许英国派驻常任外交官。这个要求一出,立即在殿内引起一阵骚动。军机大臣福康安立即拍案而起,直言这是要动摇大清"天朝上国"的根本。
第二个要求更是让在座官员们瞠目结舌:开放宁波、天津等地作为通商口岸。当时的清朝只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一地通商,这个要求无疑是要打破清朝两百年来的海禁政策。
和珅这时站了出来。这位声名显赫的红顶商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开放更多港口,朝廷的税收必定大增。但他的建议立即遭到了左都御史毕沅的反驳,称此举有损国体。
第三个要求涉及关税问题:降低商品关税,并给予英国商人特殊优惠。这一条立刻引起了两广总督孙士毅的强烈反对。他派人送来的奏折中写道:"若准其所请,则葡萄牙、荷兰诸国必效仿要求,海关税收必大受影响。"
但最引起争议的是第四条和第五条:在广州划出一块专门区域供英商居住,并允许英商在舟山设立商站。这两条要求直接触及了清朝的领土主权,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一场激烈的争辩在军机处展开。支持通商派以和珅为首,认为可以有条件地接受部分要求;反对派则以福康安、毕沅为代表,坚决反对任何让步。争论持续了整整三天。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有英国商船在福建沿海私自测绘海岸线。这个消息立即坚定了反对派的立场。福康安立即上书乾隆,称英使此番要求实为觊觎我国领土的征兆。
乾隆最终采纳了反对派的意见。他命和珅转告马戛尔尼:五项要求一概不准。同时,还下令英国使团即日启程返回,不得再有逗留。
这个决定传达给马戛尔尼时,已是深秋时节。使团不得不匆匆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南下。临行前,乾隆派和珅送来一封回信,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那封信。
五、这封信的深远影响
1793年深秋,乾隆的回信终于送到了马戛尔尼手中。这封用上等宣纸誊写的信件,总共976个汉字,每一个字都端正有力,却字字都透着傲慢。
信的开头就显示出了乾隆的自大:"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尔等献上之物,实无稀奇可贵之处。"这样的语气,立即让英国使团感到震惊。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信中的第二段。乾隆在这里写道:"天朝自有规制,岂因尔一国之请,轻易更改数百年之法度?"这番话不仅否定了英方的所有建议,更是完全不把英国放在眼里。
当这封信被翻译成英文后,马戛尔尼当场就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不是外交文书,这是一份战争预告。"果然,这个预言在四十年后成为了现实。
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令人唏嘘的是,当年那个在圆明园里用中文背诵《论语》的小托马斯,已经成长为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他凭借着在中国的见闻和经验,为这场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这封信如今被完整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馆的一个特制玻璃柜中。每天都有大量游客驻足观看这份历史文献。玻璃柜旁边还陈列着当年英使带来的部分礼物,其中就包括那个被乾隆嫌弃的"七政仪"。
有趣的是,这封信的影响并未随着时间 消逝。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一位英军指挥官特意找到了当年英使展示"七政仪"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块刻着"夷器无用"四个大字的石碑。
这封信的复 本也在中国各地流传。据说同治年间,有位翰林院编修在看到这封信后,不禁感叹:"若当年稍有远见,何至于此?"
如今在大英博物馆,这封信的旁边还放着一本马戛尔尼的访华日记。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这样一段话:"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像一艘巨大的战舰,但掌舵的人已经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