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辽宁男子在青岛花1.8万买了块长“白发”的鹅卵石,而后半年,石头上的“头发”竟然还长了2厘米。专家看后脸色大变,发现这是个新物种!
1987年,田恩宏远赴青岛出差,碰巧路过一处集市,被一块形态怪异的石头深深吸引。
这块椭圆形白色鹅卵石表面,生长着一层白色蓬松的"毛发",就像一头银发傲然而立。对于石头为何会长出"毛发"这一现象,田恩宏无比好奇。
尽管价格昂贵,田恩宏仍然将这块"毛石"收藏。回家后,他像个孩子般把玩不已,根据石头的形象还取了个名字——白发魔石。 几个月后,一个新发现令田恩宏震惊不已——"白发魔石"表面的"毛发"竟然比之前更长更硬!田恩宏十分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他四处求教身边朋友,但无人能给出解释。在朋友的建议下,田恩宏开始寻求科学家的帮助,最终找到了北大的地质专家,拜托他对石头进行检测。
专家首先对石头表面的"白发"进行了高倍显微镜观察。奇特的是,每一根"白发"根部都有一个微小的黑点,就像人类头皮上的毛囊一样。这些黑点环绕成一个个小圆圈,分布在石头表面的碳酸盐层之上。 专家推测,这块普通的鹅卵石在历经了海浪的冲刷后,被带入深海,成为头盘虫的栖息地。这些黑点很有可能就是头盘虫的身体部分。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对"白发"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发现,"白发"内部为空心管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少量矿物质,这与已知头盘虫排泄管的成分十分相似。
有了这个发现,专家们进一步推断了头盘虫在石头上生长的过程。
头盘虫以石头为基体紧紧吸附,它们通过口器摄取海水中的微小浮游生物为食,消化后将代谢产物通过肛门排出,这些排泄物凝聚并渐渐干涸就形成了"白发"。
由于田恩宏当初购买石头时,头盘虫处于休眠状态,所以"白发"才会在半年后继续生长。这也从证实了头盘虫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水分,等到环境恢复后再次活跃。
为了对这种头盘虫有更深入的了解,专家们剥离了表面的一些标本,并与已知的18种头盘虫进行了对比和区别鉴定。
结果显示,这种生物虽然归属于头盘虫属,但头部结构、排泄管形态等特征都与已知物种有所不同,应当归类为一个全新的物种。
经过学术讨论,专家们最终将这一新发现的生物命名为"多板直管头盘虫"。之所以叫"多板",是因为它头部的伞盘由多个板片组成;之所以叫"直管",是因为它的排泄管呈直线形,没有分叉。
通过对"白发魔石"的深入研究,专家们不仅发现了一个新物种,更重要的是对头盘虫这一特殊生物类群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为半索动物的一员,头盘虫被视为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对研究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田恩宏明白自己收藏品的价值和来源后,觉得如果留在自己手中就只是一件普通的收藏品。但如果捐赠出去供科学研究,将会对人类探索生命奥秘、认识自然万物产生巨大意义。所以他没有犹豫,直接送给了国家,让“白发魔石”真正发挥价值。
曾经正是被那块奇石深深吸引,田恩宏才下定决心以18000元的价格去买下它,并执着地探寻它背后的奥秘。
如果没有好奇心的驱使,就不会有后来的重大发现。为了揭开"白发魔石"的身世之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多方求教却一直没有答案,但他从未放弃。
这种执着的精神是可贵的,同时我们应该培养好奇心,勇于去探索未知的事物,永远保持一颗求知的心。生命的神奇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去发现。
人类对未知的憧憬和探索,推动着文明的车轮前行。从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头,我们这一次窥见了大自然宏大神奇的一角。生命科学还有太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去破解。
虽然"白发魔石"的秘密被揭开,但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还在继续,因为生命科学还有太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去破解。让我们以田恩宏为榜样,勇攀科学高峰,为揭开宏大自然的面纱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