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躺在水晶棺里多年,如今看上去依然和睡着了一样安详,这个特制的水晶棺不仅能保持遗体不朽,还能硬抗8级地震!水晶纯度接近100%,至今难以复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从1971年开始,毛主席的身体就开始急转直下了,他在那个冬天患上了许多老年性疾病,其中又以肺心病最为严重。
到了1972年2月12日时,毛主席的肺心病突然发作,导致毛主席出现了严重缺氧的情况,出现了休克状况,还是在医疗工作组的抢救下才转危为安。
但是从那之后,毛主席的身体开始越发消瘦,但是即使身患疾病,当时已经79岁的毛主席头脑思维依然清晰如常,只是他的体力越来越不如病前。
到了1974年,毛主席被确诊患有世界上尚属罕见的运动神经元萎缩症,并且他的双眼视力急剧恶化,已经到了接近失明的状态了。
从那时候开始,毛主席就出现了多次休克乃至心梗的情况,到了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因第三次心梗与世长辞。
毛主席的猝然离世让举国上下陷入了无比悲痛的情绪之中,联合国以及53个国家都在这一天选择了下降半旗,表示对毛主席逝世的哀悼。
毛主席在自己临终之前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希望在他去世之后自己的尸体不要火葬。
中央多位领导人为此展开了多次会议,商讨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最终他们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以供人民瞻仰。
直到现在,毛主席的遗体依旧完好无损的存在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内,供后世瞻仰。
在决定下达之后,北京玻璃总厂接到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工作,为了完成这项秘密任务,他们将已经退休多年的光学大拿李家英请了出来。
党决定将研制存放毛主席遗体的水晶棺任务交给玻璃总厂负责,这项任务被称作“一号任务”。
而这次任务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当时中央对玻璃厂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首先要求这座水晶棺要符合“庄重大方,气魄雄伟”的主题风格,并且在那之上还要展现出民族风格,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外形设计对于玻璃厂和李家英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水晶棺的质量要求一下子难倒了他们。
中央要求,毛主席的水晶棺需要有应对地震、战争、破坏等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情况的能力,在此之前,只有苏联的列宁、斯大林和越南的胡志明的遗体使用过类似的水晶棺。
但是由于这种水晶棺都是给这种影响整个民族的大人物使用的,因此具体制作工艺是完全保密的,我国当时从未出现过类似的水晶棺。
但是后来他们得到了一个消息,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苏联曾经赠送过一个类似的水晶棺,但是没有用上,而这个水晶棺一直存放在北京的香山公园。
可是当他们前往香山公园后发现,这个水晶棺仅有内棺盖是玻璃的,可以透视内部,玻璃也比较薄,易于破碎,密封性、隔热性似乎都难以保证,还称不上是真正的水晶棺。
但是时间紧迫,制作水晶棺的时间已经拖不得了,为了为玻璃厂提供帮助,中央将当时我国发现的国防物资“东海水晶”作为了水晶棺的材料。
这种水晶的二氧化硅的含量达到了99.99%,并且其中不掺杂任何杂质,每立方米不超过2个气泡。
为了能够尽快将水晶棺制作出来,他们还征调了北京605厂、上海新沪玻璃厂,成都208厂,四川157厂、锦州155厂的技术工人们进行“会战”,成功攻克难关。
最后毛主席水晶棺的石英粉纯度达到了“六个九”——99.9999%!至今全世界也再没有人生产出来。
水晶棺制作完成后,玻璃厂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俺就是如何透过水晶棺展现毛主席安详而庄重的容颜呢?
专家们最终提出利用摄影投光和配色的原理,通过在对特殊点投以彩色光线,改变人面部的胖瘦形态和面部色彩,从而让人们可以看到一位面色红润,犹如沉睡了的毛主席。
为了实现这一观念,中央从全国抽调了多位光学领域的专家,并让北京医科大学提供了一个已经保存了十年的人头标本。
这个标本面部黑灰,皱纹很多、很深,专家们成功让这个标本重新焕发光彩,毛主席的水晶棺的照明问题也解决了。
光学整容内照明系统采用微型镜头,瞻仰的群众根本发现不了镜头的位置,而且整座棺材中有许多镜头,他们在水晶棺中经过过冲反射,保证了棺内的照明。
在毛泽东主席去世一周年时,他的遗体安卧到水晶棺里,迄今仍栩栩如生,节假日毛主席纪念堂前,长长的队伍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