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二刷《年少日记》才发现的隐喻!

疯狂剪辑人 2024-05-02 15:57:20
1.小时候写日记的哥哥郑有杰,一开始说他长大后要当老师,后来当了语文老师就很合理。所以,前半部分男主没有亮明弟弟郑有俊身份的时候相当有欺骗性。 2.在家里装的推拉门好细节,因为郑爸以前生气的时候总是摔门,还会把哥哥关在门外反省,而换成推拉门就会轻易被推开,也不会有“砰”一声的关门声。 3.一开始以郑有杰的身份出现时,弟弟郑有俊一直没出现,家人的缺失就已经在暗示发生了意外,我一度以为弟弟是被逼到绝境的那个,他也说过他自己学习好也不是因为真的喜欢,而是扮演爸爸喜欢的乖孩子而已。 4.看到郑妈最终离婚是必然的,常年遭受家爆的她一直在隐忍,一直责怪哥哥不争气拖累她受伤害,哥哥说过他经常睡不着要去看医生她也没理,也让她后来无法原谅自己的🈚️情、势利和漠视。 5.郑妈离开的方式和弟弟妻子离开的方式很像,都是脱下了戒指放在梳妆台上,弟弟后来看到林雪儿留下来戒指也应该会想到了郑妈当年离开的样子。 6.哥哥换了新的钢琴老师,也间接加速了他的离开,又来了一个跟郑爸一样严厉的人,打压式的指教让他完全喘不过气。 7.看见郑爸就能想起过去的痛苦回忆,他连一个不认识的服务员都会呵斥,可见他本性还是如此,没有一点点改变和悔过。 8.哥哥留级和弟弟一个班,明明就差一岁却面对着天差地别的对待,呐喊和哭泣换来的只有抛弃和斥责。 9.郑爸不再打他也彻底放弃了他,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他说哥哥不应该叫有杰,而该叫有俊开始反转,揭开已忘已久的伤疤,无形中推哥哥跳下楼的不只是郑爸,还有一家人的漠视。 🔟有条件一定要看粤语版,梁和杨的发音是很像的,哥哥班主任是梁老师,才会在下意识叫错杨校长的姓氏。 ➡️蛋糕和梵高粤语是一样的发音,这条巴凌的线处理得太妥帖了,没有过度放大这个伤害,也在结尾的时候有迂回处理。“现在聊,还是见面聊”也很贴心,一直在保护当事人的死隐。 ➡️原版里不是“密友”而是“男朋友”,所以老师一直没怀疑男生,结尾没露脸但至少看出来是一个男生写的遗书。还有一种暗示他可以是任何人。 ➡️郑爸晚年一直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算是一种现世报… 电影:《年少日记》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