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风流、中年乱伦、老年扒灰,这些针对欧阳修的指控是真的吗?

一更历史 2024-08-26 15:00:22

参与“庆历新政”,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为北宋文坛领袖的欧阳修,不仅在文学方面有杰出的成就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经学家和金石学家。

可就是这么一位诗文巨擘,竟然数次被人控告,包含“扒灰”“乱伦”之突破道德底线的罪由。

结合史书文献与欧阳修个人经历,这些颇为犀利的指控究竟是诬告,还是确有其事?

1007年,欧阳修生于庐陵永丰,四岁而孤,1030年中进士,授西京留守推官,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参与“庆历新政”;文学上留下《醉翁亭记》等经典作品与韩愈齐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一生倡导尧舜、孔孟之道,主张以“六经”、三代礼仪整治民风,反对佛教。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和金石学家,所修的《集古录》为金石学开山之作。

早年编撰《崇文总目》,与宋祁合编《新唐书》,又自著《新五代史》,传世《欧阳文忠公集》;另有大量的序文、传记、碑铭、墓表、祭文留世。

深受两代皇帝重用的欧阳修,却在自己晚年时七次向宋神宗上奏,乞求退休。如欧阳修这个品级的官员大多70岁退休,1072年,欧阳修在颖州病逝时才66岁。

这位大宋文宗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告老还乡,远离政治中心的汴梁,便是因为他从青年开始就遭受一些莫须有的指控…

青年时期的欧阳修刚入仕,便因一些作品遭到同僚强烈指责,且涉及个人隐私的暧昧传闻,其中最著者莫过于《醉翁琴趣外篇》中的两首《醉蓬菜》《望江南》。

第一首《醉蓬莱》按字面解读轻薄浮艳,无异市井里巷之曲;第二首《醉江南》虽不那么轻浮,可主人公明显一位自幼相识的青春少女。旁人便抓住阵脚,称欧阳修喜爱幼女,屡屡涉及暧昧的情感纠葛。

青年时的欧阳修放荡不羁,他对此等指责毫不在意,更不去辩驳。在其中年和晚年时,欧阳修又面临类似的窘境,只是这两次的风波更为激烈……

1045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等人被贬,欧阳修刚上疏为范仲淹辩解,却发生了“张甥案”。原来,欧阳修的妹妹嫁给一个叫张龟正的人,张龟正与前妻有一女,即张甥。

不久,张龟正意外病死,张甥就跟着欧阳修的妹妹一起投奔了欧阳修。

张甥名义上是欧阳修的外甥女,实则二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张甥长大后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后来跟堂侄家的仆人私通。奸情暴露后,案件在开封府审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说自己曾和欧阳修有私情。

《默记》说:“张惧罪,且图自解免,其语皆引公未嫁时事,语多丑异。”

张甥的一番话因为涉及欧阳修,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彻底在大宋政坛引爆。就连民间的老百姓都在口耳相传:“看似刚正不阿的欧阳大人居然有如此嗜好。”

很快,欧阳修的政敌抓住此事不放,开封府原本是彻查通奸,现在又涉及乱伦,只好将欧阳修请到府衙进行审理。

后来因为原告的诉讼不明确,被告的辩词亦无法验证,只好将欧阳修放了。

好巧不巧,一位名叫钱勰的人知道后,他举出欧阳修《望江南》的一句:“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就说他的的确确“乱伦”,不然为何能在自己的诗词中有如此淫邪的“体验感”?

百口莫辩的欧阳修一再上书,说妹妹带着张甥投奔自己时,这个小女孩才七岁,自己读这么多年圣贤书,不可能侵犯她。

后来这事越闹越大,老对头吕夷简趁机打压欧阳修,将他贬至滁州担任知州,名传千古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被贬时所写。

这起“乱伦”传闻以欧阳修被贬告终,他长舒一口气,原本认为相关丑闻能就此终止。却没想到十七年后,还有一场更大的风波等着欧阳修……

1062年,以韩琦、欧阳修为主的“中书派”,和以司马光、范纯仁、吕公著为首的“台谏派”发生争执,双方闹得不可开交,这就是“濮议之争”。不久,欧阳修妻子的堂弟薛宗孺受到弹劾。

薛宗孺本来希望欧阳修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进行开脱,欧阳修却上书要求皇帝“不徇私情”。薛宗孺大为恼火,到处造谣说欧阳修与其大儿媳吴春燕有染。

由于他与欧阳修沾亲带故,“家丑”“扒灰”等说法又不胫而走。

御史蒋之奇是欧阳修主要政敌之一,他抓住此事不放,上书弹劾恩师欧阳修道德败坏、有违人伦纲常。处于崩溃边缘的欧阳修一连给宋神宗上了好几道奏折,请求彻查。

在宋神宗的亲自过问下,与这起乱伦绯闻有关联的人尽数被查。最终,彭思永丢了官,蒋之奇被贬谪,宋神宗“敕榜朝堂”,替欧阳修辨明真相。

此时的欧阳修已经身心俱疲,他没有被政敌正面击倒,而是被这种极其卑劣制造乱伦绯闻的方式击溃。

往后的四年时间,他连续给宋神宗上了七道奏折,乞求告老还乡,终于在1071年,自己65岁之时获准退休。

门生问他为何这么早便离开庙堂?欧阳修说:“唯有早退以全晚节。”

无论古今,打击敌人的一个最阴险,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玷污他的私生活。与欧阳修同时期的王安石、苏轼,都曾对儿媳表示好感,还把儿媳比作琵琶,自己想在上面“弹一曲”。

那为何这些人没有受到同僚的弹劾,反倒是被捕风捉影的欧阳修深受其害?

这是因为欧阳修早年写过“艳词”,曾有各种传闻。而他生前曾两度身陷绯闻,时间又恰值庆历党争与濮议之争,所以被其政敌利用,广为扩散。

况且欧阳修这个人虽富于正义激情,但说话时不懂遮掩,在复杂的政坛上很容易与人结怨。

比如他与宰相吕夷简结下仇怨,那是在1036年,范仲淹被贬后,欧阳修斥责众同僚不仅不仗义执言,竟然落井下石,简直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身为事件当事者的吕夷简,自然对其怀恨在心。

后来,欧阳修一口气弹劾了70多个官员,加上早年的口不择言让他树立起不少敌人。偏偏欧阳修个性风流放逸,特别是年轻时亲近歌妓、不拘小节。

仗义执言的欧阳修一下成了言官们的靶子,弹劾他的奏折不断递到皇帝面前。这些“风流往事”,就成了对手从私生活上攻击他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谢谦.欧阳修艳词绯闻辨疑[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92-97.

[2]陈雄.欧阳修的绯闻[J].领导文萃,2009(23):109-111.

1 阅读: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