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做好三个“散”,春病不发,冬病夏治
田豫评健康
2024-05-05 12:03:13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立夏后,农作物开始进入生长旺季,天气会变热,雨水会变多。
🙋立夏节气应当如何养生呢?
所谓春生夏长,夏天就是养长,如何养?一个字:散。
情绪需要散,不生气不憋着;身体需要散,经络才能宣通。
👉《黄帝内经》记载了具体的养生之法:“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散身:身气不散,冬病难去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早睡早起。早睡早起。重视午休,午餐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 让身体去适应夏季的节奏。
转眼练习。养眼同时,还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双目从左向右转9次,再从右向左转9次,然后紧闭片刻,再迅速睁开眼睛。
经常运动,中医养生讲究“冬藏夏放”,也就是说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积累,而夏季就要多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要厌恶太阳,多运动多排汗。
🌸散气:肝气不散,苦闷成疾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是情志应保持愉快,不要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
不憋气。心中有怒火,可以找合适的方式发泄,但不要随意发怒,也不要憋着,越憋越有病。可以去KTV唱歌,在房内大哭一场,或者去爬山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多艾灸。心气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这时候经常艾灸大椎、心俞、足三里、涌泉、命门等穴位,即可达到温阳驱寒、疏通经络的效果。
🌸散心:心气不散,扰乱心神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中医认为“暑易入心”。心藏神,心乱则神乱。立夏养生核心就在于养心,让心中的不畅散发出去。
✅常按三穴—保心
常揉按大陵穴、劳宫穴、内关穴。可以使我们安神宁心,还具有清热泻火的功能。
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头尖处。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培养兴趣-怡情
立夏节气后要注意调节情志,通过各种怡情养神手段使自己心情平静、愉悦,比如看书、绘画、听音乐、下棋、垂钓等。
✅增酸减苦-护心
立夏后,人体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适量增加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等,可以帮助收敛心气,减少苦味食物摄入,以免过度消耗心阴。
🌈预祝所有集美夏至散去一身病,将来做个百岁老人!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