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李鸿章说:新疆那不毛之地,不要就不要了!左宗棠大怒:166万平方公里,你可真大方!慈禧手一摊表示没钱支持,左宗棠一拍大腿:我就是自己借钱,也要收回新疆。 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到了晚清时期,由于国力衰弱,新疆地区出现了动乱。 1864年,阿古柏在新疆建立了所谓的“洪福汗国”,实际上成为了外国势力的傀儡。新疆的局势岌岌可危,清政府面临着是否出兵收复的艰难抉择。 李鸿章,晚清重臣,主张“海防优先”,认为应当集中力量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御,以抵御西方列强的威胁。在他看来,新疆地处偏远,维护成本高昂,且当时国库空虚,无力支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因此,他提出了放弃新疆的主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守,则腹心之大患愈棘”。 与李鸿章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左宗棠。左宗棠,晚清名臣,以坚定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著称。他认为新疆不仅是国土的一部分,更是战略要地,放弃新疆无异于自断臂膀。 面对李鸿章的主张,左宗棠愤怒地反驳:“166万平方公里,你可真大方!”他坚持认为,即使借钱也要收复新疆,不能让国土沦丧。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面对两位重臣的争论,她显得左右为难。一方面,她理解左宗棠的民族大义,另一方面,她也清楚国库的窘迫。 在一次朝会上,面对左宗棠的坚决态度,慈禧只能无奈地摊开双手,表示“没钱支持”。 面对慈禧的无奈和李鸿章的反对,左宗棠没有放弃。他决定自己筹措军费,甚至不惜借债,也要出兵收复新疆。 他深知,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战争,他不能退缩。左宗棠的坚持最终感动了朝廷,也赢得了民间的支持。他以64岁的高龄,亲自率领西征军,开始了收复新疆的艰难征程。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左宗棠终于成功收复了新疆。他的胜利不仅为晚清政府挽回了颜面,更为中国保住了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 左宗棠的胜利,是个人意志与民族精神的胜利,也是对晚清政府内部矛盾的一次有力回应。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它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英雄主义,更折射出一个国家在危难时刻的团结与坚持。 在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仅应该记住左宗棠的功绩,更应该从中汲取力量,明白在国家和民族面临挑战时,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站出来,为国家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左宗棠的故事,是晚清历史中的一抹亮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在今天,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1875年,李鸿章说:新疆那不毛之地,不要就不要了!左宗棠大怒:166万平方公里
刺挠的历史人
2024-08-26 21:32:10
0
阅读:2607
启省
左公千古
帕柳卡
国足感谢左宗棠
九九
左公千古!
丝言
那时候的新疆可不是166万平方公里,那时候伊犁河谷还没有分裂出去,所以这话左公不可能说过
用户18xxx42
李鸿章老贼比慈喜更坏
用户10xxx79 回复 08-29 21:48
你若反清就不这么看。
用户18xxx95
左公精神有如青松,永世长青!
用户10xxx89
大庆就败在李鸿章的手上
用户10xxx79 回复 08-29 21:49
给满清买墓地的钱挤占了海军军费
用户16xxx80
李鸿章历史遗臭
抱雪吟
在李鸿章看来,只要老佛爷不丢,其他都可以不要
邓鹏
左宗棠是晚清少有的敢于直言又深得器重的人,为人耿直,正气凛然,顾全民族大义,军事能力出众,早在长沙为幕僚时就有人上书,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用户10xxx79 回复 08-29 21:51
把保卫北京保卫东北保卫海疆的钱都花在买新疆墓地上了,客观上掘了满族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