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8岁的耿保国不顾家人反对,四处借钱凑了100万,买下了3000多平米的明清老宅,为了能住进这个宅子,耿保国花了数十年进行修缮,只是没想到的是他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搭进去了,那么如今27年过去了,这间明清老宅又变成什么样了?价值又达到了多少? 耿保国,一个与漆艺结缘半生的手艺人,对古建筑有着难以言喻的热爱。1997年,当平遥古城的古宅面临拍卖时,耿保国看到了一个机会,也看到了一个挑战。 他深知,这些老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他决定买下其中一座,不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居住,更是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老宅的状况比耿保国预想的还要糟糕,几乎所有的房间都存在漏水问题,部分结构甚至已经腐朽。 为了修缮这所老宅,耿保国几乎耗尽了所有积蓄,并且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他和家人一起,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修缮之旅。 经过耿保国和家人的不懈努力,老宅逐渐从荒废中恢复了生机。耿保国利用自己在漆艺上的造诣,亲自参与设计和修复,力求恢复老宅的原貌。 他不仅修复了老宅的结构,还精心装饰了内部,使之成为一件活生生的文化艺术品。 老宅的每一砖一瓦,每一雕花窗棂,都凝聚了耿保国的心血。他坚持使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确保每一处细节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风貌。 经过多年的努力,老宅终于焕然一新,成为平遥古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耿保国的坚持不仅改变了老宅的命运,也影响了周围的人。他的两个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也爱上了漆艺,并且成为了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者。 耿保国的家,成为了漆艺传承的基地,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老宅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耿保国的修缮工作,不仅让老宅重获新生,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这间老宅不仅是耿保国和家人的居所,更是平遥古城的文化名片。 经过27年的修缮与保护,耿保国和他的老宅已经成为平遥古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耿保国年事已高,但他对漆艺的热爱和对老宅的执着从未改变。 他希望,未来能够将老宅打造成一个展示漆艺和传统文化的私人美术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耿保国的故事,是关于一个人与一座老宅的故事,更是关于文化传承与历史责任的故事。在耿保国的坚持与努力下,这间明清老宅不仅保存了历史的痕迹,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耿保国用他的一生,证明了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可以超越时间和金钱的限制。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去珍视和传承那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在未来的岁月里,耿保国和他的老宅将继续讲述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而我们也将继续见证这份文化传承的力量。
1997年,48岁的耿保国不顾家人反对,四处借钱凑了100万,买下了3000多平
刺挠的历史人
2024-09-02 15:33: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