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他曾经发誓:"黄河水不清,我死不瞑目。"。然而,就在黄河终于变清的那年,他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4-09-10 19:52:37

泪目!他曾经发誓:"黄河水不清,我死不瞑目。"。然而,就在黄河终于变清的那年,他永远闭上了双眼。网友:这次跳进黄河能洗清了 "跳进黄河都洗不清"这句话估计要成为过去式了,因为现在跳进黄河‘洗的清’了。 在中国的大地上,流淌着一条千年不息的大河——黄河。它曾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却也是一条令人忧心忡忡的祸患之源。"一碗河水半碗沙",这句流传已久的谚语,道出了黄河的顽疾。 然而,就在这条被认为永远无法治理的大河边上,诞生了一个注定要改变它命运的孩子。 1915年的冬天,上海崇明岛上一个贫苦的农家,迎来了新生儿朱显谟的啼哭。彼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生在江南水乡的孩子,将来会与遥远的黄河结下不解之缘。 小显谟从小就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在田间劳作时,他常常仰望天空,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改变农民的命运。 朱显谟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对农业科学的热爱,成功考入了当时国内顶尖的国立中央大学农化系。 学成后,朱显谟有幸拜在土壤学泰斗侯光炯门下,成为其得意门生。在恩师的引领下,他足迹遍布神州大地,深入考察各地土壤特性。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在1959年悄然而至。已经在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的朱显谟,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主动申请前往偏远的西北小镇杨陵工作。 "黄河太苦了,我要去治理它!"面对同事们的不解,朱显谟如是说。 来到西北后,朱显谟面临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他带着全家人住进了黄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蜗居在破旧的帐篷里,有时甚至要靠野果野菜充饥。 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每天,他都会爬上黄土高坡,仔细记录地势地貌,在地图上做着密密麻麻的标注。他的目光总是望向远方,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我在找黄河的根源,"他常常这样对妻子说,"只有找到了根源,才能治好它的病。" 1962年,朱显谟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计划:在荒无人烟的子午岭建立土壤观测站。这个想法因为环境过于恶劣而被上级否决。 然而,朱显谟展现出科学家的坚韧和勇气,带领研究团队毅然踏入这片未知的领域。 抵达子午岭后,面临的是一片荒凉。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他们栖身于简易帐篷,以野果野菜果腹。 每天,科研人员不辞辛劳地在崎岖山路上跋涉,采集珍贵的土壤样本。夜幕降临,他们还要肩负起生活所需,背负柴火返回营地,为晚餐和取暖做准备。 有一次,朱显谟为了采集一份特殊的土样,不慎跌入深沟。同事们惊慌失措,但当他们找到朱显谟时,却发现他正兴奋地捧着一把土细细查看。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朱显谟兴奋地说,浑然不顾身上的伤痛。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英雄开玩笑。正当研究工作如火如荼之际,正处动荡时期,朱显谟的工作被迫中断。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 在那段艰难而特殊的时期,他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坚韧。不顾个人安危,他三度挑战巍峨的昆仑山脉,穿越其险峻的山岭。两次深入新疆广袤的荒漠,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 他曾二十余次往返于这片千沟万壑之地,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才对复杂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 "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这句话成了朱显谟的座右铭。 持之以恒的努力终究会结出硕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朱显谟凭借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黄土高原治理的创新策略,被学界称为"28字方略"。 国家在制定黄河综合治理的宏观政策时,将这一方略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岁月如梭,朱显谟的鬓角渐渐染上了霜白,但他对黄河的热爱却丝毫未减。 80岁当选院士后患急症,他仍坚持拄着拐杖到黄河中游考察;90岁卧病在床,他依然惦记着黄河治理的事业,向年轻科学家们传授经验。 终于,在2017年,奇迹发生了。新华社发布重磅报道: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已经变清。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被誉为"中国奇迹"。 对此,网友道:"从此跳进黄河能洗清了,跳进恒河洗不清了。" 然而,命运再次和这位老人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就在这个好消息传出一个月后,102岁高龄的朱显谟安详离世。他终究没能亲眼看到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实现。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