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年,宋真宗即位,宰相李沆经常拿一些天下的小灾小难来请示皇帝,参知政事王旦看

李堪谈历史 2024-09-12 14:35:52

997年,宋真宗即位,宰相李沆经常拿一些天下的小灾小难来请示皇帝,参知政事王旦看不下去了,说:“这些琐碎的小事,下面的官员就能解决,何必劳烦皇上。”李沆微笑道:“你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王旦闻言赶忙请教。李沆解释道:“皇上如今年轻气盛,根本不懂天下的艰难,所以我才用这些事不断提醒皇上。不然他那无处发泄的精力,恐怕就在声色犬马方面了!”王旦听罢羞愧难当:“是我愚蠢了……” 李沆是北宋名臣,才华横溢器宇不凡,时人称之为“圣相”。他从小好学,志向远大,一直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父亲李炳经常对别人夸赞李沆:“将来一定能当上宰辅大臣。”后来李沆果然考取进士。 宋太宗听说李沆之才,亲自将他提拔为右补阙,赏钱百万。听说李沆因家庭贫困,尚有三十万外债,又特意拨款偿还。李沆进宫磕头谢恩,宋太宗却道:“你将来必是一个贵人,希望你能心怀天下。” 李沆非常感动,便以此为座右铭,后来果然官至宰相。李沆处理国家大事慎重周密,又深谋远虑,不徇私情,深得时人推崇。 《智囊》记载,有一次,宋真宗让大臣们密奏时事,所有大臣都密奏了,唯有李沆没有动作。宋真宗很好奇,李沆道:“我既然当了宰相,有公事在朝廷讨论就可以,还要密奏干什么呢?那些密奏,除了诬陷别人就是对陛下献媚,这种事,我不想做。” 宋真宗听罢,敬佩李沆的同时又感到羞愧,便取消了大臣密奏,将朝野刚刚兴起的告密之风给扼杀了。 李沆在朝,道德方面无可指摘,在政治方面也非常务实而有远见。1002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包围灵州,当时朝中都认为灵州是兵家必争之地,绝对不能放弃。但李沆却清醒认识到,宋朝将领绝非李继迁的对手。 于是李沆劝道:“李继迁不死,灵州早晚被他攻陷,不如派人通知当地将领,让他们保护百姓集中,撤到关右。”宋真宗没有听从,结果耗废军费无数,还是丢掉了灵州,百姓也尽归李继迁。宋真宗由此更加看中李沆。 李沆对于辽国的问题也有预知。《智囊》记载,1004年,宋辽爆发大战,宋真宗在寇准的力劝下,才敢御驾亲征,最终站成平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当时李沆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他对来看望他的王旦道:“绝不能与辽国讲和,失去外部忧患的国家,势必懈怠安逸下来,那就离亡国不远了。” 王旦也是宋初明相,但他对李沆的话却不认同,认为和平总比战争更好,于是没有将他的遗言告知宋真宗。结果,历史证明了李沆的远见,辽国与北宋和平百年,丧失了民族血性,结果双双衰落,为金国所灭…… 李沆病逝后,宋真宗大哭:“李沆作为大臣忠厚善良纯正,对朕由始至终,但没想到上天却不给他长寿。”最终追封太尉,谥号“文靖”,下诏辍朝五日。 后来王旦为相,眼看着曾被李沆鄙视、打压过的丁谓、王钦若登堂入室,把皇帝诱惑地每天贪玩享乐,一切皆如李沆预言。对此无计可施的王旦,不得不对人感叹道:“李沆真是一个圣人啊”…… 李沆凭借他的道德、才干与智慧深得皇帝的赏识、同僚的敬佩和百姓的拥戴,但可惜他寿命太短,所说之言又没有被重视,最终导致北宋还是不可避免的灭亡了。如果人们能重视他的远见智慧,那历史将是另一个结局了。 李沆的故事还有很多,都记载于传授智慧的奇书《智囊全集》中。人生在世,总有缺憾,如何让生命和李沆一样有深度,那么智慧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里推荐一本明朝鬼才冯梦龙写的绝世奇书,名叫《智囊全集》,里面包含华夏5000年1238个人物3000则智慧故事,更难得每个都有趣有料,读之爱不释手。 我推荐的这套《智囊》,文白对照,一套6本,1000多页仅26.8元!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横幅了解。↙↙ 正版智囊全集 全6册

0 阅读:2642
评论列表
  • 2024-09-14 13:44

    这类人就是华夏精英,国家脊梁,集睿智,勇敢,正直,善良,勤勉为一身

  • 2024-09-13 19:36

    算计皇帝,这话一说出来,即非纯臣。

    一步能登天 回复:
    君圣臣贤,君仁臣忠。主要看领导
    钟点 回复: 一步能登天
    这是现代思维
  • 2024-09-13 19:55

    这个书看来还要多看。我看过了却不记得这些故事。 丁谓也是聪明人,但无德。也做宰相,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