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藩王也有不蠢的,周王朱恭枵拿出了几十万两银子,能往闯军脸上拍一板砖的就赏十两

历史有小狼 2024-09-22 17:09:59

明末藩王也有不蠢的,周王朱恭枵拿出了几十万两银子,能往闯军脸上拍一板砖的就赏十两,结果就是闯军三打开封,拖了一年,损失兵马不少,还丢了李自成一只眼睛。 1640年,河南的民生早已陷入深渊。当地居住着大量的皇族成员,包括七位亲王和八十多位郡王,以及众多的宗室子弟,共计朱氏子孙七千余人。这些寄生于民间的皇族,需要庞大的供养,使得本已困顿的百姓负担更加沉重。 除了供养皇族,百姓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忍受官吏的贪污和剥削。随着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朝廷为筹措军费,加征了各种苛捐杂税,如“三饷”等,使得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河南。他号召饥民起义,攻打官府,夺取粮食。走投无路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的规模迅速扩大。 1641年初,李自成攻下洛阳,俘获并处死了福王朱常洵,打开粮仓赈济饥民。消息传开后,四面八方的饥民扶老携幼,涌向洛阳领取粮食。起义军的人数因此激增,很快达到五十万之众。李自成吸纳了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有识之士,尤其是宋献策提出的“十八子主政”预言,更激发了他夺取天下的雄心。 李自成曾试图在洛阳建立根据地。他任命当地士绅为官员,意图与地方势力合作。然而,明朝河南巡抚李凤先抓住李自成主力离开的时机,迅速攻入洛阳,处决了起义军任命的官员,重新夺回了城市控制权。 面对洛阳的失守,李自成并未急于反攻,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重要的开封。他采取隐蔽行军的策略,连续三昼夜急行军,出其不意地逼近开封城下。明军将领陈永福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回开封,加强防御力量,使得城池得以坚守。 开封作为南北交通的枢纽,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明廷深知此城的得失关系着京师的安危,迅速从各地调集兵力前来增援。在各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开封城成功抵御了起义军的攻势。 与此同时,张献忠等其他起义军在攻破城池后,常常拆毁城墙,以防明军反扑。这种策略迫使明军分散兵力保护各地,使其疲于奔命。而当地居民也不得不自筹资金重建城墙,进一步消耗了明朝的资源。 起义军采用“破城下邑,弃而不守”的战术,以快速机动的方式与明军周旋。他们通过不断转移和突袭,使明军难以捕捉其主力,逐渐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军未能攻下开封,只得暂时撤退。 明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在开封城下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攻城过程中,李自成左眼被箭射中,伤势严重,迫使他下令撤军。这一事件不仅使起义军士气受挫,也给予明军喘息之机。 开封城的防守得益于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周王朱恭枵在城内积极组织防御,他慷慨解囊,拿出五十万两白银犒赏守城将士,并悬赏重金,激励军民奋勇杀敌。他还动员居民,每人每日给予五钱佣金,轮流在城墙上持竹竿巡逻,高喊口号,以此壮大声势。 此后的数月里,李自成在河南各地攻城略地,实力进一步增强。他与罗汝才的部队会合,兵力达到五十万。年底,他再次围攻开封。这一次,他携带了大量火炮和工兵,试图通过挖地道和炮轰来攻城。 开封军民面对更大的压力,依然顽强抵抗。他们修补城墙,组织反击,利用各种手段阻止起义军的进攻。双方在城墙上下展开了惨烈的搏斗。尽管起义军多次炸毁城墙,守城者总能迅速修复缺口。经过数月的坚守,起义军再次未能攻下开封。 1642年,李自成改变策略,决定以围困之策,断绝开封的粮道。他派兵封锁城外,试图以饥饿迫使城内投降。开封城内粮食短缺,物价飞涨,饥荒蔓延。百姓们开始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军民关系也因粮食问题而紧张,士兵们开始抢夺民间的粮食。 在绝望中,开封人期盼朝廷的援军。然而,朝廷的救援部队屡战屡败,指挥官们畏敌不前。城内的官员多次上书求救,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支援。城中的粮食耗尽,饥饿和疾病迅速蔓延,死亡人数急剧上升。 九月,黄河水位骤然上涨,河堤崩溃,洪水直冲开封城。关于这场洪水的起因,众说纷纭。有传言称是李自成为了攻城而挖开河堤,也有说法认为是城内官军为了阻止起义军而自毁堤防。但更多的史学家认为,这是一场不可抗的自然灾害。 无论真相如何,洪水的到来对开封城都是毁灭性的打击。高耸的城墙被冲垮,房屋建筑被淹没,数十万居民在洪水中丧生。曾经繁华的都城变成了一片汪洋,满目疮痍。 来自 上帝之鹰著. 枭雄录 古代中国卷[M]. 2015

0 阅读:1199
评论列表